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战争与和平徐蓝本专著运用历史实证的微观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宏观思辨,以六章的结构,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建立和演变,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的持续推动,以及大战对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和平机制的建立产生的重要影响等方面,逐一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回答20世纪历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两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它们给20世纪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人类是否能够避免这样的战争浩劫?人类为了避免这样的浩劫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有长达40多年的冷战与局部热战,但世界还能够处于较长时间的整体和平状态?怎样看待和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怎样看待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等等。并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机制的层面,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探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考察20世纪的历史从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等
-
欧洲中世纪四部曲【美】拉尔斯·布朗沃思 (Lars Brownworth)【拜占庭帝国】公元286年,为了应对“三世纪危机”、破解帝国过于庞大带来的治理难题,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将帝国一分为二,随后又建立了四帝共治体制。之后一个世纪,帝国分分合合。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大帝临终前将帝国再次分割,帝国东西两部分正式分道扬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陨落,而东罗马帝国却神奇地幸存。它将罗马的肉体、希腊的思想和神秘主义的灵魂“三核合并”,脱胎换骨,成了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帝国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叉路口屹立千年,经历了十余次王朝更迭,经受住了皇位大战、军阀割据、阶级冲突、外部入侵以及黑死病等各种内忧外患的考验。它的对手在历史上都鼎鼎有名,包括:匈人、哥特人、诺曼人、斯拉夫人、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法蒂玛埃及、保加利亚帝国、那不勒斯王国、匈牙利王国、威尼斯共和国、天主教会以及十字军骑士。帝国通过战争和外交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其间当然有屈辱:君士坦丁堡屡次被围,割地赔款也是常事。但也有荣耀:查士丁尼大帝几乎重建了整个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率军洗劫了宿敌波斯的首都;巴西尔二世攻灭保加利亚帝国、威震巴尔干;帝国被“基督教兄弟”十字军背叛,几乎亡国,仍得以复兴。极盛时期,它的疆域覆盖了如今的土耳其、巴尔干半岛、意大利、西班牙东南部、埃及、高加索南部,以及近东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拜占庭帝国终归尘土。但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帝国作为欧洲东部的堡垒,一直守护着新生的欧洲文明。如果没有它,阿拉伯人或奥斯曼人的大军或许已经占领伦敦。更不用说,它保存的古典文献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它的罗马法仍是今日大多数欧洲国家法律的基础;它的东正教和西里尔字母被俄罗斯、乌克兰和一些巴尔干国家继承;它的双头鹰依然飞翔在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国旗上;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激发了无数文人的怀古幽思和奇妙想象,化为了广大读者和观众脑海中的“君临城”。拜占庭帝国,也是我们今日世界的缔造者之一!【维京传奇】公元787年秋的一天,英格兰北海岸边的林迪斯法恩小岛上,农民们正在田里收割庄稼。一名观察员发现了3艘陌生船只。他向当地治安官做了汇报。治安官认为船上载的不过是一些商人。他赶到岸边观察。突然,船上乱箭齐发。治安官当场毙命。国王的士兵赶到后,发现不明船只已经带着抢来的财物离去。随后人们见证了大概300年的暴力和征服。这些来自北欧、挥舞着鸦旗的“海上战狼”乘着速度奇快的龙首长船,来无影,去无踪,所到之处,神圣的教堂被洗劫,老弱妇孺皆成剑下亡魂。英格兰诸王国次第俯首,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巴黎也躲不过沦陷的命运。苏格兰、爱尔兰、西班牙甚至北非海岸都笼罩在他们的阴影下。他们在东欧的后裔罗斯人不但占领了基辅,而且几度围困君士坦丁堡;而他们在法国的后裔诺曼人不但称王英格兰,而且征服了南意大利。克努特大帝更是建立了一个从爱尔兰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海帝国。整个欧洲都在他们的战斧与大剑下战栗!不过,暴力的背后也有进取和建设。他们建立的据点都柏林后来成了爱尔兰的首都。他们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孕育了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些西行的维京人不但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更是早于哥伦布500年到达了美洲。他们的造船术和铸剑术曾经冠绝全欧。他们将陪审团制度引入了英格兰。他们建立了一个复杂精密的贸易网络,这个网络连接起从巴格达到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广阔地区。然而他们也像世界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那样,在征服后过上了定居生活。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同化。“诸神的黄昏”降临,上帝取代了奥丁。维京人不是被英格兰化、拉丁化,就是被拜占庭化、斯拉夫化。他们的起源地北欧也逐渐完成封建化。海洋梦想已被土地梦想取代,劈风斩浪的日子一去不返。1066年,随着zui后一批入侵英格兰的维京人在斯坦福德布里奇战役中败北,维京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世界已经被他们改变,他们的英雄事迹也被写入《萨迦》史诗,传颂至今!【诺曼风云】公元885年,巴黎人仍处在被维京战斧和长船支配的恐惧中。40年前,维京人的传奇英雄朗纳尔率军洗劫了这座法兰克王国的首都。此时,又一次,“北方人将怒火撒向这片土地”。维京人的另一位英雄罗洛率军入侵法兰克王国,他们沿着海岸大肆劫掠,数次围攻巴黎。公元911年,法兰克的“糊涂王”查理和罗洛签订条约,将王国西北部一片领土赠予罗洛。诺曼底公国由此形成。此后约300年的时间里,这个公国诞生的两个家族改变了欧洲南北两端的历史进程,甚至将影响渗透进中东。罗洛的家族一直统治着诺曼底,他们从北欧海盗变成了权势熏天的公爵。他们曾帮助卡佩家族登上王位,为法兰西王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066年,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作为爱德华远亲的诺曼底公爵威廉抓住机会,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对手,入主英格兰。法国的封建制度被带入英格兰,英格兰的历史进程从此改变,而英法两国上千年的爱恨情仇才刚刚开始。在欧洲大陆南端,另一个来自诺曼底的家族——奥特维尔家族——也在进取。这个家族并非什么显贵,几乎是白手起家。从1035年开始,这个家族的三兄弟——“铁臂”威廉、吉斯卡尔和罗杰——先后来到意大利奋斗。他们在拜占庭、伦巴第和伊斯兰三股势力间纵横捭阖,为家族赢得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后来,吉斯卡尔的私生子博希蒙德加入十字军,率军攻下安条克,建立安条克公国;罗杰的儿子罗杰二世于1130年被加冕为西西里国王,建立了一个一直存在到19世纪的新国家,影响了意大利的历史进程。罗杰二世死后,奥特维尔家族的事业开始没落。1250年,具有奥特维尔家族血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死后,西西里王国落到了法国的安茹家族手中。而早在1154年,英格兰的诺曼王朝也因绝嗣被金雀花王朝取代。1204年,诺曼底公国也被法国吞并。诺曼人在欧洲卷起的风暴终究平息了,但他们书写的白手起家的奋斗故事却被代代传颂。他们在西西里留下的融合了诺曼、拜占庭和阿拉伯三种文化风格的切法卢大教堂,见证了他们给欧洲带来的政治整合、文化多元与信仰自由!【燃烧的远征】1095年,拜占庭帝国在塞尔柱突厥人和诺曼人的围攻下风雨飘摇。无奈的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请求罗马教皇出手相助。这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正被法国国王的婚姻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在将法国国王逐出教会后,乌尔班二世在一场精心策划的演讲中声泪俱下,描绘了东方基督教世界的悲惨境况,控诉“异教徒”在圣地耶路撒冷的暴行,号召夺回已经被伊斯兰势力占领了400多年的圣地。令乌尔班二世没想到的是,听众居然反应强烈。而这便成了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运动的开端。先是“贫民十字军”,这帮乌合之众很快惨败而归。随后,欧洲各地的王公贵族行动起来。虽然有血地之战的惨败,开局总体还算顺利。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埃德萨、安条克、耶路撒冷、的黎波里四大十字军国家也相继建立。可好景不长,1144年,阿勒颇的埃米尔赞吉便攻灭了埃德萨伯国,引发了第二次东征。然而这次东征不仅一战未胜,还因领导者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家庭绯闻成了笑料。随后的40多年,三位耶路撒冷国王和两位伊斯兰统治者打得有来有回。其间,亚历山大港被十字军拿下,身残志坚的“麻风王”曾打得萨拉丁骑着骆驼仓皇逃跑。但在1187年,耶路撒冷还是被萨拉丁攻陷。之后的第三次东征见证了萨拉丁和“狮心王”理查的较量。这次东征可谓是十字军余晖,“狮心王”数次击败萨拉丁。他虽未能夺回圣城,但也逼迫萨拉丁允许基督徒自由出入耶路撒冷。之后一个世纪里的五次东征则充斥着各种背叛、愚行和失败。第四次东征居然将矛头对准了本来要保护的拜占庭帝国,自毁长城。第五次东征差点征服埃及,却因错失良机而功亏一篑。第六次东征的领导者腓特烈二世皇帝因迟迟不兑现东征的承诺而被教皇逐出教会。而由法国的圣路易国王领导的第七和第八次东征,也在瘟疫和洪水的折磨下以失败告终。圣路易也死于东征途中。1291年,十字军仅剩的陆上据点阿卡陷落,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的失败!闪耀的圣地、基督的绿洲、耶稣的复临,一切终成泡影!除了一些断壁残垣,留下的只有对人性的展示!
-
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许明龙中西方大规模的接触和交往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西风东渐之前,有一股强劲的东风西渐。欧洲于十八世纪曾掀起长达百年的“中国热”,把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乃至市井细民全都卷入其中,不少欧洲人如痴如醉地欣赏和赞美中国文化,将中国看作是世界上理想的国度。思想家们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商品的西去和传教士的东来,固然为欧洲的“中国热”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应该承认,这些条件并不是中国人为他们送上门去的,而是欧洲人自己主动创造的。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
世界最早两大文明于殿利 周启迪本书叙述了从石器时代至阿拉伯人进入中东地区为止的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两大文明的发生、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叙述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从小国寡民,到统一王国,再到帝国的发展历程。其内容涵盖两大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视野广阔,叙述宏富,展示了弥久悠远、多姿多彩的早期人类文明。两大文明从起源到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探讨,可以予历史与文明比较研究以新的启发与启迪。
-
萤火虫全球史39 奴隶贸易史[英] 丹·皮尔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可耻的篇章之一。据估计,1500—1900年,约有1200万名非洲男女和儿童被欧洲人从他们的家园中掳走,强行运到数千英里之外的大西洋彼岸。那些度尽劫波穿越恐怖“中间航道”的幸存者将被待价而沽,骨肉分离,在遍布新大陆的种植园中沦为奴隶。虽然这种惨无人道的贸易终在19世纪得以废除,但它所重创的累累伤疤犹在,世界各地依旧能感受到其阴魂不散的影响。这本《奴隶贸易史》将带您回首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从起源到废除的往事,揭示非洲大陆遭受的无妄之灾,感触中间航道波峰浪谷间汹涌着的恐怖,体验数以百万计的奴隶梦魇般的生活,探究劣迹斑斑的奴隶制给世人留下的罪恶遗产。“萤火虫”系列历史读物网罗中外历史发展长河的各个时期,用海量的精美图片、丰富的一手资料、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业内专家的深入分析、逗趣的主题专栏和轻松幽默的文风,带你领略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萤火虫”系列图书将为你点亮纷繁复杂的知识,轻松、愉快地捕捉历史的精彩瞬间!
-
实践乌托邦[美国]罗斯玛丽·魏克曼典型的城镇围绕着河流、海洋、深港等自然资源形成,或者干脆依傍一个大的繁荣城镇。“新城镇”却不是,它是依据法令而非必要性创建的。新城镇是一个标签,在特定历史时刻用来表达有意识的、具有高度象征性的领土控制和定居行为。它是插进土里的一面旗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霸权标志。新城镇的一切——如何设计与布局,又如何建造,社会在其中如何运作,等等——都是精心策划的产物。田园城市、法西斯主义新城镇、工业城镇、资源城镇、社会主义钢铁城镇、石油城镇、卫星城镇……新城镇是国家或地区重建和提取资源的工具,被用于人口的重新安置和领土统治。新城镇是大城市拥堵、贫困、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汽车时代区域规划和交通系统的试验场,更是生活在大自然甚至外层空间的试验场。每个城镇都是一个品牌,一个未来的形象,一个旨在打破过去的发展趋势、迈向新时代的台阶。这些乌托邦式的发展在20世纪死灰复燃,20世纪中后期更是全球新城镇建设的黄金时代。在《实践乌托邦》一书中,罗斯玛丽•魏克曼以欧洲、美国以及中东、非洲和亚洲的新城镇为案例,让我们有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的新城镇运动,也揭示了居民和规划者是如何想象他们理想的城市未来的,以及新城镇运动在21世纪和未来对于国际社会的作用。本书是从建筑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20世纪国际新城镇运动的历史著作。
-
人类系统帕特里克·曼宁今天的人类是一个包容世界的庞大体系。著名世界历史学家帕特里克·曼宁在本书中追溯了人类体系如何从20万年前演进至今的历史进程。他聚焦社会组织领域的三大转变:带语法的语言与农业社会的兴起、当今新的全球社会话语以及从社会演进到生物、文化演进动力之间的联系。在这些转变中,移民和社会多样性居于中心地位,社会机构一直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不仅服务于他们自己的成员,而且承受社会的约束。曼宁整合世界历史、环境史、生物与文化进化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学、进化语言学的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人类与复杂社会系统的演化进程,探索了当今人类体系所面临的危机。
-
中世纪的儿童[英] 尼古拉斯·奥姆 著 ; 陶万勇 译中世纪的英格兰儿童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是如何被命名和成长的?他们面临着什么危险?他们玩什么游戏?他们如何为成年做准备?本书提供了从大约公元1000年至16世纪完整的英格兰儿童史。尼古拉斯·奥姆汇集了大量的资料和学科(历史、文学、宗教和艺术),创造了一幅全面的中世纪童年图景。奥姆的描述从怀孕和分娩开始,一直到儿童成长到成年;讨论了洗礼、生日和年龄的重要性,以及儿童的家庭生活,包括养育、食物、衣物、睡眠和穷人的困境;还记录了童年的不幸,从残疾、虐待、意外事故到疾病和死亡。本书辟专章分别研究了中世纪儿童的歌曲、玩具、阅读、儿童文学,生动丰富。奥姆强调了中世纪社会对童年的重视。童年显然被认为是生活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时期,儿童被认为是特殊的、不同于成年人。
-
小孩共和国萨米埃尔·布雄、马蒂亚斯·加尔代、马蒂娜·吕沙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一场重要会议,汇集了当时欧美诸国的教育界、慈善界精英,号召其进行一场社会实验,将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组织起来,让这些孩子形成自己的自治“共和国”,肩负“市长”“警察”等社会职责……在这一个个小小“政体”背后,教育家们试图在孩子们身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看这些小小的身躯和头脑里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这次实验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遗憾落幕,但它给后世的教育改革、慈善事业管理、儿童心理学和人道组织行动方式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
博丹与法兰西政治危机朱琦 著博丹是16世纪法国伟大的法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其思想理论体系庞大,横跨众多学科,集时代之大成。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沃格林在其《政治思想史稿》中盛赞博丹“独一无二、无以伦比”,称其《国是六书》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版本”。博丹的主权思想是现代民族国家建国立法的理论基础,梅里亚姆在总结现代主权思想时评论道,博丹的主权思想“为17世纪和18世纪的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在更广的意义上,成为现代主权学说的基础”,甚至可以说,“现代政治学也是建立在他的学说之上”。主权思想也让博丹跻身世界伟大的法学家。何勤华先生作《西方法学家列传》时将博丹列于第九位。本书以疏解博丹《方法》一书为线索,对照其他主要作品,结合博丹身处时代的混乱局面,展现作为16世纪的智识巨匠,博丹如何坚守自身的精神品质,承担起作为国家公民的重任,为国家面临的政治危机寻求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