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巴蜀场镇刘森林 著地处西南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葆有数量众多、生态良好的明清场镇,其数量分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第二、三位。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和传播等因素,世人难识巴蜀场镇的情韵神貌。《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巴蜀场镇(地理景观街区)》着眼于两地场镇的历史、自然条件、文化及人文地理,对其平面结构、空间形态、历史脉络和建筑风格等展开全方位的梳理;对其独特的地貌地形、气候物候、资源物产、交通舟楫、市场和码头、集市和街巷、民居、戏场和会馆等构成元素,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旨在对巴山蜀水间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市井百态和场镇建筑的特征进行解读和介绍。《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巴蜀场镇(地理景观街区)》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注重专业性和阅读性的统一,力争深入浅出,通晓畅达。除文字外,还编配各类彩图和线描图,旨在强化阅读的现实性和直观感。《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巴蜀场镇(地理景观街区)》面向大众,既适用于建筑、规划、景观、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展示及美术等专业人士学习,也适合致力于文物保护、古建筑维护、城市管理和开发建设工作者,以及意欲了解、向往、体验和旅行四川和重庆两地的广大读者之用。
-
徽州朝奉刘森林 著《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士商互动》是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徽派村镇风貌、建筑艺术特色和徽州历史人文地理的书籍,全书共分六章。作者运用建筑学、艺术学和社会史等学科方法,对徽派建筑、村镇特征和类型、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的多个方面,包括宗族社会、经济和耕读、建筑与村镇的择址、类别、结构、街巷、景观,以及民居、园林、装饰、陈设和风水堪舆等都作了全面而翔实的分析。对徽商群体进行了一定篇幅的介绍和解析。此外还涉及到徽州与周边城镇建筑、人居环境的互动,与周边城镇诗文、书画、鉴藏的交流等。阅读《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士商互动》,可以了解作为中国重要建筑流派之一的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技术和艺术的特色,了解徽州人、徽州朝奉以及他们的事业、家庭,了解徽州这一神秘而不同寻常的人文地理的诸多侧面。《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士商互动》文字优美,图像精彩,力求深入浅出和面向大众。适用于建筑、美术、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舞台设计等学科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也适用于广大文化工作者、对徽州历史人文地理和建筑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及旅行者阅读。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刘春民 著作为明代通俗文学家的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于明崇祯七年至十一年,出任寿宁知县。《寿宁县传统文化丛书: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民俗生活万年历韦蓉,刘广臣 著万年历是民俗的载体,它不仅传授天文历法知识,指示农时、农事,服务于日常生活,也传承传统文化知识,讲解民间风俗禁忌,指点人情世俗。同时,万年历也提醒人们把握好自然规律,顺天应时,根据阴阳的盛衰、节气的流转调节生活,趋吉避凶,防灾渡厄。这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在民俗活动中利用万年历选择“吉日良辰”,比如举行结婚仪式时、修房盖屋开工动土时进行择日选时,既表示对活动本身的重视,也有图个吉利的心理因素,是一种民间风俗。
-
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春燕 主编 著《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结合落实新版《小学生守则》,以境融理,以事蕴德,以趣引人,让童谣的教育作用辐射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幅简短,结构划一,富于音韵,朗朗上口,童趣盎然,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习惯。
-
长安节令与旧俗宗鸣安 著《长安四旧系列丛书:长安节令与旧俗》主要内容包括:夏日漫长、庙会与鼓社、端午与端阳、长安消夏图、秋月皎洁、七夕与乞巧、八月节与忙罢会、九月菊与酒等。
-
民俗神仙万年历陈晓晖 著神仙,源于中国古代先民朴素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积聚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生活理念和对于成功的肯定,影响着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民俗神仙万年历(图文珍藏版)》主要介绍至今仍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神仙的故事传说、造像特点和民俗信仰,内容涵盖上古神、世俗神、道教神、佛教神、大部分神仙都配有难得一见的精美插图,适合众多希望了解中国神仙来历与故事的读者阅读参考。《民俗神仙万年历(图文珍藏版)》附有2015-2025年择吉万年历,列有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星纳音、日建星宿、奇门节元等项目以及神佛诞日、纪念日,便于读者查用。
-
民族村落家庭林继富,覃金福 著《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民族村落家庭:酉水流域土家年研究》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对酉水流域土家族的土家年进行记录和实证性研究。土家年是居住在清江流域、酉水流域和乌江流域的土家人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民俗事项,但至今土家年的传统已经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所以,调查、记录当下土家年的生存状态成为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护当代土家人生活的重要内容的一种手段。
-
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于俊利 著《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从唐代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内容——礼制制度层面的描述入手,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考证分析,深入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由此生发的文学领域,较清晰地呈现了礼制、文人、文学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作者还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对吉、宾、军、嘉、凶五礼制度下唐代郊祀、封禅、挽歌、朝贺、巡狩诸礼的历史源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演化趋势进行了条分缕析、洞微烛幽的考察,关注到礼制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与多维价值。并以杜甫的“三大礼赋”、敦煌书仪《甘棠集》为个案,分别对唐代文学中所体现的礼制和作为文学的礼制作出了独到的阐释。《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实证相结合,学术史的反思与问题意识并重,既有唐代礼制与文学关系的总体考察,又有从五礼角度进行的系列专题研究,从而为唐代文学研究展开了面向礼仪制度的一章,为唐代制度与文学、唐代文化与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例证。
-
小微之魅厉震林 著《小微之魅:戏剧影视文学的“微”美学研究》是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六届长三角地区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来自长三角地区各个著名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围绕着“戏剧影视文学的微美学研究”主题展开了研讨和报告,并形成了《小微之魅:戏剧影视文学的“微”美学研究》的论文内容。它分为“微美学”的内涵和外延、走近微电影、走近小剧场戏剧、走近小成本电影等四个部分,是国内目前对于戏剧影视文学的微美学研究最为系统和前沿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