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历史课傅斯年、张荫麟、陈寅恪 等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书中收录了傅斯年、张荫麟、范文澜、陈寅恪、王桐龄、孟森六位先生的经典讲义及著作,从上古商周到秦汉一统,从六朝更迭到隋唐治世,从宋元变迁到明清鼎盛,按历史顺序分为六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多个维度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通过历史研究来展现大师们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以及各位大师学者以通识教育为本、培养博雅之士的教育观点,对当今的中国教育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
红军长征记董必武,陆定一,舒同 等著《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名初为《二万五千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直到1942年,才由总政治部更名《红军长征记》后,作内部参考印制发行,现已难见其踪。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由朱德亲笔签名赠给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军长征记》孤本并引起各方关注。《红军长征记》是极为珍贵的一本书,也是我党我军历*早、真实、*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 长征改变了*,*改变了红军和整个中国。1936年春,上海《字林西报》撰文谈到长征时说:红军经过了半个中国的远征,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然而只有这部书被写出后,它才有价值。这家有帝国主义背景的媒体在破例惊呼红军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恶笑红军的“粗陋无文”。所以红一方面军刚到陕北,*就指示杨尚昆在政治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亲自起草征稿信,号召参加长征的师团以上干部把“战斗经历、民情风俗、奇闻轶事……择其精彩有趣的片断”写出来。《红军长征记》既证明了*的政治品格来源于文化母体,也证明了红军是一支能文能武的军队。长征史无前例,在军事史学上将永载史册,而从文艺创作来讲,《红军长征记》则是中国红色革命次文艺思想大解放的产物,也是人性思想大解放的产物。本书文体朴实无华,语言鲜活异常。全书作品洗练、简洁,没有浮泛之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塑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的性格。《红军长征记》能重见天日,其文化史学价值、军事史学价值、历史文献价值和文艺史学价值将会得到关注和讨论。 在一本书的生命里,重要的一刻,莫过于当它抵达读者手中时受到的待遇。愿此书能像此前出版的《前西行漫记》、《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和《北行漫记》等优秀图书一样,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
改造战犯纪实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续编路丽明 编本书是《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的续编,刊布相关文献80余种,全60册,内容包括《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刍议》等重要著述,中国医药学会、中华医学院出版的指南类图书,民国时期防疫类的报告、普及读物,北平、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卫生工作报告。在医学教育方面,包括高级护士助産职业学校、福建省立医学院、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科病理学研究所、国立上海医学院、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国立江苏医学院、私立湘雅医学院等学校的章程、招生简章、概况、纪念刊。此外,还收录了《中华医学白话报》《医药卫生通俗报》《卫生报》《新医与社会汇刊》《医学衷中参西録》《医学周刊集》《医药评论》《上海市医师公会年鉴》《医事公论》《中华药学杂志》《中国医药研究月报》《卫生通讯》等重要医学期刊、年鉴十余种。
-
蒋廷黻回忆录蒋廷黻 著蒋廷黻(1895—1965),早年留美,归国后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教学,与胡适、傅斯年、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介绍西洋新思想,评论中国时政与积弊。后来从政,出任外交官及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等职,是学者从政中有成就的一位。 《蒋廷黻回忆录》,记家世、童年、求学、留美,南开及清华大学任教,赴莫斯科考察,任驻苏大使等,娓娓道来,亲切可读,无— 不与中国近代史有关。
-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薛鳳旋 编本书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作者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巿和城巿化的动力等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巿观与城巿演化的特点上,本书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乃至从城巿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书特色:◆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专著。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巿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巿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巿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以本书发布会为该所开幕典礼压轴内容。
-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著《近代中国史纲》以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交通情况起,简述数千年来局势之推移,归结于世变前的中西情势,从而缕述近百年间中国之所经所历,其内外力量交互震荡,推演变化之迹。全书十九章,共六十余万言,分上下册刊行,为研究中国近代史者所。上册凡十一章,包括世变前的中国与西方、西力冲击、内部动乱、忧患中的自强运动、甲午惨败与中国分割、改制维新与排外、满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以迄辛亥革命止。下册由第十二章至十九章,包括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恣睢、再革命、两种内战、安内攘外、八年抗日战争、及中国大陆政权的改变。著者郭廷以先生,曾任中央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出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后十余年,贡献极大。他于一九六九年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以四年时间完成本书初稿,复修订年余,于一九*年九月逝世前犹增补多处,备尽心力,弥足钦敬。廷以先生,桃李满门,著作等身,其要者有《近代中国史》、《郭嵩焘先生年谱》、《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季)》及《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民国)》等。
-
中华上下五千年墨人 主编历史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奔腾不息,滚滚向前,永不干涸。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文明几盛几衰,风雨兼程,历经了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中华民族作为五千年流光中不灭的传承,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的。五千年悠悠岁月,我们的祖先已成为转瞬而逝的过客,风化为历史的尘埃。但是,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创造的灿烂文明,却承载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永远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曾指出:研究历史就是为了对人类目前的活动看得更清楚。他说:“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而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睿智。”由此可见,历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学习历史,了解昨天,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汲取人生启迪。鉴于此,我们精心选编了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历史人物为主线,以他们左右朝政、参与变革、指挥战争的某些片断而编纂的。我们在注重描述历史人物的同时,力求通过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示出圣人先哲的思想理论、华夏王朝的兴衰更替和金戈铁马的雄浑豪迈,进而展示出他们个人的文治武功、计谋韬略和荣辱功过。使后人能够从中悟出王朝更迭的原因、战争胜负的因素和兴国富民的道路。这套丛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摈弃了那种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语言形式和呆板平直、缺少生气的叙述方式,力求语言通俗优美,情节生动有趣,把知识性和通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历史像散文一样唯美,像故事一样动人。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
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杨允中 主编暂缺简介...
-
阎崇年文集阎崇年《阎崇年文集》是阎崇年先生六十年治学成果的集中呈现,内容涵盖清史、满学、北京史等领域。包括专著《森林帝国》《清朝开国史》《努尔哈赤传》等,论文《清史论文集》《满学论文集》《燕史论文集》《袁崇焕研究集》等,北京史《古都北京》《北京文化史》等,大众史学《正说清朝十二帝》《大故宫》《演讲集》《序跋集》等,共二十六卷,一千余万字。其著述之丰、成果之硕,为史学之鲜例。书文收入本文集时作者均做了修订和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