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思想的历程:光明日报65年理论文章选萃(名家荟萃、经典留存)
作者:李向军 编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01
ISBN:9787511265791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历史上,光明日报曾多次立于时代潮流的最前端,她曾替亿万中国人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最先发起为吴晗、马寅初、孙冶方等平反,最先将张志新、遇罗克等人物的事迹报道出来并使之广为人知。在历次著名学术论争中也站在前沿、引领风骚,如最早为曹操、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翻案。本书从光明日报65年的内容中精选了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60多篇文章(30万字),作者均为学术理论名家,堪称一部当代历史的“观念里程碑”。
作者简介
在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到来的时候,光明日报社汇编了这套“光明日报65周年纪念文集”,向那些难忘的岁月致敬,向光明日报报道过的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贤达致敬,向广大的前辈报人和读者朋友致敬。
目录
目录
白寿彝:开展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冯友兰:先秦道家所谓道底物质性
吴晗: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
江天骥: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范文澜:略谈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艾思奇:否定之否定规律简论
周谷城:美的存在与进化
张世英:事物都是具体的
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邓广铭:也谈关于岳飞和赵构的一段资料
郭沫若:关于武则天的两个问题
任继愈: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周礼全:亚里士多德关于推论的逻辑理论
周叔莲:谈谈决定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问题
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肖前:辩证法就是认识论
本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国光:略论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孙冶方:“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董辅礽:经济科学必须在实践中前进
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从何处突破?
苏双碧、肖黎: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田昌五:谈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冯定:为人民掌握精神武器作贡献
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
陈先达:历史不是苏兹达尔城的蹩脚画
邢贲思:继承马克思哲学遗产 发挥哲学的指导作用
刘志琴: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初步设想
于光远:建立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
厉以宁:改革的整体性和经济研究的新课题
何兹全:我们需要包括中国史的世界史
吴于廑:研究世界历史要重视横向发展
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新探
冯天瑜:中国古文化的“土壤分析”
茅海建:史学危机与史学功能
蒋一苇:横向经济联合与经济体制改革
吴敬琏:要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周一良:我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几点看法
陈鼓应:关于庄子研究的几个观点
张岱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看法
李德顺:“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
马洪:加强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赵人伟:对当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几点看法
金冲及: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革
薛暮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张岂之:关于先秦时期人文精神的几个问题
李忠杰: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龚育之:思想解放和新时期二十年
罗国杰:从“仁”到“为人民服务”
马克垚:时代呼唤第三世界史学的勃兴
启功:读《论语》献疑
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
刘家和:谈史学的创新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
张奎良: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李培林: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高尚全: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李文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张卓元: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贺来:“划界”与“越界”:哲学介入中国现实的基本方式
叶小文:促进新的文明复兴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万俊人:道德何以兴国立人?
王伟光: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白寿彝:开展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冯友兰:先秦道家所谓道底物质性
吴晗: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
江天骥: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范文澜:略谈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艾思奇:否定之否定规律简论
周谷城:美的存在与进化
张世英:事物都是具体的
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邓广铭:也谈关于岳飞和赵构的一段资料
郭沫若:关于武则天的两个问题
任继愈: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周礼全:亚里士多德关于推论的逻辑理论
周叔莲:谈谈决定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问题
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肖前:辩证法就是认识论
本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国光:略论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孙冶方:“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董辅礽:经济科学必须在实践中前进
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从何处突破?
苏双碧、肖黎: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田昌五:谈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冯定:为人民掌握精神武器作贡献
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
陈先达:历史不是苏兹达尔城的蹩脚画
邢贲思:继承马克思哲学遗产 发挥哲学的指导作用
刘志琴: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初步设想
于光远:建立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
厉以宁:改革的整体性和经济研究的新课题
何兹全:我们需要包括中国史的世界史
吴于廑:研究世界历史要重视横向发展
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新探
冯天瑜:中国古文化的“土壤分析”
茅海建:史学危机与史学功能
蒋一苇:横向经济联合与经济体制改革
吴敬琏:要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周一良:我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几点看法
陈鼓应:关于庄子研究的几个观点
张岱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看法
李德顺:“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
马洪:加强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赵人伟:对当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几点看法
金冲及: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革
薛暮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张岂之:关于先秦时期人文精神的几个问题
李忠杰: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龚育之:思想解放和新时期二十年
罗国杰:从“仁”到“为人民服务”
马克垚:时代呼唤第三世界史学的勃兴
启功:读《论语》献疑
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
刘家和:谈史学的创新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
张奎良: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李培林: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高尚全: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李文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张卓元: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贺来:“划界”与“越界”:哲学介入中国现实的基本方式
叶小文:促进新的文明复兴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万俊人:道德何以兴国立人?
王伟光: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