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鞋靴图文史(英)丽贝卡?肖克罗斯 著,晋艳 译自诞生伊始,鞋子就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生活品,也是个人身份象征,还是时代的特殊标志。本书运用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详细讲述鞋子自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鞋靴演进史:从史前凉鞋,到中世纪尖头鞋、18世纪马靴、20世纪军鞋,再到现代运动鞋等;二、服饰变迁史:从实用主义装饰搭配,到引领风潮的穿着时尚,人类服饰文化伴随鞋靴发展而变迁;三、技术创新史:从日常性能到工程学、美学设计,从手工制作到机械生产,制鞋技术不断进步;四、行业发展史:从个体工匠、产业作坊到规模化工厂,制鞋行业历经诞生、发展、壮大等不同阶段;……全书囊括10大发展阶段、20多种知识小百科、超175款特色鞋履、250余幅珍藏图片,系统描绘了8000年鞋靴发展历程。本书不仅是一部鲜活的人类服饰文化史,也是一部多彩的时尚发展史,还是一部行走的人类生活史。
-
中国大科学工程史王大洲丛书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大科学工程艰难的发展演化历程。主要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切入,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发展过程、科技发展、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具体成果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映了科学创新的发展趋势,并对一些科技成果做了总结。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之前出版的图书尚无此类著述。对我国大科学工程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出版,具有重大的出版价值。
-
宋代士兵研究籍勇 著暂缺简介...
-
西周册命制度新探黄明磊册命制度是早期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之一,也是先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书从铜器铭文资料出发,以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进行重新回顾与全新解读。通过考察册命礼兴起、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脉络,对西周中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王权的发展、各级贵族与王室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予以系统梳理。与此同时,本书还从侧面探讨了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王朝权力运行及政府结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周晚期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并对西周末年历史做出新的阐述。
-
宋代官刻书籍研究刘潇《宋代官刻书籍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宋代官刻书籍发展的因素,官刻经部史部书籍(上),官刻经部史部书籍(下),官刻子部集部书籍,官刻书籍的收藏与流通,宋代官刻书籍的影响。
-
商队城市罗斯托夫采夫(Rostovtzeff)当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的文明繁荣发展时,来自各地的商队开始向着巴比伦和埃及进发。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伊朗山地的居民、一队队的骆驼,从伊朗带来货物;而满载商品的驴群,从叙利亚北部和小亚细亚,顺着河谷而下。与此同时,从埃及、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印度海沿岸出发的批商船也开始穿越这些区域。在人类历史上,近东是发展易货贸易的理想地区。罗斯托夫采夫由此创造了“商队城市”一词,用来指位于商队路线之上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处于不同文明的交界处,借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了物质与文化交流。本书基于罗斯托夫采夫在叙利亚、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鲜活感受和遗址考察,追溯商队贸易的历史,并结合考古挖掘的发现,既细致描绘了近东主要商队城市的兴衰起伏,其中包括佩特拉、杰拉什、帕尔米拉和杜拉,也清晰重现了希腊化世界的整体面貌。
-
约伯记(英)坎伯·摩根 著 王克勤 译《约伯记》由(英)坎伯·摩根著,王克勤译
-
葡萄酒的世界史山本博诞生于中近东的葡萄酒先是传入埃及,经过希腊,向西扩展至欧洲,但它并没有进入东方。暂且将伊斯兰教禁酒这样的宗教、文化壁垒排开,印度、西亚、中国、以及更东的日本等国,也是葡萄酒的不毛之地。中国虽然自汉朝起,就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带来了葡萄,到唐朝时,文人墨客也开始喝到葡萄酒,并栽植葡萄,但在此之后,葡萄酒却忽然消失了。大洋彼岸的南北美洲也一直没有葡萄酒的身影。南北美洲开始酿造葡萄酒要到西班牙征服之后,由传教士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文化也没有在这些地区诞生,这并不是由于亚洲像中国人、日本人等地区的人们不喝酒造成的。在日本,酿造以米作为原料的清酒时,为了产生酿酒所需的微生菌,使用了醪糟和酵母,它的酿造技术和工艺在世界上也属唯一。而世界各地也有椰子酒等用果实酿造的独特且种类繁多的酒,人们亦享受着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葡萄酒发展分布图就可知,埃及、犹太、希腊、罗马等文明在形成欧洲文化底色的“两希文明”(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同时,作为其中一环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发育起来。那么,葡萄酒是如何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起源,并在埃及、希腊、罗马、欧洲、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旧约与新约中对葡萄酒的描述有何不同?葡萄酒如何在罗马形成了平民化与贵族化的差异?葡萄酒在欧洲中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又如何?本书对葡萄酒的历史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影响做了详尽的叙述。
-
体无完肤(美) 丽莎·T.萨拉索恩 (Lisa T. Sarasohn)本书立足历史学,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生物学等相关知识,辅以几十幅难得一见的史料图片,深刻剖析害虫承载的历史意义,内容发人深省。历史学教授丽莎·T.萨拉索恩文笔精妙,以幽默、通俗又充满《1984》式讽刺的文风,讲述了害虫与人的诸多关系,从而引导读者体悟文明荒谬、认识人性脆弱、反思群体命运。害虫在地球上生存的历史远远早于人类,它们的身份却被人类定义。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从早期现代社会至今的400多年的时间中,害虫如何从常见寄生虫到被人类深恶痛绝的对象、从神旨的代表到传染病的传播者的身份转变;它们如何在讲究体面的现代社会中轻松打破阶层壁垒,破坏文明秩序,引发人心底的恐惧,最终成为社会阶层的标志、污名化的标签。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无论是种族主义影响下的他者带来的人口过剩的恐惧,还是对现代社会孤立状态的倦怠,老鼠尖锐地反映着我们的恐惧和我们对自己的映照。
-
蒙塔尤勒华拉杜里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法国著名学者勒华拉杜里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并利用了这些珍贵史料,以现代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和14世纪法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