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欧亚学刊余太山主编本学刊所谓“欧亚”主要指内陆欧亚,其核心地带即所谓欧亚草原。本刊主要登载中国学者的有关论文,也适量刊用外籍学者同类论文。后者主要以汉译文的形式发表。书中的专题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文字洗炼。
-
透视美国胡国成主编本书的11篇综述文章均出自各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之手,其中多数人还占据着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地位。它是一部简明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仅涵盖了我国学者对美国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教育多种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而且介绍了多数领域中的研究机构和人员状况。书中末能列出的领域,正是我国的美国研究中的薄产和遗缺,它正等待着研究者们去开拓、补充。
-
法老的咒语吴冰华,邵丹编著本书包括法老的咒语、印加帝国:失落的木乃伊、女法老三个内容。19世纪20年代,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国王被考古学家粗暴的惊醒,愤怒的法老开始报复,死亡之手伸向了掘墓者。这是一个死亡和毁灭、魔法和神秘的故事。法老的诅咒作为一大不解之秘,仍在世上广为流传。印加帝国一章将带我们走进安第斯山脉,探索500年前印加人对死王的信仰。女法老将为我们介绍埃及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法老的故事。
-
韩国研究论丛石源华,洪军辑主编;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本书是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纂的关于韩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的专辑。全书围绕中韩关系史、韩国历史文化、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代韩国及朝鲜半岛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参考价值。
-
历史趣话陈雁主编这本《历史趣话》绝不同于目前影视界流行的各类“戏说”,只是为了有趣,就可以闹出“关公战秦琼”式的笑话。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严肃而认真的,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历史的本真,但对历史真实的探索却从来不曾放弃。
-
都市的摇篮段渝,邹一清著本书共分七章探讨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内容涉及“历史从哪里起步”、“城市在哪里萌生”、“解读城市文明“、“追寻亚伯拉罕的故乡”、“打开神之门”等。
-
斯基泰时期(荷兰)J.E.范·洛惠泽恩-德·黎乌著;许建英,贾建飞译印度北部及西北部佛教艺术的起源,佛像的起源,所形成的艺术流派,印度本土艺术和古希腊艺术的关系及其对佛教艺术的影响,以及当地复杂的民族斗争、王朝更迭和佛教发展的关系……这些问题是长期以来佛教研究领域存在争论的问题!本书独辟蹊径,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1945年,布赫萨尔,像罗兰德一样,基于和罗马时代的艺术进行风格对比之上,提出一个年代。他的观点是犍陀罗艺术从公元2世纪持续到公元5世纪。最后,1946年,哥什曼提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开始于公元1世纪,鼎盛期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继而是一段稳定期,最终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颓废。概括起来说,我们因此可见几位较老的考古学家把印度西北部艺术的兴盛期定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其原因为该艺术对阿玛拉瓦蒂(Amaravati)艺术的影响,以及在迦腻色迦统治时期,可能由于该君主已极大地提高了美术的传统地位。在发现该君王的圣骨箱后,福色尔改变了他的观点,大多数考古学家赞成他的观点。至于犍陀罗艺术的起源是否是由于希腊、希腊化或者罗马的影响,这种讨论已进行多年,且反复掀起新的热情,陷入这种讨论并无益处。致力于此问题的大量文献几乎全部出自原来的古典考古学家,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探寻自己研究领域对邻国的影响的痕迹总是有意思的。同样,印度主义者总是非常感兴趣于印度对东南亚和中亚的影响。不过,和此相联系的危险是人们开始看到“乱七八糟”的影响,它根本不存在,或者影响程度较轻微,这当然是大量探讨印度西北部艺术的大部分文献的情况。不过,虽然关于西方对印度西北部影响的观点不同,但是,在我们看来,无可争议的是,该艺术中的观念常常源于印度本土艺术,而后者又是发凡于巴尔胡特(Barhut)和山奇的先前结段。我们并不总是能寻找其发展的踪迹,因为对比双方,要么这一方,要么另一方缺乏比较的材料。在犍陀罗,印度观念总是带有希腊化时的外表,但是,有几个例子,不仅其观念,而且某种宗教场景的设计和制作都是简单地复制古代民族艺术。作为例子之一,我们愿意提出诸如佛陀从们利天宫(Trayastrimsa Heaven)降临。此处场景的整个设计已直接从印度艺术中复制出,因为它看起来……
-
英国封建王权论稿孟广林著《英国封建王权论稿》深入系统考察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这一历史时期英国封建王权的重要问题,包括王权的形成和发展进程,王权与世俗贵族、教会及城市的关系,王权的政治体制、性质与地位等等。认为诺曼征服后,英王利用其一国之君与封建宗主的双重政治身份与地位,不断克服封建离心倾向,逐步构建起国王集权的政治制度;尽管英国封建王权仍带有封建宗主私权的印记,但实际已成为王国最高公共政治权威;英国封建王权与贵族、教会虽有矛盾和斗争,但密切的政治合作与联盟是其相互关系的主流,是贵族教会而不是市民构成封建王权的政治基础。多方质疑和反驳西方传统主流观点,具较强的学术创新意义。
-
发展的代价汤文菲等著人类文明的发展应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在发展的过程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失误。本书以现代人理应拥有的这种观念,从文化角度探讨此问题。
-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沈志华,刘仲亨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以下称《选编》)是经中央书记处决定内部出版发行的大型档案资料汇集,国家“九五”重点研究课题,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近百名专家多年翻译整理、编辑加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选编》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上起1917年初,下迄90年代初近70年期间前苏联内政、外交、军事、社会、国际共运各个方面,有会议记录、电报电话、往来公函、请示报告及批示、审讯案件及申诉、日记及回忆录、私人信件等10000余件档案文献。这些文献来自俄国10余个档案机构的原始卷宗以及美国、德国、荷兰等有关国家档案馆、图书馆、研究机构,弥足珍贵。《选编》采取了分专题汇编的方式,每卷包括一至两三个重大问题,按文献的始初收藏年代顺序编录并做了必要的注释,每一专题前均附有编者的概述和提要,不但保证了文献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真实性,而且查阅简捷方便,十分实用。就专题而言,《选编》中收录了经济建设问题、党内斗争问题、知识分子问题、肃反问题、托洛茨基问题、基洛夫案件、出兵阿富汗问题、宗教问题等一系列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事件的各种文献,其中大多是从未公开和翻译的绝密原始文件,包含了正反各方面的意见和争论,发人思考。《选编》为研究前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不仅为研究世界近现代史、苏联兴亡史、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为高中级党政军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理性反思的重要参照,实为一部珍贵而难得的备忘录。它的出版,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