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中国历史速读郭晶,李明卓《中国历史速读(哈萨克文版)》是一部帮助阅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中国历史,在主线陈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重要人物”,“成就列表”三个专栏,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方便阅读,查询,使用。
-
军阀混战的民国闹剧中国铁道出版社《军阀混战的民国闹剧》讲述了中国民国时期的人物风情和世俗百态,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直观而又贴近生活的民国历史,同时以真实历史故事为基线,并运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述,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民国初年,兵燹四起,纷争不断。自清朝灭亡之后,自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集权国家逐渐走向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时期。但是每一个过渡阶段必将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时期,连年的军阀混战让这段历史似乎变得十分杂乱与黑暗。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不仅涌现出了一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也出现了许多卖国求荣的叛徒小人。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乱世中,如何运用自己的权谋智慧,在国难之时,乘势而起,他们的背后究竟有着那些离奇曲折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民国时期的历史图景当中。
-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1945-2015)》一书以采访海南“慰安妇”,随行海南岛近现代史研究会第26、27次海南岛实地调查这三次采访调查活动为基础,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在与历史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所记录下的所见所闻和思考感悟。通过倾听“慰安妇“的诉求、调查日军侵琼旧址的保护和死难者纪念碑的筹建等情况,了解并记录下日军当年的侵琼历史,同时也向海南岛近现代史研究会一行人学习他们为调查历史真相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后对当今年轻一代对历史趋近漠然的态度进行反思,呼吁*多的人关注历史,拯救将被掩埋的历史。
-
西方的中国影像卞修跃《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派尔森卷(套装共4册)》汇集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以来(此前有关中国的影像较少)到1949年以前西方来华的外交官、军人、传教士、探险家、专业记者等创作的有关中国的绘画和照片,以及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当时发表的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绘画和照片的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宫殿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宗教社会习俗,以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收录图片一万三千余幅,70%以上在大陆是首次出版。
-
西方的中国影像卞修跃《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卷(套装共3册)》汇集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以来(此前有关中国的影像较少)到1949年以前西方来华的外交官、军人、传教士、探险家、专业记者等创作的有关中国的绘画和照片,以及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当时发表的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绘画和照片的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宫殿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宗教社会习俗,以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收录图片一万三千余幅,70%以上在大陆是首次出版。
-
西方的中国影像卞修跃《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约翰·汤姆森卷》选录自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到1949年以前约一个半世纪西方来华的外交官、军人、传教士、探险家、记者、商人等有关中国的绘画或照片等,以及在此时期内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发表的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约翰·汤姆森卷》所谓的“西方”,不仅仅是指地理概念上的西方,取社会与文化发展意义上的西方,故包含有近代较早接受西方文化、较早进入近代化社会阶段的国家,如日本等。《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约翰·汤姆森卷》以绘画者、摄影者、图片收藏者或近代有关中国影像书籍的编辑者为单元分卷;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上的图片资料,则以报刊名称为单元分卷。同一作者(单元)作品数量较多者,可单独成卷或分多卷;同一作者(单元)作品数量较少,不足以独立成卷者,则由多个作者(单元)并作一卷。《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约翰·汤姆森卷》每单元首列作者简介或报刊简介。图片以作品产生年代或发表年代先后排序:无时间标识者,则以时间段排序;拍摄时间、地点不明的,置于同一作者(单元)卷末。每幅图片作简单说明,主要介绍图片记录的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内容,不作牵强附会解释,不作主观随意评价。拍摄时间、地点不明的,不作标注。
-
西方的中国影像卞修跃《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莫理循卷(套装共3册)》汇集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以来(此前有关中国的影像较少)到1949年以前西方来华的外交官、军人、传教士、探险家、专业记者等创作的有关中国的绘画和照片,以及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当时发表的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绘画和照片的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宫殿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宗教社会习俗,以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收录图片一万三千余幅,70%以上在大陆是首次出版。本册为莫理循卷,由允斌主编。莫理循是英国《泰晤士报》聘为驻华首席记者。1897年3月,莫理循到达北京,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中国生活。1910年,莫理循进行了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从陕西咸阳出发,经甘肃平凉、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进新疆,经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西行到达伊犁。在此次考察中,莫理循拍摄了大量有关中国西北地区风情的珍贵照片。
-
西方的中国影像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西方的中国影像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西方的中国影像卞修跃,孙洁《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东北写真帖卷》图像资料来源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务部庶务课1931年12月编辑出版的《“满洲”写真帖》。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俄两国私相授受,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将其所获之中国“南满”铁路,及其支路、利权、煤矿等,无偿地转让给日本。1906年日本在大连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并于1907年4月开业,以经办铁路、开发煤矿、移民及发展畜牧业等为经营方针。“满铁”存在期间,主要从事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查与情报的搜集工作,对日本自19世纪末叶以来觊觎已久的中国东北地区,更是进行了全面的情报刺探工作。本卷即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于当年12月由“满铁”总务部庶务课编辑出版。编辑者编辑《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东北写真帖卷》的目的自是为其殖民侵略中国东北地区服务,但这些历史图片中,也保存了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的山川风貌、社会状况、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