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编辑推荐: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的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馆由赵而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某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开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历时十四年。
-
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编;万斯年,陈梦家补订准确简明的历史年表,不但是从事研究教学历史、地理、考古和其它学科的必要工具书,也是文物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文化馆工作者、编辑工作者等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书。万国鼎先生从前编印的“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是一本简明易用的小册子。原编的“公元甲子检查表”也已作了必要的补充与修正,加入了南诏、大理、渤海、东丹等的年号。这个年表供大体上对照查检之用。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共3)》是索检明、清两朝人物史料的一种工具书,内容包括两朝考中的进士51624人。用两朝的进士题名碑录,加以校订补充后,按照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藉此可以迅速地索得两朝进士的考中年份、名次和他们的籍贯。其考中年份,可以确定他们开始参与当时上届社会活动的主要年份;据其籍贯,可以向相应的地方志等资料追索传记。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史工作者,是一部有用的工具书。
-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 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套装全八册)》主要内容包括:伊辇将军萨迎阿参赞大臣奕山奏祇可许添伊犁塔尔巴哈台与俄人贸易喀什、噶尔则多窒碍折、详报伊挈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贸易情形列表上折附件、上谕据[二]已萨迎阿等折着理藩院议奏、四月乙丑[初三日,公元五月十四日]、理藩院奏议覆增添与俄人贸易处所请照萨迎阿等原奏与该国妥商办理折等。
-
隋唐嘉话 朝野佥载(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隋唐嘉话的。本书卷上宇文士及割肉一条和卷中苏澄处方一条,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都引刘餗传记。又如卷中傅奕破佛齿一条,类说本嘉话、传记并见,广记一九七则引作国史共纂。卷下徐陵马魏公藏拙一条,类说五四作嘉话,御览五九九引作国朝传记、类说六、绀珠集十也作传记,说郛六七则作国史共纂。类此互见重出的情况,不胜枚举,详见本书校记。<
-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开编常默識,闭户有余师。大莭艰危见,真心萝寐知。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犀。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公元三五一二○九年)自题其读书室老学庵的一首诗(见剑南诗稿卷五十)。老学庵的命名,大约在淳熙之末(一一九○年),陆游退居故乡山陰(今浙江绍兴镜湖以后]。庵在镜湖边上,只有茅屋两间,但背绕青山,面临碧水[二],对诗人来说,倒也是个读书写作的好地方。陆游又自叙其老学庵命名之义,说是“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燭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十三老学庵诗自注)。他的老学庵笔记当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可能有些条目写於在这之前,但最终的完成,应在镜湖边上闭门读书之时,否则不会以老学庵作为书名的。陆游的幼子陆子遹说:“老学庵笔记,先太史淳熙、绍熙间所著也[三]。”这话大抵是可靠的。陆游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见识广博的学者。会稽续志说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昧;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聲名振耀当世”。在陆游众多的著作中,老学庵笔记所佔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内容豊富,颇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关抗金活动的记载较多,如卷一记宋高宗赵构“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去,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卷二记殿前司军人施全刺杀秦桧,又记民间画家赵广宁愿被斩断右手拇指,也不愿为金军绘画遭擄掠的宋朝妇女,又记在金人佔领区内,有一个在原宋都开封卖炒栗子出名的平民李和,他的儿子冒着危险向南宋派往金廷的使臣挥泪进献炒栗子等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抗金情绪,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围中投降派的强烈愤恨。对於秦桧的揭露,如卷一记秦桧“杀岳飞於临安获中,都人皆涕泣”,又一条记秦桧“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卷三记秦桧的“十客”,卷二记宋汴讽刺秦桧所为是“去不得的勋业”,卷八记秦桧专權忮刻,卷二、卷三、卷五分别记载秦桧的儿子秦熺及孙女的仗势欺人,强横霸道等等。对於农民起义,如卷三记童贯镇尘方臘起义时买卖官爵,卷九记王小皤(波)、李顺起义的经过,有助於对农民起义的开究。笔记中还有大量的篇幅,记有关当时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種逸闻趣事,则有助於对文化史的研究。另外,陆游的山会诗话没有传下来,笔记中还保存一些有关诗论的材料,可以见出他的一些作诗主张。对於老学庵笔记,前人有过不少好的评价,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说陆游“生识前辈,年及耄期,所记所闻,殊可观也。四库总目提要说笔记“轶闻舊典,往往足备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说它“雜述掌故,间考舊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这些话,並不过分。总之,内容豊富,態度严肃,资料性强,是这本笔记的特点。在宋人的笔记之中,它可列入佼佼者的行列。<
-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犖著暂缺简介...
-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暂缺简介...
-
履园丛话(清)钱泳撰;张伟点校我国古代笔记之作,肇始六朝,经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断发展,到清代逢到全盛时期。清代笔记的肉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举凡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文物典籍、金石书画、诗文词章、人物轶事、社会异闻,以至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有所记载。可以说,清代的笔记种数之多,涉及方面之广,都超过了前代。钱泳的履园丛话,就是清人笔记中较有参考价值的一种。履园丛话共二十四卷,基本上一门为一卷,计有旧闻、阅古、考索、水学、景贤、耆旧、臆论、谭诗、碑帖、收藏、书画、艺能、科第、祥异、鬼神、精怪、报应、古迹、陵墓、园林、笑柄、梦幻,殿以杂记两卷。单从门类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书正体现了笔记广和杂的特点。书中所记,多为作者所亲身经历,叙事具体翔实,即使得诸传闻,也必指出其来源。由于本书门类繁多,且门颊之间,各不相属,若系统概括它的内容,比较困难,这裹只能就其各门的大致内容、史料价值简单作些说明。旧闻一门,多记明末清初轶事,属于稗乘野史之类,可供治史者摭拾。其中有些条目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史料。如“田价”“米价”、“银债”诸条,记裁了明末至清道光年间田、米、白银价格的变化以及银、钱兑换的比例。如:“康熙十六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竟长至二十四文。次年大水,四十八年复大水,米债虽较前稍落,而每升亦不过十七文雍正、乾隆初,米价每升十余文。二十年虫荒,四府相同,长至三十五、六文,饿死者无算。后连岁丰稔,债渐复旧,然每升亦只十四、五文为常债也。至五十年大旱,则每升至五十六、七文。自此以后,不论荒熟,总在二十七、八至三十四、五文之间为常价矣。”这里具体记裁一个地区在不同年代米价的涨落,是难得的经济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