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代钦 主编《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数学》收录了1901—1911年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55种,中学数学教科书96种,涉及算术、珠算、代数、几何、三角等,反映了中国近代数学普及教育初创时期,国人从自编、引进翻译、融汇中西创编我国新教科书的过程。其中收录了一批罕见存世的早期教科书,如由南洋公学师范院于光绪27年首先编译出版的新式教科书《物算教科书》《笔算教科书》,以及由寿孝天、周达、丁福保、徐寯、杜亚泉、陈榥、谢洪赉等一代学人编译,由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彪蒙书室、清学部图书编译局、新学会社、中国图书公司等出版的各种新式教科书。这些中小学教科书自出版以来,各图书馆均鲜有系统收藏,以致学术界因缺乏资料而研究难以深入。此次上海辞书出版社以继承的原中华书局图书馆收藏的教科书为基础,广泛征集公私藏书,汇编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弥足珍贵。本书主编代钦教授长期研究我国近代数学教育,发表、出版了众多研究数学教育史的论文、著作,其书前代序《清末数学教科书之兴起》一文,对这一时段数学教科书的发展过程、书本行式的变化、翻译名词的演变等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海运摘抄(明)佚名《海运摘钞(上)》为《海运摘钞》上集,辑卷一至卷二。《海运摘钞》著者不详,八卷,明代著作,民国二十五年上虞罗氏石印《明季辽事丛刊》本。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 ,辽东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发兵抚顺,明辽东军饷骤增300万两,时宫内虽有积储,但不肯拨发。为解决军饷不足,于是决定加征饷银,筹措此项军饷而加派的田赋款项,称为“辽饷”。此书主要内容正是对这一专项军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征收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止,从筹集、用途、分拨、各官吏部分协作等记载详细,为明代这一辽饷案研究的不必可少的史料文献,也对丰富了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题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
中山传信录(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上)》,为《中山传信录》上集,辑序至卷二。《中山传信录》清代徐葆光撰,六卷附《中山赠送诗文》一卷,清康熙六十年刻本。徐葆光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农历六月奉命出使琉球,册封当时的琉球王尚敬。至翌年(1720年)农历二月回国,在琉球逗留达八个月。在此期间,徐葆光搜集琉球史籍资料,游览山海,观风问俗,并将这些见闻游历,编录成《中山传信录》一书,此书被誉为明清两朝出使录中记录为详尽的一部。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主要内容涉及封舟制作及人员配备、渡海兵役、航海设备、针路、航海日记、历次封舟渡海日期、风信、天妃灵应记、谕祭海神文及春秋祀典疏等。卷二以使臣抵琉后举行谕祭先王、册封新王典礼以及琉球国王对册封使团的接待为主要内容。卷三中山世系图,主要内容涉及琉球王国起源及琉球王国世系,琉球国与中国问历年封贡关系等。卷四内容涉及琉球星野、潮汐、琉球三十六岛概貌、琉球地图、纪游等。卷五介绍琉球官制、冠服、仪从、氏族、取士、采地、土田、历法、礼仪、先王庙神主昭穆图、圆觉寺本宗昭穆图等。卷六有关风俗、屋舍、米廪、器具、女集、舟、轿、马、弓箭、呤土产、字母、琉球语等诸多内容。这一部琉球地区历史地理志,对于研究琉球政治、社会、风俗、文化,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也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中山传信录(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下)》,为《中山传信录》下集,辑卷五、卷六及贈送詩文一卷。《中山传信录》清代徐葆光撰,六卷附《中山赠送诗文》一卷,清康熙六十年刻本。徐葆光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农历六月奉命出使琉球,册封当时的琉球王尚敬。至翌年(1720年)农历二月回国,在琉球逗留达八个月。在此期间,徐葆光搜集琉球史籍资料,游览山海,观风问俗,并将这些见闻游历,编录成《中山传信录》一书,此书被誉为明清两朝出使录中记录为详尽的一部。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主要内容涉及封舟制作及人员配备、渡海兵役、航海设备、针路、航海日记、历次封舟渡海日期、风信、天妃灵应记、谕祭海神文及春秋祀典疏等。卷二以使臣抵琉后举行谕祭先王、册封新王典礼以及琉球国王对册封使团的接待为主要内容。卷三中山世系图,主要内容涉及琉球王国起源及琉球王国世系,琉球国与中国问历年封贡关系等。卷四内容涉及琉球星野、潮汐、琉球三十六岛概貌、琉球地图、纪游等。卷五介绍琉球官制、冠服、仪从、氏族、取士、采地、土田、历法、礼仪、先王庙神主昭穆图、圆觉寺本宗昭穆图等。卷六有关风俗、屋舍、米廪、器具、女集、舟、轿、马、弓箭、呤土产、字母、琉球语等诸多内容。这一部琉球地区历史地理志,对于研究琉球政治、社会、风俗、文化,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也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清)胡炳熊 姚枏、张礼千《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清代胡炳熊著、李长傅校补,八章,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辑,民国十七年版。此书简述明清两代在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秦国、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近20位华侨领袖生平经历。本书原为胡炳熊据中外史籍写就的,经李长博校补,是研究南洋华侨殖民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起着重要文献补充作用。《槟榔屿志略》姚枏、张礼千著,五章附录三,民国三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刊。据其张礼千自序中所说,此书是在闽侯人力均《槟榔屿志》与嘉应州人张榕轩昆仲所辑的《槟屿记事本末》,以及张礼千自己三篇旧作基础上考覈而成。书中对槟榔屿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均有较详的描述,尤其对于华侨的论述更值今人重视和研究,此书是国人对槟榔屿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记述著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第十卷郑振满《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是《八闽文库》“专题汇编”第二种。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近年组织田野调查,在福建多地搜访到大量递藏源流清晰、系统性与归户性强的契约文书,堪称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料调查中的重要发现。此次出版的五十册,为经过系统整理的首批成果,分十一卷收录永泰等地民间契约文书两万三千余件,涵盖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种类丰富,保存完整,内容关联性强,皆系首次整理出版。整理时依据“属地”“归户”“归物”的原则分组,组内以年代排序,并拟定标题及编号,以系统反映契约文书的历史面貌及原始保存状态。全书彩色影印,归类有序,编排谨严,拟题切实,颇便研究使用。作为记录中国东南地区民间日常生活生产状况、反映明清以来福建社会经济变迁的原始材料,该批契约文书不仅为探讨聚落形态、族群关系、山区开发、土地经营、文化传承等提供厚实可靠的史料,也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细节,拓展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中国日本交通史王輯五著《中国日本交通史》王辑五,十五章,民国二十六年商务印书馆本。王辑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撰写了《中国日本交通史》一书,该书旨在“阐明中日历代交通之梗概,并注重说明两国文化在交通路上之渡涉事迹”。“对于古代交通史料之须待考证处及近代交通概况之纵的说明,尤力求发挥尽致。”全书按照中国朝代更迭的历史顺序,划分为“秦以前之中倭交通”、“两汉与倭国之交通”、“魏倭交通”、“南朝与大和朝廷之往来”、“隋日交通”、“唐日交通”、“唐日交通之影响”、“宋日交通”、“宋日交通之影响”、“元代与日本之交通”、“明代与日本之交通”、“元明与日本交通之影响”、“清代与日本之交通”、“民国以来之中日交通”、“晚近中日交通之影响"等15章,约10万字。此书运用众多中日文献作为支撑,史料价值高,极具学术性,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中日关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倭志(明)王世贞 (清)陈伦炯《倭志》明代王世贞撰,一卷,明抄本。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主张博古通今,崇尚直书实录,重视史料考辨,具有发展史观,其务实求真思想影响尤为深远。这部《倭志》是明代中国与日本交涉关系概述,虽然只有简短一卷,但史料价值依然不容小觑,其中就有赵秩出使日本的记载,此书也是王世贞影响比较大的一部志类著作,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海国闻见录》清代陈伦烱撰,二卷,清乾隆刻本。陈伦烱,字资斋,福建同安人,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随父出入东西洋,并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海外地理知识。1730 年(清雍正八年),陈伦烱写成《海国闻见录》书。该书上卷收文八篇:《天下沿海形势录》、《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昆仑记》、《南澳气记》,下卷为图六幅:《四海总图》、《沿海全图》、《台湾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琼州图》。这本著作是根据陈伦烱所见所闻而编撰的,内容涉及各地山川险扼、道里远近、沙礁岛屿、风云气候、民风习俗、物产状况,是关于我国沿海地理形势和东半球各地的综合地理著作。尽管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知识的限制,书中所记地名存在着许多模糊和错误之处,但是大体上能够反映出18世纪初期中国人对中国沿海和世界地理情况的了解,从而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史地资料。也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
-
河漕备考(清) 朱鋐撰《河漕备考(上)》为《河漕备考》上集,辑卷一至卷二。《河漕备考》清代朱鋐撰,四卷加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清抄本。朱鋐,生卒不详,号谭庐,处山(今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间士人。朱鋐虽非朝廷命官,然于漕运颇为留心。.漕河河道与黄河相交,清浊交会,多有淤塞溃决之患,漕船行驶极为不便,至有倾覆之险。明代以来黄河屡决,漕河亦因此而屡为疏浚,颇改故道。康熙六次亲阅河工,整顿漕运,成效甚着。朱铉览河道总督张鹏翮所进、己所收辑历朝帝王治河上谕及臣工奏请纂修成书等疏,又读治河诸臣所论治河方略,遂采辑旧闻,附以已意,编成是书《河漕备考》,以期有裨于河工。此书分为四卷加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卷一为河漕议、漕河考等十二篇,卷二为淮河考等六篇,卷三为历代治河考等五篇,卷四为防守考等八篇考。附《历代黄河指掌图说》卷,称黄河变而无常,数千年来改道数百十次,故稽考史料,明黄河历代变迁之迹,原有图二十九幅,各有说明,叙黄河改道情形,唯图已佚,仅录其说。此书以黄河、淮河、漕河三大河流域为主,介绍了历来的河患、治理办法、还分析水患形成原因,提供各种治理方案及措施,以期士大夫研习、以备不时之需。此书梳理各种河漕典籍与史料,非常具有考据性,对于治理黄河以及其他流域水患都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与意义,也是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文献支撑
-
河漕备考(清) 朱鋐撰《河漕备考(下)》为《河漕备考》下集,辑卷三、卷四、以及附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河漕备考》清代朱鋐撰,四卷加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清抄本。朱鋐,生卒不详,号谭庐,处山(今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间士人。朱鋐虽非朝廷命官,然于漕运颇为留心。.漕河河道与黄河相交,清浊交会,多有淤塞溃决之患,漕船行驶极为不便,至有倾覆之险。明代以来黄河屡决,漕河亦因此而屡为疏浚,颇改故道。康熙六次亲阅河工,整顿漕运,成效甚着。朱铉览河道总督张鹏翮所进、己所收辑历朝帝王治河上谕及臣工奏请纂修成书等疏,又读治河诸臣所论治河方略,遂采辑旧闻,附以已意,编成是书《河漕备考》,以期有裨于河工。此书分为四卷加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卷一为河漕议、漕河考等十二篇,卷二为淮河考等六篇,卷三为历代治河考等五篇,卷四为防守考等八篇考。附《历代黄河指掌图说》卷,称黄河变而无常,数千年来改道数百十次,故稽考史料,明黄河历代变迁之迹,原有图二十九幅,各有说明,叙黄河改道情形,唯图已佚,仅录其说。此书以黄河、淮河、漕河三大河流域为主,介绍了历来的河患、治理办法、还分析水患形成原因,提供各种治理方案及措施,以期士大夫研习、以备不时之需。此书梳理各种河漕典籍与史料,非常具有考据性,对于治理黄河以及其他流域水患都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与意义,也是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文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