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读史的侧翼伍立杨 著《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作者以厚重别致之笔墨叙写读史心得,聚焦人生的真谛,打捞历史的碎片,并以独到的打侧翼的方法来落实追寻的过程。他对史事的参证,角度新颖,讲究幅度与层次,以期更深度地把握历史真相,体现一种枝繁叶茂的宏观、微观随机融汇的史观。他敏感地去发现,或者一叶知秋,即小见大;或者运筹帷幄,纵观全貌。时而长风振林,时而微雨湿花。初读之下,读者或许会被《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的精彩掌故,古雅文字所吸引,书中充满令人兴味盎然的野史逸闻。伍立杨旁涉中外古今,随意点染,显示了令人赞叹的博学,而他平易古朴的文字也隐约透露出一位“古文家”的家底,在这个时代能见到这样醇厚的文字,颇让人惊异。但是,如果你慢慢读下去,就会收起这份闲适的欣赏态度,不禁肃衣敛容,随着他的文字心潮涌动,不由时而血脉贲张,时而扼腕感叹。小掌故背后有着大历史!在阅读中,我们会不由生出深深敬意,对历史,更对于一个个在文字中站立起来的人物,他们既有传统的担当,又具有真正的现代精神,二者的融合造就了民族的脊梁。
-
谁杀死了秦帝国潇水 著一杯茶,一本书,一个慵懒的下午,一个帝国的命运……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吗?陈胜是一个好领导吗?刘邦是一个地痞吗?项羽是一个绅士吗?李斯是一个小人吗?焚书坑儒被历史误解了吗?沙丘之谋究竟发生了什么?巨鹿之战项羽靠什么以弱胜强?……本书将带着您,穿越2200多年的时空,和那段尘封已久的隐秘历史扶手遥望。战国末年,秦始皇吞并诸侯,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大修长城,不出几年,即在巡游途中暴毙而薨;权臣赵高诈受始皇遗诏,拥胡亥为秦二世,指鹿为马,一手遮天;陈胜、吴广不堪秦之暴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秦之“比干”李斯被赵高诬以谋反,腰斩咸阳;西楚霸王项羽麋战巨鹿,大破秦军,后汇合刘邦,一举推翻秦王朝。大秦十五年,每一年都惊心动魄、风起云涌!本书将和您一起,透过作者潇水笔下随性散淡的文字,穿越2200多年的时空,和那段尘封已久的隐秘历史扶手遥望。
-
锦衣卫秘事夜行独侠九州网原创小说第一文锦衣卫秘事,刀客夜行独侠最抢眼的历史小说揭秘锦衣卫——明王朝最黑暗的特务组织残酷内幕再现大历史——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之官场潜规则锦衣卫这个光鲜的名字,背后的含义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特务制度。特务制度作为君主控制群臣、维护皇权的手段,历代都有,但都是暗中为之,不敢招摇过市,为何在明朝却将其公开化、制度化、并且组建了相应的政府机构?组成锦衣卫的武功高手,是否都是形象俊美、身着锦衣、冷酷无情的帅哥?这些人从何而来?他们的归宿又是怎样?锦衣卫从创立之初,曾经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保持了明初一百年的吏治清廉,但是如何异化成为了一种打击贤良、淘汰忠臣的缺席?最终掏空了明朝的,摧毁了明朝的向心力。在最后的时刻,空空朝堂,只剩崇祯一人,孑然而立……明初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逐步杀戮开国功臣,最终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君主的权力空间强大。在这场云波诡谲的政治斗争中,锦衣卫演绎着古代版的《无间道》。日后,宦官在政治生活中,成了主角。锦衣卫由皇帝的私兵,变成了这些太监的私兵。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罪恶事情,在这一段时间发生了。这极其惨重的代价,令愚忠者们警醒,明末知识分子开始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政治思想,这也可算是历史对特务组织锦衣卫血腥杀戮的一点儿补偿。
-
晚明七十年十年砍柴 著制度与人性之间的生死博弈 解析大明王朝衰亡的历史真相《闲看水浒》作者十年砍柴 像吴思那样去探究历史晚明君臣的精神气质和行为举止,今人看来也许十分阴郁古怪,让人疑惑不解。专权程度远迈前代的皇帝,有权打文官的屁股甚至杀死他们,可面对效能递减的暴力,要么是选择躲进深宫要么是滥用重刑,险些而外别无他法;文官集团内意气激荡,有不畏死的官员在皇帝面前保持心理上的道德优势,将逆龙鳞视为英勇壮举让皇帝无可奈何,也有怕死贪财的官员则忽悠皇上中饱私囊。彼此合作了两千年的东家和伙计,即皇帝和文官们,竟然不知道再如何相处下去。在争吵、赌气中,庄稼地荒了,盗贼进院了。最终,土地和宅子不得不归了别人。明王朝的政治构架在技术层面设计十分精密,几乎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可从张居正的中兴,到崇祯帝殉国,仅仅七十一年。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看起来控制严密的庞大帝国?十年砍柴用精炼活泼的语言讲述帝国覆亡的全过程,再用深邃独到的思考分析帝国覆亡的历史因缘。这是一篇当代语境下的《过秦论》。中国传统政治史上最重要的两种角色:皇帝和士大夫,在明朝留给接班人的印象极其深刻且困惑。时至晚明,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阴有脚阳春则怪异的精神气质,预示了帝国的覆亡。明亡不足惜,可叹的是,它彻底阻坏了中国士人阶层的入世想象。晚明尚不乏逆龙鳞的直臣,而清廷满朝大臣,却尽是奴才了。
-
宋朝那些事儿周膺金戈铁马,宋祖英豪,连同汴京城里的梦华喧嚣,如流水落花,静默而逝,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同小轩窗下妩媚梳妆的柔美容颜,抵不住铁骑扬起的杀气与征尘;多少豪杰,肝胆昆仑,醉里挑灯看剑,惊破敌胆,却敌不过奴颜媚骨,徒呼奈何。等到繁花落尽,红衰翠减,故乡已渺邈难寻,可悲,可叹,都是人间留不住。从来没有一个王朝,如宋朝一样,宛若蜕变中的蝴蝶,在挣扎中绽放绚烂的羽翼,在迷梦中失去故国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将它的精致与脆弱暴露在夷族的铁蹄之下。在你为它的半壁残垣惆怅哀叹的时候,也不禁臣服于它臻于极致的妩媚与嫣然。终究,壮怀激烈的岳飞未能踏破贺兰山缺,终究,文天祥的一片丹心只能残留史册,终究,烟波缥缈的西湖没能感动悍金的铁骑,三百年的江山蝴蝶梦在破碎山河中化为尘土。历史从来不缺精彩的篇章,然而不管历史是如何的惊涛拍案、乱石穿空,本书作者始终保持着观望者的冷静与超然,或以缜密严谨、不动声色的笔触梳理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或以淡然难觅踪迹的忧郁铺写画金刺绣满罗衣的成年景象和盛不下许多欢乐的柔美西湖,它们与杯酒释兵权的大气雍容、熙宁变法的锐意昂然、中兴四将的慷慨悲歌、易安居士的凄凄惨惨戚戚连缀在一起,成就了三百年大宋帝国的沧海桑田。
-
兵火樊建川 编著作品再现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进行的大规模领土侵略、文化侵略、烧杀抢掠和资源掠夺……本书图文并茂,力争退却偏激的感情色彩,理性挖掘从1931年到1945年14年间,日本轻而易举对中国900多座城市功城掠地的内因与外因。书中使用的图片均为作者个人藏品照片,有些购于境外。选材角度新鲜,独特,说服力强,是日本侵华史的有力物证和对“公共记忆”的丰富和补充。注:本书为全日文版。
-
捻军·第1部史清禄 著捻军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太平天国几乎同时的中国北方大规模农民起义,其规模声势略逊于太平天国,但活动的范围和影响、经历的时间却很大很久。《捻军》是一部全景式反映这场农民起义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家以大量史料为依据,精心构思情节,打造人物形象,对捻军的兴起、发展、全盛到最后衰亡作了深刻的文学性记录。本书是《捻军》的第…部,主要讲述捻军兴起的过程,以清朝咸丰年间为背景,反映安徽淮北的毫州、蒙城、寿州等地的农民,因大歉年缺吃食,在张乐行的带领和太平军北伐部队的影响下,组织捻军武装、“吃大户”挖取富户浮财,打击牛老会、联庄会团练等地主武装,聚五大旗与清朝军队作战的故事。小说充满当地乡土气息,情节脍炙人口,富有可读性。
-
龙墩上的悖论王充闾人,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而封建帝王,作为历史活动中的特殊人群,由于他们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予取予夺的政治威权,特别是血火交迸、激烈争夺的严酷环境——那个“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的龙墩宝座,往往造成灵魂扭曲、性格变态、心理畸形,时刻面临着祸福无常、命途多舛的悲惨结局。这就更会引起人们的加倍关注。本书作者讲述了千百年来的帝王之事,揭示了历史的种种悖论:秦始皇欲以有涯的生命追求无涯的欲望,却不得不无时无刻向着有限回归;汉高祖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他的成功却揭示了功业与道德的背反;抚顺是大清朝开创三百年基业的肇源之邦,末代皇帝溥仪最终却以囚徒身分出现在当日的龙兴故地,这也真是历史的吊诡……书稿内容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历史老人同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算;北筑长城万里,抵御强胡入侵,不料中原大地上两个耕夫揭竿而起;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亡秦者却是不读书的刘、项。一切都事与愿违,大谬而不然。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宋徽宗和李后主本来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却偏偏被拥上“九五之尊”,结果,受到无情的命运的作弄,从荣耀的巅峰跌进灾难的谷底。历史不容假设,但也曾偶发奇想:如果这两个人能够从其所欲,专心致志于所擅长的专业,那又会怎样呢?“三百年风水轮流转”。同样是在抚顺这个地方,开始是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艰难缔造,创业开基,军威赫赫,战胜攻取;随之,他的继承者挥麾出关,中原跃马,实现中华一统;尔后,巡幸龙兴故地,祭祀先祖,耀武扬威;最终,末代皇帝溥仪傀儡登场,卖国求荣,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以囚徒身分回到祖上肇基之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审判和改造。正好应了《左传》中那句十分警策的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他们是历史活动中的特殊人群,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予取予夺的政治威权,而他们的命运,揭示了一系列不易把握、没有逻辑、充满玄机与隐秘的东西,即所谓历史的吊诡,人生的悖论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罗文兴 主编揭开误读的面纱 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南京浩劫(美)张纯如 著,杨夏鸣 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书中讲述屠杀发生时“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中国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并在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作者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中关于大屠杀历史部分时,“将所有的回忆拼凑在一起,鉴别每一个人描述的真伪,通过这一进程,在主观和自私的认知迷雾中,去伪存真,对所发生之事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本书并非单纯地对屠杀暴行进行罗列,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旨在“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