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汽车250年史[英] 史蒂芬·巴黎西恩 著,牛小婧 译在本书中,史蒂芬·巴黎西恩考察了汽车丰富多彩的130年历史中的影响、发展与意义。他讲述了汽车及其创造者们的故事: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那时只是一辆四轮驱动的电动四轮车,到早期的先锋汽车制造商,再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20世纪50-70年代的战后年代,最终停笔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汽车的马力与性能的书,更是一本人的故事。里面讲述了奔驰、阿聂利、罗伊斯和雪铁龙这样的超级汽车制造商;伊思古尼斯、勒夫布维尔、麦克罗蒂、邦格拉这类杰出设计师,还有福特、塔塔和保时捷等有远见的汽车产业专家等。 这是一本史诗般的关于汽车和其背后的人的伟大著作。
-
西班牙Robert Goodwin 著西班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剧作家卡尔德龙去世的这将近两个世纪,即所谓的西班牙“黄金世纪”。在这一时代,西班牙获得了美洲的金银,国力达到了巅峰;也是在这一时代,西班牙群星闪耀,于文艺领域熠熠生辉。塞维利亚的港口中停靠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船只,萨拉曼卡的大学里聚集着蕞具思想的头脑,马德里的宫廷内上演着庄严盛大的仪式。西班牙当之无愧地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中心。 罗伯特??古德温的这本书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展示了这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和国家。在本书中,你不仅会看到政治、军事、经济这些宏大的叙事,也会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是伟大的帝王,是杰出的艺术家,也是和你我一样的人。
-
旧制度下的俄国理查德·派普斯 著俄罗斯是个在国家政权方面的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地区,严酷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国土面积使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政权极为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将国家视为沙皇私有财产的世袭制政权。本书梳理了俄罗斯国家从9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的演变,讨论了它在管理俄罗斯社会方面的独特作用。《旧制度下的俄国》将俄罗斯的过去清晰地梳理,进行深刻独到的分析,是了解俄罗斯难以绕过的重要著作。
-
大城市的兴衰本·威尔森(Ben Wilson) 著,龚昊,乌媛 译在这本书中,作者回溯7000年前的城市起源,勾勒延续至今的城市发展史,以此揭开“什么造就了城市”的真正奥秘。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包括雅典、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威尼斯、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纽约、洛杉矶和上海,它们都是特定时代里作为贸易和文化焦点的大城市。虽然是我们建造了城市,但城市却反过来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这一信息时代,这种影响甚至变得更加深刻。
-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英] 戴维·雷诺兹,[俄] 弗拉基米尔·佩恰特诺夫 著借助于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三位领导人的思想和个性。他们在二战期间只见过两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信建立的,他们的通信构成了二战战略格局的重要部分。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提供了二战史研究的新视角,并为后人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提供了高层和原始的素材,使得若干重要历史事件从中可以找到答案或线索: ◎ 斯大林为何不相信德国会进攻苏联?◎ 是谁开创了三国领导人之间书信往来的外交模式?◎ 英美原定于1942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何延迟至1944年?◎ 为什么当时在卡廷事件上美英对苏联采取了模糊的态度?◎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何要下榻苏联驻伊朗使馆,而丘吉尔却没有?◎ 罗斯福是否试图通过冷落、否决丘吉尔,以达成跟斯大林的合作?◎ 丘吉尔与斯大林是否真的私下讨论过巴尔干“百分比协议”?……
-
女性史[法] 乔治·杜比,[法] 米歇尔·佩罗 等 著,唐运冠 译本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三卷,时间分段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 本卷认为,文艺的复兴与启蒙运动荡涤了陈旧的思维范式,也使得人们的精神获得新面貌。在这个新的颠覆性的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女性也得以从教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了更加新颖的思想,开始担任更多的社会角色。但与此同时,她们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责,这给她们的生存处境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刻开始,女性开始登上了公共领域的舞台,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但她已经不再仅仅是“他者”,而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她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
玛雅史[美] 罗伯特·J.沙雷尔,[美] 洛·P.特拉克斯勒 著,杨靖 等 译《玛雅史》为美国知名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罗伯特·J.沙雷尔和学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玛雅文明史研究巨著。作者抛弃了出版于1950年代的学者西尔韦纳斯·莫利《玛雅三千年》的传统版块讲解式写法,结合本世纪最新的玛雅遗址的考古成果和玛雅文字的破译成就,以玛雅王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为时间轴线,系统地讲述了从公元前文明的起源到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结束的玛雅近3000年恢宏历史。 本书全景式呈现了被誉为“森林王国”的玛雅在不同时期的王国之都,如蒂卡尔、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贵族政权、平民生活、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特别是对玛雅王国的文字书写、天文历法、神庙建筑、雕塑绘画、宗教祭祀、原始农业、内外贸易、部族战争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进而在根本上解答了这个伟大的世界第五大文明的神秘起源,以及其由盛转衰、最终走向失落湮灭的核心原因。 本书独家引进翻译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最新修订第6版,该版本为迄今为止关于玛雅历史的最新和最权威的版本,也是有史以来研究玛雅文明起源和发展最彻底和最精辟的版本。出版后曾获得《人类学研究杂志》《美洲》《殖民时期拉丁美洲历史评论》等多部权威学刊的书评推荐和多位美国玛雅史研究学者的高度赞誉。 威学刊的书评推荐和多位美国玛雅史研究学者的高度赞誉。
-
刺杀斐迪南格雷格·金 休·伍尔曼斯 著,阎智森 译1914年夏天,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席卷欧洲,并很快蔓延至整个世界。di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错综复杂,但它的导火索是一桩爱情悲剧。本就不受公众喜爱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违背皇帝的意愿,执意与下层贵族索菲结婚。因此之故,整个帝国的上流社会都刻意羞辱和回避他们。然而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的两颗子弹不仅结束了他们饱受非议的爱情和生命,也导致几乎整整一代欧洲年轻人为他们殉葬。《刺杀费迪南》聚焦在这段引人注目的历史上,发掘出大量未曾发表的信件和罕见的di一手资料,运用纪录片式的表达手法,将皇室秘史、政治谋杀和感人的爱情结合在一起,描绘出19世纪末欧洲的风云,揭示了刺杀背后的惊人真相,并讲述了皇室后裔在战后流离失所的命运。
-
大分离彼得·沃森 著, 孙艳萍 译从公元前15000年前古代先民进入美洲大陆,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不为人知的伟大实验。在此期间,新旧大陆的人类先祖生活在彼此隔绝的时空里,面对着各异的地理、气候、动植物群落,各自发展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思想和社会。《大分离》是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探究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新锐作品。沃森汲取了新近的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生物学、伦理学成果,论述了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实现的不同潜能,也呈现出新旧大陆人类社会殊途命运的综合图景。本书探究了诸多影响人类社会的大历史变量,综合出一套关于人类生活、习俗和思想的演进架构。无论是大陆构造和可供驯化的动植物资源,还是气候模式和致幻剂的异常分布,都给人类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语言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构成了我们当今社会的思想底色。
-
印度会崛起吗?王红生印度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吗?印度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具有独立性的社会批判者,还是早已被裹挟进了既得利益阶层?印度教到底是印度社会撕裂的推手,还是国族认同的粘合剂?在印度大城市的现代景观里,为何“种性”的古老身影仍徘徊不去?印度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三条道路”吗?……本书从“土地与农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多方位地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相信“印度会崛起吗?”这个疑问,当在阅读之后,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