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史记》导读何梅琴 主编本书为高等院校《史记》研究的入门图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史记导论”,全面评介《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者,全书内容、体制,揭示《史记》产生的背景、“史记”的价值、《史记》的流传与影响,高度概括历代以来的《史记》研究,特别是当代的《史记》研究,《史记》产生的民族凝聚力与爱国主义思想源泉,是中国人人必读的一部国学根柢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上编可以说是对《史记》全书的一个导读,独立成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又深入浅出的学术论著,既可以供作教材,也可以供《史记》爱好者阅读。下编为精选的《史记》名篇,五体皆备是一亮点,是课堂叙学的一个选本,有别于社会流传的《史记》选本,只有纪传选读,充分展示《史记》特点。
-
明代卫所选簿校注孟凡松 编著《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共分折件、档册、书册等三编,其第二编档册类,主要收录武职选簿。武职选簿不仅为研究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也是研究明史其他诸多重要领域的基本史料之一。本书“广西卷”收录选簿包括《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58册所收广西都司桂林右卫、柳州卫、南丹卫选簿,“四川卷”收录选簿包括《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57册所收四川都司成都左护卫及大渡河、威州、叠溪、灌县、青川、保宁、雅州、广安守御所,第58册所收四川行都司宁番卫、越嶲卫选簿。对所收录武职选簿全篇抄录的同时,进行了研究性校注,对所见明历朝实录、《明史》、其他史著或地方志的记载与各选簿贴黄、选条的记载相互补充,以供学者使用、研究。本书为研究明代,特别是广西、四川地区军户、武职官员世袭制度,移民史,政治、军事史,少数民族史及家族史等领域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武职选簿整理出版物的不足。
-
钱仪吉日记书札辑存钱仪吉本书整理钱仪吉现存的日记残稿、书信以及部分手札。残存的《衎石斋日记》保存在《衎石斋随笔》一书中,记录了七个年份的日记,正是钱仪吉在京师为宦时期。《衎石先生致弟书 存稿》《衎石家书》多是钱仪吉致其堂弟钱泰吉或家人的书信,内容包括家事、治学,部分涉及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苏源生书》,是道光十六年至道光二十九年,钱仪吉执教开封 大梁书院后,与其弟子苏源生的书信,内容多涉及治学。《手札拾零》,系钱仪吉与友人杨以增、张澍等的手札。外二种其一《寄定庐》,为钱仪吉夫人陈尔士致钱仪吉的家书。其二 《与衎石兄述家世文字书》,为钱泰吉于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三十年的书信,多涉及整理家族文献事宜。
-
名义考笺证[明]周祈《名义考》共十二卷,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该著以笔记形式解释经史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名义,全书共释534条。多数条释不止一词一事,算上一条多释,则全书实际解释975事。
-
陶存煦日记陶存煦陶存煦日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记录了无锡国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一些基本史实,尤其是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国专课堂上师生授受、外 请学者的讲演讲座以及老师对学生训育教导等方面的情形。第二,是叙述陶存煦于课余读书自修的活动,记录对所读之书内容的提要概述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一方面的内容占据了本 书最大的篇幅,从中可见作者作为一个专研国学的青年学子,其阅读量之大,由读书所得的体会见解之深入,都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程度。第三,是对诸如社会地方、家族家庭等各方 面情事的记录。这部日记的整理刊行,对于无锡国专的研究,对于现代学术史、教育史的研究,都有相当的价值意义。
-
姚觐元日记姚觐元姚觐元日记,今存稿本三种:上海图书馆藏《咫瞻日识》一册、《弓斋日记》十二册,浙江图书馆藏《姚觐元日记》一册;抄本两种:上海图书馆藏《弓斋日记》两卷,上海图书馆、 常熟图书馆藏《弓斋日记钞》一卷。本次出版据姚觐元存世日记之稿本、抄本,依日记所涉年份编次整理。姚觐元在日记中翔实记载了其历官、交游情形,抄录了其获见获知之邸抄、 科考内容,亦记录了其购藏刊刻金石图书之经历,史料价值颇高。
-
荣禄年谱长编王刚荣禄(1836—1903),字仲华,号略园,别号田舍主人。 早年曾任步军统领、户部左侍郎、内务府大臣、西安将军等职,甲午战争时期派督办军务处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与闻机要。 戊戌政变后入值军机处并节制北洋各军。 庚子事变后,在西安行在中枢中,任领班军机大臣,是《辛丑条约》谈判及”清末新政”开端时期之政府首脑。 荣禄属慈禧太后亲信重臣,其女指婚于醇亲王载沣,其外孙溥仪被立为皇帝。本书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荣禄折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荣禄传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荣禄存札》及《荣禄存各处禀稿》、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荣禄函稿底本》为主干资料,同时搜罗散见于时人日记、函札、笔记、年谱及报刊上的零碎素材,编撰而成的首部荣禄年谱长编之作,累计约百余万字。 资料之取舍、编排,除反映荣禄之生平行述外,亦考虑作为史料集供学界利用。
-
老照片 第一四二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一位坚定的革命者——王林组织青岛大学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要求抗日的往事,刊登了流光旧影里的广州、专拉洋人的北平车夫等的珍贵老照片。
-
李朝实录中的北京史料杨宇,刘朝霞 主编本书是从6000余万字的《朝鲜王朝实录》中选取与北京有关的史料,以时间为序,汇编成册。主要包括14-20世纪中国和朝鲜间的使节往还,朝鲜对中国的岁贡,中国对朝鲜的赏赐训谕,朝鲜官民在北京的生活与交往,朝鲜使节回国后对国王汇报中有关北京的内容,朝鲜使节在北京居留期间的所见所闻,等等。为保证历史资料连贯性,还选取了《高丽史》恭愍王、恭让王世家中有关北京的内容。
-
文本的力量翟金明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历史研究学术文库”丛书之一。为域外汉籍研究著作,书中借助”汉文化整体研究”以及传播学、文本学等相关理论,以《史记》《汉书》在古代朝鲜半岛传播、接受评论的史实为基本资料,全面探讨了两书作为历史文本在域外语境下的”事、文、义”方面表现出来的力,指出两书在朝鲜传播过程中受经体史用、文道一体等理学史学观念影响较多,从而使史汉文本的力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同时,在此研究基础上,作者又将史汉两书在朝鲜与在日本、越南等地的传播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指出它们在政治、文化、思想、学术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全书资料梳理详实,脉络清晰,是域外汉籍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也可以为朝鲜以及东亚其他诸国近代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