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古建筑日读王其钧《古建筑日读》(修订版)用365幅手绘图,展现中国古代宫廷、宗教、民居、园林建筑,介绍古建筑的构成元素及概念。书中全方位展示了古建筑的功能、形式,古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多样变化体现了先人的智慧,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全书均采用手绘图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集美学鉴赏、建筑入门、图书典藏于一体。
-
红色文物中的长征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著;江琳、王海蛟、王希 撰《红色文物中的长征》是一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以红色文物呈现长征历史的全媒体通俗读物。全书精选长征不同阶段数十件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以历史叙事结合文物阐释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以文物为载体,一一讲述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还原文物的历史环境和背景,通过一件件“活起来”的红色文物,以点带面,串联起惊天动地的长征壮丽史诗。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梳理出参与长征各个部队的行军路线和重大节点,包括中央红军正式长征前北上的红七军团和西征的红六军团及留在根据地打游击的部队,并配以相应文物。本书见物、见人、见事、见史,内容真实饱满,图文生动,是一部有温度、可触摸、可收藏的长征读物。
-
宠物之死希尔达·基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许多悲剧,但至少有一个被人们遗忘了:1939年9月,英国有40万只宠物被屠杀。其实政府、兽医和动物慈善机构都建议不要捕杀动物。那么,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英国公民会自愿排队对家庭宠物实施安乐死呢?希尔达·基恩从动物慈善机构档案、私人日记和家庭口述中,拼凑出了这段扑朔迷离的战争往事。战争改变了一切,这场“怜悯心的集体狂热”只是其中一段插曲。亲历者反思:“难道因为与野蛮人搏斗,我们也要变成野蛮人吗?”
-
中华简史歌谣(新西兰)甘开万新西兰基督城的甘开万博士,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以歌谣的形式,为我们再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实行改革开放,整部歌谣共分11个时期,共144句、1440个汉字,逐字注音,并随文附有注释。整部歌谣,历史分期清晰,内容充实,遣词准确,表达深刻,注释详尽,韵味十足,既方便记忆,又趣味盎然,读来朗朗上口,且涵盖了中国历史常识的主要知识点。作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一种全景的文化视角,通过对历史的叙述,去诠释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山河的变迁及朝代的更替,从而清晰地印证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文明补天浴日、经久不衰、连绵不断的历史逻辑。
-
从敦煌到奈良·京都〔日〕 砺波护本书是日本学者砺波护于2016年出版的学术随笔集。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对日本文明影响巨大,这体现在技术、语言、制度、宗教、艺术等几乎*部领域。本书*一章由敦煌文化与吐鲁番文书等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入手,分析中华文明对于日本及中华文明圈的影响方式。此书以隋唐佛教、名物、经本书类的流传等具体实物史料为依托,在书中几近涵盖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此外,本书后面四章作者研究和追忆日本京都学派的一些点滴,以及中日两国学界学者们的交友互学的往事。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使中国学者更清晰地理解砺波先生本人学问的缘起,知道京都东洋史、佛教学的学术源流与脉络,京都大学和大谷大学许多珍本、文物、经藏的来历,*别是他强调的各位前辈学者与同行不同的学术风格与志向。相信读者看完此书的收获,不亚于阅读一本内藤湖南等人的专业著作。——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砺波先生是日本治中国史尤其是隋唐史的大家,我们有幸能够读到他治史之余的随笔心得。这些学术随笔是先生学术研究之外对历史、学术、人物的独特思考,所有的问题都因他所关注和关心的中国历史而来,可以认为是先生对历史普及和文化民众化的重要贡献,也是大家治史的“闲话”之作,可视为另一种历史。——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砺波先生对中国丝绸之路上各种文物的信手拈来,读到许多生动隽永的故事。关于日本早期敦煌学发展状况、日本中国史研究代表人物(如内藤湖南、桑原骘藏、宫崎市定等),以及中日学界学人往来的佳话,书中更是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这无疑会为我们研究日本学界和中日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信息。——杨宝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挣脱京都[日]井上章一 著;叶晓瑶 译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文化专家井上章一考察京都历史/日本人文的集大成之作。作者视角新锐,由京都这座千年古都放眼全国,剖析京都的历史地位对日本全境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作者深入浅出,由明治维新迁都东京至近日日本文化厅欲迁至京都,将京都与东京的关系娓娓道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与历史文脉,逐一解开国外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对于日本各地地名之困惑。“东海道”“中国”“近畿”“关东”,这些日本地名与古都京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地政关系。不仅历史动态脉络清晰,细节之处也是精彩频出。从京都中心区的千年老店,到祇园祭上的舶来品织毯,都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来历与故事。书中叙述平易近人,仿佛熟人与你话家常,作者用自己高超的语言功底尽可能超越文化的差异,将富有日本特色的概念,以平实生动的文体表述出来。表面似乎是京都郊区居民吐槽京都中心地区,实则谈日本的地理、历史、政治,作者致力于以一座城出发,向读者解释日本文化的演进过程。
-
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侯光良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研究早期人类对特别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同时对早期人类在青海高原活动梳理与研究,也将揭示人类进军与适应青藏高原的独特历程,既有有很强学术性,同时也对发掘的青海省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国家公园示范省、黄河文化公园等建设的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该书首先阐述了青海省原真而纯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这种独特环境下的青藏高原早期旧石器、新石器人类活动历程概况;其次以陶为视角,分析仰韶、马家窑、宗日等新石器文化在高原的形成、演变与传播过程,及其后世影响与意义;进入青铜时代,玉石、陶器与青铜器的证据也显示丝绸之路南道已现雏形,最后论述了三江源、青海湖等典型区域人类探索历史,以及早期人类活动对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
-
征服希腊[英] 罗宾·沃特菲尔德(RobinWaterfield) 著,韩瑞国 译对罗马共和国来说,能够一跃成为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强盛帝国,波利比乌斯提到的53年时间,即公元前219~前167年极为重要。而截至目前,人们往往将关注放在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大规模战争上而忽略了罗马在东地中海地区的扩张活动。本书记述了包括波利比乌斯提出的53年在内的公元前229~前146年的罗马扩张行为,详细讲述了罗马对其东方邻国日益增长的统治,呈现了罗马循序渐进、势不可当的称霸趋势。罗宾·沃特菲尔德按照时间线索,以快节奏的叙事方式追溯了罗马先后在希腊各地区树立权威,并通过保持权力之间的平衡来维护自己在东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终消灭马其顿,君临希腊;兼顾论述了同时期罗马西向扩张的活动,揭示了罗马东方政策——远程控制的特殊性质:为与迦太基的战争节省兵力,并避免不必要的军事开支。沃特菲德尔聚焦于军事与外交方面的运作,同时着眼于罗马文化的渊源,探讨了罗马人在与希腊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怎样不断调整对希腊文化的观点以及不断找寻和塑造自身文化。这是罗马雄霸整个地中海历史中极其精彩且关键的一章,也是描绘欧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笔。
-
简明阿拉伯古代史潘雷暂缺简介...
-
1914-1918年俄国的粮食市场及其调节(苏)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康德拉季耶夫内容简介:作者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俄国农业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调节粮食市场的可能性和手段,以及向战时政策的过渡等若干问题。本书从学术价值看,粮食市场及其调节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1914-1918年这一时期俄国调节粮食市场的政策又富有其自身的特点;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书着眼于从经济角度剖析非常时期国家调节军队和居民粮食供给的手段,涉及市场调节方式、价格形成过程、供求关系等重要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