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唐宋历史评论包伟民,刘后滨《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策划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图书。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八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宋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定位,要求唐宋历史的研究突破原先单一的唐史研究、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唐宋史观”的新思路,树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观察、理解中古史上的唐宋之变。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唐宋历史评论》的出版,正是这种唐宋史研究新思路的践行与推动。《唐宋历史评论》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发表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以及以专题述评以及书评为主的唐宋史研究学术史的梳理。文章形式为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
-
新旧之间孙燕京 主编 闫长丽 著清末新政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领域,随着相关研究的日趋深入,满蒙权贵在清末新政与时代变局中的作用及价值得到重新审视。本书以端方在清末变局中的改革举措为考察对象,是对既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作者将端方置于清末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审视,以其生平为经,思想为纬,力求从政治变革、实业创新、教育革新等方面考察其在清末变局中的作用,努力呈现清末政局的变与不变、新与旧、革新与传统,展现满蒙权贵应对清末变局的政治策略,丰富和充实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
元代福建史徐晓望元朝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转折时代,宋代的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而福建省是当时国内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但是,元朝的统治开始后,纸币的全面流行和贬值,导致元代福建金银及铜钱的大量外流,民众的富裕程度下降。在政治上,元朝对福建统治错误多次发生,导致福建地区战乱较多,福建经济遭到极大的消耗,文化中心开始转移到江浙地区。尽管如此,元代福建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一定的水准,在儒学研究方面仍然是一流水平。对外贸易发达,泉州成为东亚闻名世界的大港,为明代福建的发展奠定基础。
-
明成祖史论毛佩琦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有作为的帝王之一,被后人称作“永乐大帝”的他五出漠北,收复安南,迁都北京,推进文官制度,削弱诸藩势力,强化中央集权,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一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也奠定了明清两朝的中国疆域版图和基本政治格局。同时,明成祖也是明朝历具争议性的帝王,围绕对他的评价,相关争议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明史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毛佩琦在本书中将围绕明成祖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决策考察明成祖在内政、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施政理念、方针、策略及具体作为,考辨史书记载,拨开历史上围绕明成祖的层层谜团,由此对明成祖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揭示这个著名帝王复杂的历史面向。
-
明清史评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编,巫能昌 执行主编《明清史评论(第六辑)》共收录文章12篇,包括专论6篇、札记1篇、综述1篇、书评2篇。主要围绕明清时期民众信仰、道教文化、儒家学术、地域社会等,既聚焦于热点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开拓,所收录的华琛、劳格文、高万桑三位国外学者的论文译稿,充分展现了国外研究明清时期宗教信仰的前沿水平。
-
先秦史张荫麟《先秦史》讲述了从夏商时期到战国末期的历史大事件和思想文化变迁。张荫麟先生依据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对先秦史实做了客观的取舍,将自己的思想熔炼其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出来,充分展现了其高妙才情。全书章节安排得当,语言活泼,通俗易懂,是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史学佳作。
-
甲午战争与台湾百年命运张仕荣从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台到1945年台湾光复,再到当今来之不易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局面,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台湾问题必须放在中华民族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史诗般的壮丽征程中,才能深度解读大陆和台湾同胞百年来的郁郁悲歌,并憧憬两岸携手迎接民族复兴的煌煌前景。本书主要从历史角度来阐述台湾百年风云,讲述两岸关系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进而展望国家统一的美好前景。
-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文集,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侧重介绍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收录相关专业的新近研究成果,涵盖中国文学、文献、历史、考古、艺术、中西交流等多个领域。编辑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委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家高校和学术机构,主编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刘玉才教授,作者多为国内外一线学者。《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六期)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纪念周绍明教授专栏、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专题,反映了中国文学、文献、历史等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
-
古史考存刘节本书收集刘节先生1949年以前发表过的论文20篇,为其主要考证文章之结集,其中有对中古史、古籍和古器物的考释文章,也有对古代语文及诸子思想的比较研究,包括《洪范疏证》《好大王碑考释》《汉熹平石经周易残字跋》《周南召南考》等,其中《洪范疏证》成功地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广引先秦典籍及青铜器铭文考辨分析,举出篇中“皇”字之训义、韵语的协韵规则等项确证,论证其撰成必在战国时期,此说后来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刘节先生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征引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考古学等门类的典籍,翔实论述且又见解独到。
-
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本书是汉学大师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的通论性著作,涵盖了从中国上古一直到晚清的时段,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他把中国史划分为上古、中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介绍了每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并阐明其特点,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非常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