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皇家天下安介生 著,葛剑雄 编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王朝,它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的硝烟之中,又被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狂潮所淹没。二百七十余年的沧桑嬗变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的故事:文字狱与八股文、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海防与“海禁”、明末农民战争缘起……凡此种种,皆展示了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基于此,本书力图摆脱传统史书的束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明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现一部迥异于同类著作的明朝历史通识读本。
-
敦煌山水画史赵声良 著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内容丰富的壁画,石窟壁画中大量的佛教故事画、经变画往往都以山水景物为背景,从而留下了各时期极为丰富的山水画资料,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一千年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本书按时代顺序,分四个阶段全面阐述敦煌壁画的山水画发展的历程:1.北朝至隋朝、2.唐代前期、3.唐代后期、4.晚期(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并对各时期山水画的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照各时期画史的记载,以敦煌壁画来印证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时期画家作品,呈现各时期的山水画风,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
商都文史资料.第十辑政协商都县委员会 编本辑按讲述的内容进行分类,共设置了岁月峥嵘、史海拾贝、往事寻踪、山水风光、文艺长廊、创业精英、心香一瓣、民俗拾遗等八个栏目,收录了49篇文章。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记述和回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商都儿女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曾经发生在商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事件;改革开放之前的商都社会生活印记和商都县域内的景观名胜、民俗风情;商都籍或曾经在商都生活工作过的文艺人才、农民企业家曲折动人的经历。这些有血有肉的第一手资料,教育引导商都县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更好地涵养家国情怀,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商都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的内战[美] 胡素珊(Suzanne Pepper) 著,启蒙编译所 编译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代表作,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全面系统、客观中立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关于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作者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作者的论述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认真剖析和对政策实际实施及其影响的综合考察,从而细致客观地揭示出共产党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获得民心和政权的。 很多书都试图分析1945年到1949年间中国内战中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但是Suzanne Pepper的权威著作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全面的分析如何国民党输掉战争,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失败,是如何在腐败和无能下输掉了平民大众支持的失败。现在新版面市(中文精装珍藏版即是根据新版翻译完成),这里加入了国民党失败和共产党胜利的权威调查,揭示了新的调查结果和一些档案资料,为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现代史画上浓厚的一笔。
-
庙堂与江湖 范仲淹传 第二部滕非 著《庙堂与江湖:范仲淹传》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间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为线索,以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吕夷简、韩琦、富弼等诸多著名历史人物间的交集为视角,以《宋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为依据,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北宋真宗、仁宗两朝6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共分为两部。 本书为第二部《忧乐人生》,主要介绍范仲淹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包括南都求学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以及他早年的政治生活和进取,他终生引以为傲的三进三退、景祐党争,范仲淹在西北战场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范仲淹中后期的人生。他在担任副宰相之后厉行改革,以及改革失败之后的晚年生活。其中有庆历新政兴起、失败的原因分析。此外,还介绍了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影响和改变一个家族的人格魅力。
-
消逝的海外华邦李欣祥 著华人下南洋,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地区进行移民和生活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18—19世纪在今天印尼的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部的华人社群更是开创了华人海外社会的新阶段。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多个政权实体,包括兰芳公司、大港公司、三道沟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功能,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独立的政权,国内外也有一些研究者称之为国家。这些政权建立之后,不断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和侵蚀,最终被荷兰人逐个击破灭亡。 这些华人政权虽然已经在历史中消逝,但对于中国历史的价值却非常重要。梁启超将兰芳公司的创始人罗芳伯与美国国父华盛顿并称为当时的伟人,这些华人政权是中华文化非常珍贵的旁支和拓展,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本书作者广泛吸收、综合了中外研究者的文献和成果,并且亲身到中国广东、印尼等地,对这些华人的故乡以及海外政权的遗存进行了实地考察,是对这一主题进行的迄今为止非常详实、全面、系统的研究。
-
为什么是东周任志刚 著冯友兰说: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 东周时代,涌现出诸子百家争鸣的人文奇观,诸多令人心仪的故事和传说流传至今,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璀璨耀眼的部分,那些被称为“子”的思想家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正是这个波澜壮阔、大气磅礴、英雄辈出的时代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为中华文明贡献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内核。其后两千年中国社会发生的人和事,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 本书不是考古研究,而是东周时期的系列故事趣读,分春秋篇、吴越春秋篇、战国篇,书中附有拉页,将五百年浩瀚东周无数古圣先贤、英雄豪杰和普罗大众倾情演绎的故事,精彩纷呈的细节、瞬间,层出叠见的定型的文化符号呈现给大家,运用通俗的语言、简单的脉络、有趣的插图帮助读者理清东周这段错综复杂的人文大杂烩,用心体会先贤的言行,找到千年不变的“道”与“理”,探寻中国人的文化源头,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的高维智慧,更快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
史记精编本张大可 著本书是纪传体史书《史记》的精编白话本。《史记》是中华文明的根柢,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体量宏大,客观地说,今天年轻人去读《史记》,总是很难耐心地读下去。本书则精选《史记》ZUI经典的篇章,以白话文重新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精妙之处,可谓给当代史学爱好者的一份美好礼物。本书选篇以国学大师梁启超指定的十大名篇为准,涵盖《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这些篇目都是传诵不朽的经典,记载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本书依照梁启超先生的提示,对《史记》的“十大名篇”进行解读、翻译和赏析。读懂读透了这些篇目,也就掌握了《史记》这部巨著的精华。
-
大唐变局高成 著在各类作品中,唐高宗的形象并不突出,可当我们仔细研读历史,拨开岁月留下的层层迷雾,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李治。本书追随历史的脚步,细数大唐变局的关键人物唐高宗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政治生涯、历史功绩,以及他和武则天之间的恩恩怨怨,力求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李治和他统治下的大唐宫廷及社会状况。
-
大清内务府袁灿兴 著本书就清代内务府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曾发生的故事,以通俗笔调加以展开,展示一个人人熟悉,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机构。 内务府在清代,职能重要,它是皇帝的御用机构,为皇帝服务,从皇帝的吃穿住行到私人小金库,都由内务府掌管。 内务府权势之大,只有皇帝信任的大臣才能执掌内务府。内务府机构庞大,涉及到江南织造局、敬事房(太监)、盛京内务府、御茶膳房等诸多机构,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钱财。在内务府的历史上,演绎了诸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