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弹劾与北宋政治研究徐红 著本书通过分析北宋士大夫的弹劾奏议及弹劾行为, 真切、具体地呈现出北宋弹劾由粗疏到规范、由规范到异化、由异化到深度异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北宋时期的弹劾除了承担制衡权力、监督官员等监察职能外,还是不同政治力量进行博弈的工具。本书以弹劾为中心,考察皇帝与士大夫阶层之间、士大夫阶层内部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士大夫个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北宋弹劾与政局的相互影响,从而 深入地认识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生活、政治心态以及北宋的政治特征。
-
京津画派画学思想研究邵军 著本书是有关京津画派画学思想研究的一部专著。在当前画坛“回到传统”的背景之下,本书专注于有“国粹派”之称的京津画派的画学思想,对京津画派留下的大量画学著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系统考证和辨析,对其画学思想体系、画史观念、教学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京津画派画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对其画学史地位及影响进行了再评估。认为京津画派的画学著述是以文献的方式形成了二十世纪初那场中国传统绘画“复兴”实践中的理论文本,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以及传统文化“复兴”实践中一个最近的理论案例和样本,具有“新传统”的性质。在当前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京津画派的艺术和思想都对中国绘画的创作和研究有着莫大的启示作用。
-
湘学研究钟君 著暂缺简介...
-
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概论黄东东 主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 竞争力的核心。在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掌握知识产权知识不仅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指导理工科学生从事发明创造,以及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创业。本书在知识产权总论部分介绍知识产权领域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对无形性、专有性、时间性以及地域性等特征的梳理,介绍知识产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分章介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 为顺应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特设“知识产权管理”一章。本书大量运用与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产权内容相关的案例,必要时使用图示等,以帮助读者 好地理解与学习。本书内容对知识产权知识在理工科学生及大众中的普及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
社会死亡[美]奥兰多·帕特森 著奴隶制是人类文明伊始就已存在的制度。奴隶制的本质是什么?作者用“社会死亡”作了意味深长的概括。何谓社会死亡?就是将人置于永久性的暴力支配之下,剥夺其尊严,使之虽生犹死。奴隶,从其产生到被奴役,是一个体系化地被奴隶主社会疏离与异化的过程。奴隶释免,则使其社会生命失而复得。然而,自由的获得,对于奴隶,是奴隶主给予的一份赠礼,奴隶需要以一定期限的无偿劳动或其他方式回礼。凡是奴隶,无论其表面上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例如恺撒的家奴、伊斯兰国家的古拉姆、拜占庭与中国宫廷中的宦官,事实上都已社会死亡;地位越高,越能体现奴隶制的实质。奴隶制,不仅令奴隶失去人身自由,不得不依附于奴隶主,也让奴隶主无可救药地依赖奴隶而生存,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寄生关系,这就是奴隶制的辩证法。
-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研究蔡萍著“儒道互补”美学史观是李泽厚突破西方美学重围,探寻中国文化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提升中国美学自信心而建构的重要理论成果。本书首先探讨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形成发展的过程。其次分析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丰富而独特的内涵。继而论述了其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史价值。最后辩证地分析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阐释困境。
-
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2019史金波主编《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是反映中国辽夏金研究领域的年度性及阶段性研究状况的资料工具书。《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常设栏目有专家特稿、研究综述、会议述评、书评·书讯、学人·学林、期刊优秀论文文摘、学位论文与博士后报告提要、重点课题研究报道、学术动态、新书序跋、年度论著索引等栏目。
-
唐宋时期的桥梁、法制与社会彭丽华 著本书从新的研究角度与路径来考察桥梁在唐宋时期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功能,这不同于以往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桥梁的类型、技术发展,而是将桥梁及其营缮视作贯通上下的媒介,考察桥梁与国家、社会、聚落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桥梁在国家统治、地方治理与官民生活中的特别意义。
-
国家航海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主办本书稿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提供,为《国家航海》系列的第三十一辑。《国家航海(第三十一辑)》入选文章以上海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文章为主,既有历史地理方面的考证,也有海外贸易的相关研究,还有海派文化的的相关研究。此外,还收录了2篇书评,以及上海港航遗址名录,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港与城”讲座名录及《国家航海》辑刊发表的“上海港与城”主题相关论文目录。
-
北魏社会经济制度研究张金龙 著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是北魏从草原政权转型为中原传统王朝的的关键。本书以孝文帝时代实行的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新税制等几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设立和演变的原因,探究相关制度的内涵、因革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北魏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