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太平御览(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套装共4册)》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命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了。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此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太宗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最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決定缩印商务影宋本太平御览。他们把影宋本的两页拼做一页,每页两栏。原来要分订一百三十六册,现在匀装做四大册就成了,面字体也并不缩得太小。这样,无论在购买、收藏方面和研究、检阅方面都增加了不少便利。
-
北游录(清)谈迁撰;汪北平点校本书是“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作者谈迁是我国17世纪的爱国历史家,《北游录》是记述他1653年到1656年去北京期间的经历见闻,和他写的一些诗文。全书共九卷,内纪程、纪邮、纪泳、纪闻各二卷、纪文一卷。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爱国的历史家,为了完成他的《国榷》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订史实过程的辛劳,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明朝的亡国遗民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思想。
-
纲鉴易知录(清)吴乘权等辑;施意周点校予童年有志读史,然至老究未尝一卒读者何也?盖予性最拙,读时不能遽解,待解移时辄忘,又识字甚少,时须考登。且少以足疾废,六经、诸子无心涉猎,都邑山川不一遊覧,從有志读史,亦犹聋者之无闻,盲者之无见,故读未移篇辄生压倦。此予所以究未尝一卒读也。虽然,予既有志读史矣,而欲待博羣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窮其所见,度必不能。然则予将作如何读法而后可邪?常观世之乐於读史者,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覧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故观史务求其详,论史必归於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读史之法寜简毋详,寜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周子静专、星若,予忘年友也。弱冠工举子业,而尤邃史学。乙酉歲,摧其手辑纲目全编以示予读史之法予遂与二子复相编辑,不閒祁寒暑雨者殆六载。苦简篇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慮大羲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典故则护摭源流,详笺细释,不必腹具经笥,胸藏史镜,而燎若指掌。兴地则溯厥沿革,援古登今,不必南浮北过,西至东渐,而宛如在目。分经别渭,辨淄知渑,则圈殊星列,妍媸烂然,而游移上下之见不设也。沉奥屈曲之句,险怪奇涩之文,则点读分明,鉤墨截然,而聱牙涩呐之苦不形也。迨夫字画较毫釐,音聲辨织悉,务绝篇以袭为、谬以承谬之弊,则鲁鱼亥豕之误,杖杜伏猎之羞,殆可免矣。至若覩此而失彼,记乙而忘甲,则注不胜注,解不胜解,失注则遗,复解仍晦,乃立见前见后法,如呼醉使醒,警梦使觉,则全部神理首尾贯穿,不犹全体血脈上下流通也哉。予乃今而知读史之法,其在是乎?予因之有感矣。向有志读史而未能一卒读,及欲求一读史之法而不可得,得与二子共相编辑以迄成书,纵不能博群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穷其所见,以视予前曰之耳无闻而目无见者,大有迳庭。然后知观史之不欲,论史之不明者,非尽天资犀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二子属予镂版行之世,予曰:“是书未可遽以问世也,姑以私便检阅,自备遗忘,藏之家垫以课弟子已耳。”适予友朱子圣怀亦寄予明纪钞略一编,遂续辑而并付之梓,再阅岁工始竣。二子复谓予曰:“若得大人先生序引,则是书可行,且能及远。”予谓既无卓绝千古之识,论定百代之兴亡,复鲜著作辨论之才,品隲人事之得失,而徒沾沾於句栉字比,审音训义之末,是殆兔园学究之所为,行且不能,何望及远?颜曰“易知录”。同予之拙者几人,鲜不病予之简而笑予之陋也。康熙五十年秋七月十五日,山会吴乘權楚材题於尺木堂。
-
镜湖自撰年谱(清)段光清撰《镜湖自撰年谱(繁体竖排版)》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是清代段光清(1798——1878)对自己一生主要活动的记录。段光清自1846年至1866年在浙江各地为官,历任知县、知府、台道及至浙江按察使。故此书对鸦片战争后和太平天国时期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载。对当时政府腐败、官吏无能、社会动荡的现实均有所反映。其中对这一时期宁波各方面,如外国侵略、游兵散勇横行、官府无力,以及宁波商业和海运情况,特别是海塘工程的记载,尤为值得重视。
-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本书是“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扬州画舫录》这部书,是作者家居扬州期间,根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积三十多年的时间陆续写成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扬州的城市区划、运河沿革、工艺、商业、园林、古迹、风俗、戏曲以及文人轶事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记载;有些记载还相当详细具体。这对了解和研究我国十七、八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通过朱熹的思辨哲学及其反动的正宗性质、陆象山的唯心主义“心学”、陈亮思想及其反对思辨哲学的战斗性格、叶適的唯物主义思想及其驻哲学遗产的批判、封建社会后期道教的传统及其僧侣主、宋元之际黄震和邓牧的进步思想、元代马端临进步的史学思、王阳明的唯心主义思想、王廷相、黄绾、吕坤的反道学思想、泰州学派的思想及其阶级性与人民性、泰州学派继承者何心隐的乌托帮社会思想等几章内容介绍了《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
-
文史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学术研究工作是一个認識过程。积累资料和辨析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大量估计有资料,才能使研究工作建立在堅實的基础之上。考据就是对资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辨其精粗美恶。我们不应该夸大资料工作和考据工作的作用,但是必须充分重视它们的作用。《文史》準收辑研究我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和近代文学、哲学、语言和某些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文章。如:一、以资料和考据为主的專题研究;二、稀见资料的辑集、整理,或此类资料的调查报告;三、古籍中某些篇章箋释训诂;四、有关版本、目录、校勘、训诂的研究论文;五、读书心得;六、参考书目;七、从资料和考据角度出发的书评。
-
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原名《皇明经世文编》,五百卷,补遗四卷,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选辑,定稿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刻印成书已接近明亡时期。全书采集明代各家文集中有关议论军事、时政、边防、礼仪、赋役、刑法、农事、海运、水利、财政、科举等方面的奏疏和文章而成,对研究明史有重要价值。清朝列为禁书,乾隆时曾多次禁毁,故成为稀有的珍本,中华书局1962年曾据云间平露堂等刊本影印。原书以人为纲,按年代先后编排。书前冠有方岳贡等八篇序言、鉴定名公姓氏、凡例、姓氏爵里总目。中华书局影印本增补了“明经世文编分类目录”和“明经世文编作者姓名索引”,甚便检索。
-
尚书引义(清)王夫之 著,王孝魚 点校及其下流,剐将视臣弑君、子弑父者,亦舆戮囚禁、杀豢均也。何也,遒固无择,生均则杀均也。则将视逐教无过之子、炮烙无辜之民,亦舆薤草、伐木均也。何也。道本燕功,恩不任恩,怨不任怨也。是孔子之钓弋,罪等於商臣宋万;而帝王之彰善痒恶,会不如立观其死之牧人矣。
-
宋大诏令集本社 编编辑推荐:诏令是封建五朝发布的王言,也就是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文书文告,所以它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的一种。本书就是北宋九朝重要王言的彙编。这本书对于研究北宋史事和订正补充史书的漏误,有很大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