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简帛研究二〇二二邬文玲 戴卫红 主编《简帛研究二〇二二(秋冬卷)》共收录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简牍帛书研究论文、综述等31篇,内容涉及简帛文字校释、文义辨析、残简缀合与文本解读,利用简帛材料研究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评介简帛学最新动态、成果,反映了当下简帛学研究的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
-
明清时期四川寨堡研究罗权寨堡是古代先民为抵御外敌侵犯而营建的防御性聚落,具有高墙厚筑、环形设防等特征。本书从历史地理学视角,以正史、方志、文集、奏议等资料为基础,重视文物普查、碑刻等资料的运用,并辅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对寨堡产生的历史背景、时空分布的规律、选址特征、类型、管理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将四川寨堡与陕西寨堡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加深对战乱时期乡村应对的思考。
-
域外典籍与中韩文化梁钊 著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共同缔造了辉煌的汉字文化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在儒学领域,韩国的岭南是接受早、传播广、底蕴深的地区之一。《域外典籍与中韩文化朝鲜申悦道与□□》□探究的朝鲜儒士申悦道便是"岭南学派"中的一员,其受学于岭南大儒旅轩张显光门下,学问深厚,又为官善政,还作为使臣出使中国,为儒学发展和中韩友谊做出了贡献。
-
新史学第29辑 差异的清单陈恒 主编本书是系列出版物“新史学”第29辑,本辑重点论述“差异的清单”,本辑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阶段性成果。在“差异的清单”专栏,遴选论文9篇,剖析了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18世纪城市问题,很多观点和选题是目前国内史学界没有涉足的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国内世界史研究;“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栏,遴选论文7篇,分别介绍和评述了几种史学理论;“光启评论”专栏,遴选5篇论文,集中评述了欧美国家的历史现象和观点。本辑论文水平比较高,译著系国外较为前沿的学术问题,译者多系国内从事世界史方面的专家,有较高的学术学养,不论作者和译者水平比较高。此书出版对我国史学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日军毁劫与江南地区经济衰变马俊亚著本书以日据时期京沪杭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指出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破坏、掠夺和控制利用。由于日军的掠夺,向来被誉为鱼米之乡的京沪杭农村,在日据期间长期处于饥荒,甚至出现极度乏食的惨况。整个京沪杭农村的副业经济,包括蚕业、林业、棉业、渔业和手工业等均惨遭破坏,受灾破产的农村人口之多,前所未有。尤令人痛心的是,这场侵略战争打断了京沪杭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阻断了京沪杭农村的改良建设和社会发展。
-
文明与物质毛卫民本书以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观察为依据,以材料学的常理及材料冶金史的研究为基础,将材料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研究成果相结合,简述了对中西方文明形成初期及后续过程中材料技术发展过程的观察,并尝试以材料学视角探索和挖掘影响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某些客观因素。本书仅涉及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两方面的普及知识,适合用作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选修课教材,亦适合于广大读者阅读,也期待能为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学者提供一定参考。
-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章学诚章学诚《文史通义》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集大成之作。章学诚先生生前寥寥,著作由友人王宗炎代为编次,传世版本编次、篇数相差巨大。仓修良先生积三十年之力打捞章氏遗文,编成《文史通义新编新注》,较之目前流布的叶瑛本《文史通义》,多出了176篇,堪称章氏功臣。本书章节上共分为内篇五、外篇六,收入文章近三百篇,在充分吸收胡适、钱穆等先贤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考订了《文史通义》所收篇目的成书年代,为我们深入了解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北京明长城边墙建筑形制与材料研究范磊,王菊琳 著长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由中国古代军民无数血汗和智慧凝聚而成,以悠久的□□、雄浑的姿态、丰富的□□文化价值享誉世界。长城大多凭险建造,处于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明末以降,长城除个别重要关隘区域,大部分段落未实施任何形式的维修和保护,自然或人为损坏、坍塌现象较为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长城的保护修缮工作,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丰富了人们对长城的认知,为长城保护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2005年颁布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和2006年提出的《长城保护条例》,代表着对半个世纪以来长城保护经验的总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长城保护修缮工作前进了一大步,拉开了全国长城资源大规模勘测的序幕。2017年和2018年两年间,北京市古代建筑□□□(现并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勘查研究明长城(北京段)边墙建筑形制、构造及材料性能。通过选取北京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等六区18处长城边墙段落,实地勘测和实验室分析,基本掌握了北京明长城形制、结构、材料等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边墙外观尺寸、构筑工艺,以及砌筑材料尺寸、性能、材质等相关内容,同时对勘查地点明长城保存状况和砌筑材料病害予以评估。本次北京明长城勘测工作汇总整理了勘查地段相关图片、文字及勘测、实验检验数据,从而为明长城保护修缮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依据,以切实保护长城,助力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
-
探访老荣成李继发他戴着米色的遮阳帽、 金属框的太阳镜,骑着一辆 老旧的自行车,走村串巷, 采访荣成数百个村庄几千位 老人,搜集沉淀于民间、行 将消失的史话。他写有上千 万字的文稿,先后在《人民 日报》《大众日报》等发表 了1000多篇文章,这些脚 板底下走出的资料,大多未 见于史册。居住在成山卫的 几十年,他一边教书育人, 主编、参编教育论著17部; 一边探访老荣成两千多年的 历史遗迹,特别是建卫设县 六百多年的文化风情,系统 地梳理了荣成乡土文化发展 的脉络,对本土文化的继承 和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年近八旬的李继发老师 ,把一段平凡的路走出了别 样的意义。原山东省政协委 员、东营市市长,荣成籍人 士刘国信盛赞他“家国情怀 深厚”;原荣成六中校长唐 延亭与他共事多年,熟知他 的艰辛与付出,深情为他题 字:“每日孤灯独研,号为 荣成马迁,不求生活安逸. 但愿史传后人。”《齐鲁晚 报》曾登载过他的多篇文章 ,高度赞誉他是“民间司马 迁”。
-
比利时在天津的历史遗迹张畅,刘悦,[美]杨溢本书以 2017 年天津与布鲁塞尔市合作举办的“中国与 比利时 120 年共享历史文化交流展览”为基础,介绍中国与比利时的友好关系及近代天津的比利时历史文化遗存,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经济文化、增进中国与比利时人民的友好往来。本书为中英双语,向对中比友好往来感兴趣的各国人士介绍这段历史。本书作者充分搜集了比利时外交部档案馆、伊泊尔市法兰德斯一战战地博物馆、巴黎银行档案馆、鲁汶大学档案馆、近代天津博物馆的馆藏史料,多年来采访了多位近代来华比利时侨民的后代,对其家族史进行了 专业细致的口述史研究,因此本书具有翔实的史料价值。 此外,本书还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老照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亦可为旅游者和读者穿越古今中外的想象提供丰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