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从历史世界到思想世界赵金刚本书以“从历史世界到思想世界”为题,关切价值原则、伦理原则在现实世界的展现,以及价值原则本身的发展。在思想的实际发生脉络中,“原理”与“历史”始终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原理参与到对世界的塑造过程当中,并在世界的变化中,原理也实现了自我发展。同时,思想自身具有发展动力,这一动力内在于思想自身的张力。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同样兼具原理与历史两个向度,如何在新的历史世界中,使思想获得活力,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是本书的核心关切。
-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李学勤,董喆,刘国忠 著《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是李学勤先生所开设的最后一门公开课内容,从2008年9月起开始讲授,至2011年6月结束,共历时三年。本书就是在先生讲课录音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本书涵盖了当时所见商末西周间的绝大多数重要器物,这是李学勤先生金文研究的集中体现,亦可视为探寻先生治学特点的良机。本书为金文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提供了金文研究所需的诸多背景知识;同时,先生在讲授某件铜器时,先介绍该铜器的背景知识,如出土情况、流传著录情况以及出土地的相关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和铭文的内容相印证;最后,讲义就目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进一步讨论余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
地方视野中的认同困境与行为抉择李世众本书考察的认同不是“岁月静好”的日常生活中的认同,而是在非常环境中的群体认同。本书锁定的历史空间为清代的浙江省温州府,群体包含有:明清易代之际的忠烈、遗民和新朝的合作者,嘉道时期社会危机显现时的士绅群体,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监生集团,社会危机深化中的光绪朝地方官,强势的西方文化进逼下的士绅群体,以及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草根读书人群体。本项研究旨在揭示清代温州深陷认同困境或认同危机的群体之生存状态,以及认同危机如何导向群体的行为选择。在研究中尽量兼顾了群体认同的长时段结构因素和认同被激活的短时段情境因素,也注意意义系统、社会组织和实际利益对各种认同的支撑。
-
新视角读五代史宋玉山《新视角读五代史》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在研读《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基础上,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五代十国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大众人群,特别是中学生。
-
新视角读清史宋玉山《新视角读清史》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依据《清史稿》和《清实录》的记载,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清朝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大众人群,特别是中学生。
-
新视角读宋史宋玉山《新视角读宋史》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在研读《宋史》的基础上,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宋朝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大众人群,特别是中学生。
-
新视角读唐史宋玉山新视角读唐史》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在研读《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基础上,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唐朝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大众人群,特别是中学生。
-
新视角读元史宋玉山《新视角读元史》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依据《元史》《新元史》的记载,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元朝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大众人群,特别是中学生。
-
陆心源友朋书札黄曙辉本项目拟从上海图书馆的独家珍藏中,选取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往来信札,整理汇编,按原貌影印,并编制相应的细目索引,再请有关专家撰写研究、导读文字,使这些长期深藏未刊、不易获读的珍稀史料,成为历史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难得资料,从而为推进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奠定系统坚实的史料基础,提供全新丰富的视角选择。本书收录陆心源尺牍300余通,涉及近代重要人物60余人。陆心源(1838—1894),字刚甫、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
坠落的王冠(英)西奥·阿伦森(Theo Aronson)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君主仍然享受着最后的繁荣,虽然“君权神授”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宪政似乎还没有真正威胁到君主的权威,他们仍然是各自国家生活中闪闪发光的核心。欧洲依靠王室联姻保持着脆弱的和平,一切似乎都将持续下去。但当萨拉热窝的枪声响起,美梦破灭,德皇、沙皇、英王……12位君主都被命运裹挟,带着自己的国家投入绝望的战争之中,亲属反目、兄弟阋墙,当硝烟散去,王冠坠落、王朝落幕,欧洲的面貌早已不同。本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年写起,选取彼时仍为欧陆主流的君主制度为切入点,一方面全景介绍了欧洲主要君主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回顾了一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二者结合思考,解释了君主制与一战爆发之间的关系,以及战争如何将君主制送入坟墓,又为欧洲带来了怎样的新秩序。作者试图解答,为什么皇帝和国王们会甘愿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赌上各自的命运投入战争?一战为什么会将看似牢不可摧的君主制连根拔起?君主们应该为一战负责吗?失去王位的君主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