风俗习惯
-
那些年那些事付玲 著《那些年那些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故事》,本书收录的是作者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在《摄影世界》杂志开设“新华影事”的专栏文章。这个专栏记录了新华社优秀的摄影记者们的工作状态、摄影作品,乃至人生经历。今年是摄影部成立60周年庆,作者通过对新华社摄影记者个人群像的介绍和描述,也从一个侧面记叙了新华社摄影部成熟、发展、壮大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书中收录的不少新闻图片都曾是国内外各种专业摄影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具有很高的新闻史料价值、美学人文价值,以及教学参考价值。
-
春色满人间傅宏星 著春节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最焉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连串充满希望的日子。《礼记。月令》日:「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意思是从春节开始,万物随即步人新一轮美好的轮回。现在的春节一般指的是除夕和正月初一。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时间相当长,通常从腊八就开始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部分地区甚至延续到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这段时间中固定的节日有腊八、小年、除夕、元日、人日、元宵。需要说明的是,春节在民国以前确实是迎接立春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但从民国时期开始,「元旦」之名被公历的一月一日「夺」去,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也就有了「一年两头春」的说法。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按公历在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按夏历,立春日一般都在除夕前后。因此立春也纳入春节的范围。
-
民俗文化学陈华文 著《民俗文化学(新修)》系统地研究和介绍民俗文化本体理论和专题内容的著作,适宜作为民俗文化课的教材。《民俗文化学(新修)》在分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民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的这一根本问题的本质认识;对民俗文化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区别概括;提出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式、民俗文化圈、民俗的解释等概念和理论问题,建立起了我国民俗文化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初步体系。
-
民俗千秋风韵长顾希佳,何关新 编《民俗千秋风韵长:三江两岸民俗风情》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历史人物、文保古建、风物特产、民间习俗、水利航运、山水景观、文学艺术以及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腻入微的描摹,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三江两岸”地灵人杰的图景。就好比一位有着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的朋友,历经沧桑,温和平静地坐在我们面前,一展他的阅历和才情。这实在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不知不觉中,你就认识了你所处的这一方热土,它的昨天和今天。
-
过年老风情乐其麟 编年,是孩子口中的童谣,是百姓门上的年画,是除夕夜空的烟火,是我们温暖的记忆和期待。乐其麟编著的《过年老风情》重点描述了除夕、春节的礼仪风情,兼及其左右的大小节目,力图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百姓过年的历史风俗画。具有较强的文化性、浓郁的趣味性、实用的知识性。民俗文化在代代相袭的过程中,有许多礼俗是有具体操作规范的。
-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文爱艺 编 王弘力 绘民俗文化,是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将我国传统的100个民间风俗进行简单的呈现,每一民俗配以相应的图片和四言诗,并引经据典,让读者了解该民俗起源及民风民貌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
四堡遗珍谢江飞 著福建连城县四堡书坊是我国清代四大刻书中心之一。从清代初年起至民国末年,四堡乡邹、马两姓人皆以刻书为业,家有藏版,经营书坊持续时间长达三百余年,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书坊集群,所刻书籍林林总总,行销海内外,名噪一时,被时人称为“汀版”。著者从版本学的视角,系统而全面地叙述了清代四堡书坊刻书,首次披露了各类刻本和其它印刷实物。全书辟为12章,分为4个部分,即书坊概况与刻本价值描述,版本介绍,书坊人物,刻本图录。《四堡遗珍》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汀版”即四堡刻本的学术著作,填补了福建古代刻书的某些空白,其史料翔实,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可读可赏。
-
喧闹的遗产王义彬 著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从实地调查(fieldwork)开始,包括傩仪、傩戏展演(performance)现场的调查,文献、文物调查,口传资料调查等。《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依据,运用音乐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傩戏的生存环境,分析池州傩戏的唱腔(分为傩腔和高腔)、锣鼓(伴奏和独奏)、傩舞等艺术特征,并引入池州傩戏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及傩戏唱腔对于民间音乐向戏曲音乐转化的过渡作用的讨论,即,对将傩戏看作是“中国戏曲音乐的活化石”意义的诠释。进而,参照考普(C.Colpe)和奥托(R.Otto)关于“神圣与世俗”的理论,以及涂尔干(Durkheim)关于“仪式、社会契约”的理论、费思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理论、荣格(C.G.Jung)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揭示池州傩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旨在阐明:池州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它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精神化表征。通过傩戏及其仪式的展演,它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即想象的共同体家园,实现现实与理想、苦难与愉悦的转化。这才是池州傩戏存在的现实社会意义。只有在厘清了池州傩戏的艺术本体、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之后,才能将之从戏曲艺术的层面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而认定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并维护它的传承与发展。
-
中华全国风俗志胡朴安 著《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编,共20卷。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上编10卷,摘自历代的史志、笔记,下编亦分为10卷,摘自近代的报刊、杂著。两编既互相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篇,由古及近,以近代为主。将散见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关风俗民情资料摘钞整理,汇集成册。尤其是下编,搜罗更加宏丰,饶有兴味,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大有裨益。《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是胡朴安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至今为中外文化学术界,特别是民俗学研究者看重。张炽章先生、钱爽先生高度赞誉《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它的出现标志了我国风俗志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
益世余谭梅蒐 著 王洪君,郭锐,刘云 编 刘一之,(日) 矢野贺子 注《益世余谭:民国初年北京生活百态》本是1919年到1921年《北京益世报》上的一个专栏,主要是作者针对当时的一些事件、现象发表的评论。时值民国初建、内忧外患,再加上军阀混战、天灾人祸,作者的文章反映了当时住在北京的各色人等的真实生活。上至军阀政客,下至妓女乞丐,又有警察士兵、商人演员、教师医生、旗人乡民、和尚道士,乃至地痞流氓、小偷骗子,芸芸众生,百态纷呈。从这些文章中,既可以感受到老北京话的轻松诙谐,体味到纯正的北京俚语,又可以观察当时北京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身临其境地体会那段在一般历史书上看不到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