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屈原、宋玉与宜城王孔庚屈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是楚文化的发扬者,是楚辞的开创者。他人品高洁,性格耿直,刚正不阿;他忠贞直谏,回天无力,自沉殉国;他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想象丰富,文采彪炳。他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批判传统,开创我国浪漫主义新风,实为中国文学的始祖。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宋国破落贵族的后裔。他流落楚鄢,生长在社会底层,是屈原的再传弟子。他貌俊美而不淫,性孤傲而不阿;立身高洁,人品无瑕;寓讽于文,委婉曲谏;才思横溢,能言善辩。他承楚辞之英华,开汉赋之先河。屈原是位受到历代人们推崇的,品德高洁、成就伟大的诗人。老子、孔子都有人贬驳批判,唯有屈原饱享盛誉。所以研究屈原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人,数不胜数。《屈原、宋玉与宜城:原著赏析、历史考证、学术探讨》仅仅是个人学习心得而已。
-
历代一统表(清)段长基 著,王彩琴 等整理《历代一一统表》,又称《二十四史三表》,清代乾嘉时期舆地学者段长基所撰,包括《二十四史统纪表》、《二十四史沿革表》与《二十四史疆域表》。此书被视为历史沿革目录学发展的阶段性著作。此书的成书与清代历史地域沿革研究之风密不可分。段长基在编纂过程中以《读史方舆纪要》为基础,广采他书,对于相关的舆地问题进行了考订和补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历代历史地理及沿革的工具书。
-
福建传统印刷图鉴 四堡雕版卷马闻一四堡是清代中国优选的坊刻印刷基地,出产书籍有“行销江南,远播海外”之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印刷遗址,有“古印刷文化的活化石”的美誉。四堡刻书兴于明清鼎革之际,盛于乾隆至道光年间,衰于清末与民初。四堡刻书的兴衰,同中国古代各区域刻书业的兴衰一样,均与其特定的区域政治、文化、经济、自然及其自身等主客观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本书从福建古代印刷史开始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不限于传统印刷术、造纸术、书籍版式与装帧、字体、书籍美学、校勘学、古籍善本鉴赏与收藏等方面,力求多角度立体呈现有关福建古代刻书的美学与历史,为设计师、古籍善本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以及对福建文化议题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提供丰富实用的案头知识。
-
国家156项工程在陕西企业纪实桂维民
?“156”,特指国家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156项工程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对于陕西而言,156项目中的24项在陕西兴建,使陕西从农业省跨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可以说,如果没有156项重点工程,我国与陕西的经济史、工业史都要重写。《国家156项工程在陕西企业纪实》(上下册),以107万字的篇幅加上数百张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工业化建设那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史。陕西省委原书记在序言中写道,“156项工程陕西项目”值得大书特书。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的历史使命。本书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秦儿女披荆斩棘创造的伟大奇迹。 -
钱穆作品集第一辑钱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西汉大史家司马迁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史记·孔子世家》,成为完整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第一篇传记。钱穆先生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记述孔子家世,从殷商,至于孔子所在的鲁国,绵延一千多年,呈现一条清晰珍贵的家族谱系。著述宗旨在于阐扬孔子教育事业的博大精深,在他教育理念影响下的现实政治实践,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理想的建立产生的深远影响。本书讨论孔子的一生及事业,主要以《论语》为中心,亦有作者个人的独到见解。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当读懂《孔子传》。
-
《源氏物语》与白居易文学梁青,新间一美《源氏物语》引用自石田穰二、清水好子注“新潮日本古典集成”,附有卷名与页数。部分表记有修改。白居易(白乐天)的作品序号参见花房英树著《白氏文集的批判性研究》“综合作品表”。文本据四部丛刊所收那波道圆本所录,特殊情况另作说明。《田氏家集》的作品序号参见小岛宪之监修《田氏家集注》。《菅家文草》《菅家后集》的作品序号参见川口久雄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新撰万叶集》的作品序号参见浅见彻解说《新撰万叶集》(京都大学藏)。《本朝文粹》的作品序号参见大曾根章介、金原理、后藤昭雄注“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的作品序号参见《国歌大观》。其他和歌集的作品序号参见《新编国歌大观》。
-
礼与法的博弈李清章本成果以“礼与法的博弈: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法律智慧研究”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篇十四章,本书收集的法律故事都是和政治密切相关,都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法律故事的注释和辨析,明白我国的历史上不是所谓的没有法制传统,没有守法意识,而是有着自己的遵循,有着自己法律发展的流脉。通过对垂范篇单列,以便对古代皇帝官员对自己身边人的规诫和约束,为今天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历史借鉴。通过对汉代“六条问事”以来的监察制度研究,对今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历史遵循。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朝代对待复仇态度的梳理,探讨这之中存在的礼与法的博弈。
-
用英语讲述中国金慧金慧,宁波工程学院教师,讲师,海归留学生,悉尼大学硕士研究生TESOL专业毕业,自从2003年从教至今。在教学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写作一本英语讲述中国。配合相关的英文词组和短语的学习、小组跨文化讨论、课后个体反思这三大模块。计划从政治,经济,教育,古老中华文明起源(四大发明),名胜古迹,茶文化,菜系和餐桌文化,服饰等相关模块来用英语讲述中国。如何让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进入学生的心中,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是用英语讲述中国的任务目标。
-
走笔中山国陈培一《走笔中山国》本书分为上下卷。“中山国”这一概念使用战国及两汉时期的称谓,现河北省北部地区。上卷为作者多年游走这块“中山国”故地时的所见、所闻、所思的日常记录,主要是关于曲阳石刻遗存的田野调查,也涉及少量的定瓷调查。书稿的文字,可以说是作者一步一步走来的,是用身体丈量的。下卷为作者在曲阳与各方人士的对话录音整理。所谈及的内容,主要是曲阳雕刻产业包括定瓷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状况,以及艺术的传承、创新和人才的培养等诸多问题,也涉及到了从业人员的生活、工作层面,体会到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感受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总体来说,本书是以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曲阳雕塑为主体,试图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一次北方石雕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角度新颖,立意深远。
-
苍凉的背影张实本书《前编 光绪十五年》结合典型的历史事例,具体阐述光绪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有关国际背景,为本编作了具有历史形象实感的铺垫。《本编 荆天棘地千秋业》以原始档案为依据,以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灵活采用考证、叙述、论证等方式,全面翔实地展现了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张之洞迎难而上、克服各种阻力、不屈不挠开创中国钢铁工业的全过程。实事求是地考证了百年来广受非议的购炉、选址、质量、效益等问题的由来和真相;作出“叶景葵《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不应作为依据”的结论,从源头上推翻了百年来谴责张之洞的史料基础。以一家之言,自成体系,对张之洞这一事业作出了建立在确凿史实上的**性的高度评价。并通过这一过程,揭示了他与慈禧、李鸿章、盛宣怀、翁同龢、刘坤一等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揭露了晚清政局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从一个侧面揭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必然的历史命运。此次增订,全文增加了脚注,彰显了事事有出处的学术严谨性,与它的姊妹篇《悲怆的绝唱——盛宣怀与汉冶萍公司》保持体例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还参考了更多的文献,补充了大量史料,新写了部分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