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历史中的英雄(美)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著;王琴译威尔·杜兰特一直努力向世人呈现他深爱并为之奉献一生的“思想国度”,而《历史中的英雄》则是他对“思想国度”的祝福和最后的遗嘱。通过杜兰特的语言魅力,我们的灵魂被召唤着,进入了这个神秘的国度。在那儿,历史上的英雄们和我们一起漫步,向我们讲述生命、爱情、战争、诗歌和思想。他们使我们拥有了更伟大和更高贵的视野,去懂得忍耐和智慧,去渴望拥有更深刻的生命。杜兰特赞同尼采的观点,即“所有的哲学都已被历史淹没”,但另一方面,他也坚持认为理解现实社会的最好基础就是研究过去,因为只有在历史中你才能发现人们真正的天性是怎样的。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杜兰特的这种哲学态度。杜兰特在这本书里也揭示了许多他怕认为的历史教训,范围涉及宗教,政治,以及阶级斗争这样的社会问题,甚至包括军队中同性恋的生存能力这样最流行的争辩。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一个的杜兰特,他坦率,轻松,生动地为我们述着历史上的性,政治和教-这些话题可能是大多历史学家厌恶或回避的,即使谈及也只是用一些夸张的科学术语加以阐释。另外,在这本最后的作品中,威尔·杜兰特以第一人称行文叙述,当谈及那些对他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时,常会有个人遗嘱式的感情流露笔端。威尔·杜兰特所有作品的主旨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观念已经在历史法庭上得到了有效的裁定-如果我们有时间来关注历史进程,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对哲学论题进行理论抽象。例如,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财富是否应该重新分配给普通民众?对于这样的问题,历史给出了很多具体的范例,生动回答了这样的原则到底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还是会促成集外的灾难。
-
丑闻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翔实的分析:曝光欲望和邪恶,打开历史的尘封。深刻地揭露:戳穿谎言与阴暗、解读人间险恶。独到的视点:审视是非千百态,还原历史真相。“世界百年影像”系列图书共三册,分别为:《财富传奇》、《惊世劫难》、《丑闻》。本套丛书以影像为主导,展现了百年来人类发展的种种传奇。本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传奇》系列电视节目来自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并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播出,收视观众达上亿人。本书图片截取自各个时期,不同来源的摄录资料,因此可能会有部分图片由于年代久远,或限于当时技术条件等原因,清晰度稍差,但我们本着尊重历史,记录真实的原则仍然选用了这部分图片,望各位读者明鉴。
-
人类大历史许海东撰文;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波斯王雄心勃勃收服希腊的初衷成就了希腊的辉煌;罗德里克出于无所禁忌的行为却引来了自己民族的无疾而终;君士坦丁堡的不幸沦陷意外促生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法国人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却改变了自己国家的历史进程;一个大国最令人恐怖的举动却开启了一个历史新时代;印第安一个美丽女孩天使般的善良却导致了自己的父王和民族的万劫不复;萨拉热窝一个英壮男子无可非议的爱国行动却导致了谁也想象不到的毁国后果;祖鲁人一段最天真、最诚恳的友谊却带来了最悲惨的结局目录:第一章萨拉米海战波斯国王的复仇之心浩荡征程扭转历史的战争希腊迎来黄金时代第二章亚克兴之战屋大维登场当安东尼遇上埃及艳后决战于风云之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第三章征服西班牙神谕的历史在浑然不觉的背后国王死了,王国开始崩溃文明之花开在欧洲一隅第四章黑死病恶魔的“圣以”恍如世界末日蒙味的抗争该死的,总算现形了第五章围困君士坦丁堡基督教最后的堡垒我只要一件东西,那就是君士坦丁堡征服者的荣誉当君士坦丁堡变成伊斯坦布尔第六章征服印加盛产金银的国度胆战心惊的西班牙人广场大屠杀被征服的后果第七章西班牙无敌舰队发誓要征服英国首次交锋地狱之火海上帝国的诞生第八章风中奇缘英国人初到北美一位天使爱情童话真实版无言的结局第九章争夺加拿大令人垂涎的新大陆英法争夺魁北克英国拿下魁北克第十章拿破仑兵败俄国法国皇帝的梦想无奈的进攻残酷的退兵之路神话破灭第十一章寻找特洛伊谢里曼的寻宝之梦寻找的灵感挖掘特洛伊遗址找回失落的世界第十二章祖鱼人的战争真假友谊悲壮的获胜痛失祖鲁兰第十三章萨拉热窝事件战争危险一触即发走向死亡喋血街头英雄?灾难的导火索?第十四章情人节屠杀案一个犯罪帝国的诞生快乐捕猎,快乐情人节“快乐日子”又回来了第十五章谋杀希特勒谋杀的计划炸弹在希特勒身边爆炸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改变了一切失败的后果第十六章广岛原子弹爆炸曼哈顿计划“与时俱进”的原子弹研究轰炸的决定在毁灭的阴影下生存
-
菊花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著;孙志民,马小鹤,朱理胜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著者的学识和能力令人惊叹。尽管著者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她却搜集了如此众多和非常重要的事实。虽然这些事实是些一目了然的日常的事情,可著者正是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著者还在分析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基本的然而对整体来说又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川岛武宜(日本著名评论家)(本书)从对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教育孩子学习传统。全书夹叙夹议,贯串着作者的人类学文化类型论的观点,一点也不枯燥。……我们同东方这位邻国的关系是很不寻常的,难道我们不该多了解它一点吗?——金克木(中国著名学者)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为美国成功制定战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作者将报告整理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直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的最好读本。
-
白金汉宫300年内幕郝承敦著达利绘画原作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又引起了我们对这为天才艺术家的关注,引起了我们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关注。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与达利妄诞、怪异的绘画极其相似,本书也以其妄诞、怪异的言语揭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内心独白。
-
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唐晓鹏,王南编译;梅忠智配图《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的一部主要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战后,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投降以后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结果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文化人类学直接应用于现实的杰出范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菊与刀》并不是一本专门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书,而是探讨日本人有关生活方式的各种观点的著作。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本尼迪克特在该书中所提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对理解当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本尼迪克特所使用的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日本文化,以及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方法等,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该书在理论、分析及资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忽视历史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由于作者没有到过日本,存在资料和信息方面的限制等,这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中日两国是近邻,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但是事实表明,中日两国未必做到了对对方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近年来中日之间各种摩擦增多就是一个明证。为了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中日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不可缺少。修正文库将《菊与刀》这部名著与日本数百年来的绘画名作联在一起,是为了理论与体验并行,知性与感性同在。其作法之大胆,投入之勇决,读者亦不可不知。
-
菊与刀(美)鲁恩·本尼迪克特著;廖源译千百年来,和我们中国比邻而居、时而友好可爱、时而凶恶可憎的是这样一群性情的奇特的人。本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已定,美军逼近日本本土。美国政府向人类学家征询对策:如何对待这个危险的敌人……本书由此诞生。本书为你拔开历史疑雾揭开二战军事成败背后真实的较量为什么日本要侵略中国?为什么美国投下了原子弹?为什么美国又要帮助日本复兴日本会不会向亚洲再举屠刀?这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由于承载着这样一个可能改变一个国家上亿人命运和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使命,此书的诞生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菊”是日本皇室族徵“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不二而又心存叛逆;勇敢而又怯懦。虽然日本在历史上曾多层次“克隆”中国文化,但实际却贬抑中国人道德价值观的核心;虽然大量引直西方观念,骨子里却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完全不同的“耻感文化”。虽然日本学者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但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重印36次。
-
日本论戴季陶著《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即使在其成书70多年后的今天,该书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国情、民族性格及其风俗习惯仍有一定的帮助。“日本人研究中国精细深刻,不遗余力,‘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知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而中国人研究日本却粗疏空泛,对日本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踏实的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工夫。他们的性格怎么样?他们的思想怎么样?他们风俗习惯怎么样?他们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在哪里?他们生活根据在哪里?都要切实做过研究的工夫。要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晓得他现在的真相,方才能够推测他将来的趋向是怎样的。拿句旧话来说,‘知彼知己,百战百姓’,无论是怎样反对他攻击他,总而言,非晓得他不可。”
-
寻访“二战”德国兵朱维毅著本书在“二战”的历史记述方面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区,即德国军人作为侵略者的战争回顾。作者通过寻访德国老兵及家属,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观察“二战”的视角。书中记载的老兵们在军种上涵盖海陆空三军。类型上包括国防军、党卫军、孩子兵、女兵和抵抗分子,所涉及的一些史实甚至连很多当今的德国青年都不甚了解。本书不仅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一代德国老兵的“二战”心路,还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二战”史实,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又发人深省。
-
二战秘密档案(俄)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著;张凤,贾梁豫译一部真实的苏联卫国战争史,一份迟来的政治军事大揭秘!《二战秘密档案》是一本让一切军事爱好者震惊的战争书,全新的论辩视角,将在历史学家和读者中引起争论。1940年3月末斯大林决定同德国开战。在4月和5月的上旬,这些波兰军官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和有产阶级的平民(共约22,000人)在斯摩棱斯克的卡庭(靠近特韦尔州一个叫梅德诺耶的村庄)和哈尔克夫森林公园地区的第6区被处决。据一位曾参加塞罗夫斯克高地强击的营长的叙述,他们只袭击了敌人的一个碉堡。结果营长失去了所有连级指挥员,几乎失去所有的排级指挥员。当他鼓励战士们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时700多人的队伍剩下不到100人。但敌人的机枪突然哑了声。闯进碉堡的红军战士们杀死了第二个机枪手而第一个机枪手已经疯了。他受不了面前堆积如山的尸体。波罗的海舰队政治部主任于1941年9月28日发布了第110号指令。其中指示:“通知舰队和各部队的全体人员所有向敌人投降或被俘的红海军战士、红军战士和指挥员的家人都是祖国的叛徒和变节者的家人,应立即处决.同时.所有的投敌者、被俘者在他们从俘虏营中返回后也应立即处决。”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这本书,以独特、具有论辩性的手法。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争议性、迄今仍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如人员伤亡问题、租惜法案、斯大林是否准备先发制人、库尔斯克会战的失策、关于英雄和叛徒的传言是否属实等等作者利用一些早先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档案资料,从新的视角来看待苏德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并重新审视许多元帅们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这本书将在历史学家和读者中间引起争论。有助于人们对过去的战争建立起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本书颠覆了广为流传的苏联卫国战争的神话,运用详尽的史料重新审视苏联在二战中的国家形象。首先,它并非单纯的受害者,而是像它的对手纳粹德国一样积极扩张、追求霸权,被它奴役的许多弱小民族甚至宁愿投向德国入侵者一边来反抗它的统治;其次,作为极权、落后的国家机器,它在战争中效率低下,一味依赖西方盟国(这被它的宣传机器否认),因其愚蠢而毫不重视个体生命权利的政策让人民付出了过分惨重的代价。这一切直到苏联解体以后仍被俄罗斯的官方历史学家精心粉饰。作者犀利地指出:“战后,卫国战争取得的胜利成为了苏维埃政权存在的主要理由,也为苏联的极权政治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于是它的存在得以延长40多年,同时也使得效率低下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以研究苏维埃史、二战史见长,在西方历史学界具深远影响。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揭开卫国战争神圣的外衣,探讨了二战中最具争议性、迄今困扰着人们的问题。书中首次披露在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死亡人数。该书称卫国战争的胜利虽然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胜利却不能掩饰所付出的过分巨大的代价。然而“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苏联”,人员伤亡的计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禁区”。作者通过搜集一手材料,排除歪曲事实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得出的数字惊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330万人,几乎是德国死亡总人数——650万人的7倍,而这个数字的误差不会超过500万人!“租界法案”在苏联的文献材料中被轻描淡写,认为它对战争胜利的作用不足挂齿。书中称,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不仅不可能赢得卫国战争,而且甚至无法抵挡德国的入侵,也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更不能保障战争所用的燃料和弹药。本书利用一些秘密档案,揭示了卫国战争光辉光环下非人道的一面。在准备进攻德国的同时,斯大林和他的政治局战友们为防后患,在卡庭秘密屠杀一大批波兰军官。书中详细揭露了这次大屠杀的内幕。另一方面,红军内部对待自己的战俘也相当残忍。书中公开了处决战俘的密令,朱可夫元帅指示:所有人统统枪毙,不管是指挥员、是战士,还是他们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