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刘馨秋 著,王思明 著《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注重茶文化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倡导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将地域范围设定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茶文化遗产资源的江苏省,旨在展现江苏茶文化遗产全貌的同时,推动区域茶文化的研究进程,并为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适度开发和活态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构建一个完整的茶文化遗产研究体系,为其他省区的茶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提供实例参照,为中国茶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趣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于永玉 主编《趣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主要内容包括:欢乐的一月;亲近自然的二月;多情的三月;桃花盛开的四月;节日荟萃的五月;多姿多彩的六月;浪漫的七月等。
-
中华民俗一本全张廷兴 等编著《中华民俗一本全》以民众普遍关注的各种民俗为对象,共分为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生活民俗、生产民俗、交际民俗、娱乐民俗六个部分,一共包括200多的具体民俗,对其源流、形成、主要程序及活动、功能、讲究逐一进行描述和说明,基本囊括了中国民俗的所有相关知识,内容丰富、实用、全面。
-
其实,大家都想做菜庄祖宜 著出于一股“有如火花引燃油田,奔放流窜不可收拾”的澎湃热情,庄祖宜从学术殿堂奔向厨房,投笔从刀,放弃博士改当厨师,摇身变为“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风靡了饮食界和文化圈。做菜的最大乐趣在于“分享”,此书即是作者厨艺心得与饮馔乐趣集大成的极致分享:既有扎实有料的食谱,也有孕育美味、生儿育女的身体领悟;既有餐饮界趣闻轶事,也有潮流趋势的前沿报导,更不乏深刻的饮食文化观察与思索。
-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刘永华 著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件至今还鲜为人知的珍贵瑰宝,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军戎服饰?军戎服饰按现代的说法就是军服。现代的军服相对比较单纯,主要有服装和表明军衔、军种的标识组成;而在古代,则至少包括两大类型的服饰:一是戎服,一是防身护体的甲胄。戎服是军人在军营内和日常生活中穿着的便服,武官除这类服饰外有时还要加上一些表示官职的官服。甲胄是军人作战时月j于防护的装备(有时在一些重要典礼上也使用),如根据它的制造材料作用来分类,应属于兵器一类。但由于甲胄是穿戴在军人身上的,直接影响到军人的服饰造型,所以它又是军戎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
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赵心愚 ,罗布江村 ,杨嘉铭 等著《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正文部分,二是调查报告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是核心部分。在正文中,研究内容又分成两板块:一个板块主要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面具文化的基本分类和基本面貌、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文化的传承、面具文化的传播六个方面(共六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另一个板块在认真总结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面具文化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提出了针对性较强、可供实践操作的保护措施以及利用对策。
-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王卫华 编《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北京牛街回族民俗研究》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力图以第一手资料,写出当代牛街回族民俗志,既深描牛街回族民俗的现状,也展示其发展趋势;在为民俗学学科增添研究资料的同时,如能为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则大为欣慰。
-
胡朴安中国风俗胡朴安 著《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胡朴安中国风俗(套装上下册)》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所收书目,虽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规模。此次结集,欲为推动中华文化之大发展、大繁荣尽出版人绵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为后代留存传之久远的鸿篇巨作。
-
北大国学课程门立雪 编著《北大国学课》以历代国学典籍为基础,以北大国学大师们的精辟观点为指引,从个人的心境修养到孝爱、交友之道,再到顺应与淡定的人生理想,生动阐述了国学思想中所蕴含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智慧,读者可以在倾听先贤教导的过程中,解读自己当下的人生困惑。《北大国学课》适合所有对国学思想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大师观点的读者阅读。
-
中国酒文化蒋雁峰 编著《中国酒文化》在宏观的层面上对酒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把握,不仅从酒文化的历史、内涵、载体、功能,政治形态、经济形态、道德形态、美学形态、人文形态和精神形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描写,而且还从酒的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特别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酒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更侧重于酒对中国社会民间生活的影响,洋洋洒洒数10万字,分为10章,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上包括酒的起源与发展、酒与中国政治、酒与社会生活、酒与文学艺术、酒诗酒词欣赏、古今名士与酒、中国酒令、酒与健康、酒的酿造科学、宴饮礼仪及技巧等,可谓多专业文理相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