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塞巴斯蒂安日记(罗马尼亚)米哈伊尔-塞巴斯蒂安(Mihail Sebastian) 著,邹继东 译这是一本非凡的个人日记,日复一日的描述了 20世纪30 年代末期到40 年代初期作为“巨大的反犹太工厂”的罗马尼亚的状况,值得与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并列在同一书架上,并拥有同样庞大的读者群。所不同的是,塞巴斯蒂安并非孩童——他用其复杂的文学头脑思考,以惊恐的眼光观察,然后以流畅的语言、清晰辛辣的语调描绘了布加勒斯特城市文化精英中他的世俗非犹太人朋友的残酷、怯懦和愚蠢,他们自愿将自己转变为知识分子罪人,并与纳粹结盟,怀着狂热的信念参与到“无人能阻止的反犹太主义的歇斯底里之中”。
-
人类不会停止说谎[英]娜塔莎·蒂德 著,刘杰,陈锐珊,李秋宜 译世界史是一片汪洋,与人类相关的一切都可以汇入其中,而说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或为保护自己,或为达成目的。人性古今相通,中外无别。 本书以微小的视角切入,从“谎言”这一奇特角度审视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波斯帝国,到近现代的切尔诺贝利灾难,视野遍及全球,涵盖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作者讲述的案例中,有引发冲突与战争的伪造文件,如神秘的《君士坦丁赠礼》和《彼得大帝遗嘱》,也有大规模的媒体粉饰,如英国的布尔战争时期的集中营,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 当然,在这些谎言之中也不乏“冤案”,如西班牙异端裁判所的黑暗传说和对中国女皇武则天的妖魔化。作者犀利地指出,在一代一代人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少属于小说的离奇内容变成“历史事实”取代了真相,甚至还有一些谎言,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作者截取了五个时代,古代世界、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与20世纪,分别选取其中神秘且影响广泛的历史流言与迷案,将它们一一拆解,揭示谎言如何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有力推手,背后的说谎者又有着怎样的动机与阴谋。
-
亚洲概念史研究孙江《亚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著名学者孙江主编的历史类书籍(集刊)。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亚洲概念史研究》刊载海内外学者与语言、翻译、概念、文本、学科、制度和现代性等主题有关的论文和评论,旨在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来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推动亚洲概念史研究的发展。《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1卷执行主编为邱伟云,本卷分为“词与物”“概念或观念”“词库”三部分,聚焦关键词语的词义演变及关键概念的生成历史。
-
酒与美国历史[加]韩铁 著本书是笔者计划完成的美国酒史三部曲的第一部,涵盖了殖民地时代与合众国的初期阶段。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谓居功甚伟。它关系到殖民地人的生死存亡、美国革命的最初起源、西部农业商业化迈出的第一步、代表制民主从精英政治向较为民众化方向的发展,以及千千万万北美人面对挑战的信心、勇气与力量。至于酒带来的问题、戒酒与禁酒运动的百年成败、内战后美国酒业的现代化、美国酒文化的当代演变、美国社会有关酒的争议的继续存在,将是美国酒史三部曲后两部的主要内容。
-
花园帝国李星著英国花园在18、19世纪英帝国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大革命后,英国文人利用自然园林来塑造帝国的风景,以此来解决转型过程中英帝国的国家认同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本书探讨了英国花园的产生过程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勾勒了代表自然的花园与代表工业的帝国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的复杂关系。
-
法国史乔治·杜比《法国史》这本书由 历史学家乔治·杜比领衔主编,莫里斯·阿居隆、米歇尔·伏维尔等诸多当时法国 的史学名家参与撰写,堪称法国通史类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以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主的通史,而可以说是一部文明史,一部文明形成史。作者认为,王朝 替或者战争胜败只是表面的动荡,“推动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力当在别的地方,亦即在生产力的开发,以及权力和财富世世代代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时采用的方式之中。因而,本书的作者们 加关注政治、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各个方面的结构,希冀把握对上述结构产生影响的种种或是缓慢或是急剧的变化。 ……本书要写的就是构成当今法国的各个地区的整个文明的历史。”
-
纯粹·理性的光辉宋协立本书是一部关于欧洲文明史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创作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哲学和社会思潮的问题展开,是对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等的基本论述;下篇则是对欧洲从古代至20世纪前期科学和科学方法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包括欧洲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对于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作者在论述中尽量减少对历史事件的铺陈,注重理论和观念的价值,力避内容意义的一般化。
-
奥斯曼-土耳其研究暂缺作者世界格局的迅速变化和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涛动,日益凸显了土耳其的特殊地位。在区域与国别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从基础入手进行奥斯曼-土耳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也见证着新一代青年学子的迅速成长。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住持的《奥斯曼-土耳其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本书立意为奥斯曼-土耳其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和转型?是哪些因素催生并构成了现代土耳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书的内容既涉及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包括起源传说、城市网络、瘟疫疾病、军政奴隶制度、艺术与生活;也关注到了共和国的记忆与变迁,包括当代土耳其民族主义话语、“塞浦路斯问题”、教育改革、国名变更等问题。本书力争基于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体现中国学者的主体性和理论关怀,基于历史的大视野探讨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延续,透过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展望国内奥斯曼-土耳其研究看的未来。
-
西方文明概念史刘文明 魏孝稷 主编“文明”概念在西方语言中首先出现于何时何地?它具有怎样的内涵?它如何在欧洲流行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问题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兴趣,以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对此进行了探讨。本书就是试图通过选译一些19世纪以来西方著名学者阐述“文明”概念的代表性文章,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文明”概念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变迁的历史,另一方面加深我们对19世纪以来西方“文明”观及其内涵的理解。
-
极简西方人文史[日]中村聪一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为什么重视人文课?欧美名牌大学为何重视人文教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人有什么意义?谷歌、亚马逊等知名企业为什么非常重视员工的“人文素养”?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关于人的学问。西方的人文教育,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就已兴起。人文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视人格完善为终极目的,培养人的全面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高度责任感与健全的人格。所以,西方名牌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教育又是其中最出色的院校之一。作者中村聪一便用现代角度记录和解释哥伦比亚的人文课程,以极简的方式写成了本书。书中的纵向时间跨度是从欧洲起源一直到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横向内容跨度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达尔文的哲学思想,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人文史的发展。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大受欢迎,许多读者看完之后感觉相见恨晚,并坦言这是目前日本人最缺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