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鄂国金佗稡编续编译注岳珂 编;熊曦,李兰,宋学佳,尹晓峰,周杰 译注《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和《鄂国金佗稡续编》三十卷,是现存重要、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由岳飞之孙岳珂编。宋宁宗时朝廷追封岳飞为鄂王,故名“鄂国”。“金佗”是嘉兴府城的坊名,岳珂曾在金佗坊中居住。宋高宗、秦桧等人害死岳飞后,曾篡改官史,以至大量有关岳飞的文字资料佚失或遭销毁,直至孝宗时冤案平反,方由岳飞三子岳霖重新整理岳飞的史迹,宋宁宗、宋理宗时,岳霖之子岳珂承父志,萃编成册。 本书是对《鄂国金佗稡编》和《鄂国金佗稡续编》的注释、翻译,以求更广泛地推广民族英雄岳飞的真实事迹,原文底稿为王曾瑜先生提供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译注》(中华书局2020版)。
-
新史学第29辑 差异的清单陈恒 主编本书是系列出版物“新史学”第29辑,本辑重点论述“差异的清单”,本辑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阶段性成果。在“差异的清单”专栏,遴选论文9篇,剖析了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18世纪城市问题,很多观点和选题是目前国内史学界没有涉足的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国内世界史研究;“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栏,遴选论文7篇,分别介绍和评述了几种史学理论;“光启评论”专栏,遴选5篇论文,集中评述了欧美国家的历史现象和观点。本辑论文水平比较高,译著系国外较为前沿的学术问题,译者多系国内从事世界史方面的专家,有较高的学术学养,不论作者和译者水平比较高。此书出版对我国史学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十渡抗战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委员会.
-
万历朝鲜战争梁晓天万历二十年(1592),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动侵朝战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朝鲜一个月便丢失汉城、开城、平壤三都,战火烧到朝鲜和明朝的边界。万历皇帝派大将李如松出师援助朝鲜。一场历时七年的大规模东亚战争,经过一系列明面厮杀与暗里角逐,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鲜宣告结束。这一场16世纪末大明王朝、李氏朝鲜与日本丰臣政权的三国大战,对中、日、朝三国历史的走向和东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合了东亚各国军事政治力量,影响此后300年东亚的和平进程。本书综合运用中、日、朝三国史料,讲述了战争中发生的战斗、对峙、谈判以及各方盘算。本书图文并茂,结合近200幅资料图、人物画像、战争示意图、武备复原图等,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条件等方面,真实地还原了这场大战的始末。
-
明清民本思想研究陈碧芬著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优秀的政治思想文化之一。明清时期,传统民本思想发生嬗变,新民本思想应运而生。新民本思想的“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民本思想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产生一些有重大突破的核心命题;二是民的核心内涵为富民阶层,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价值取向和利益要求,对自身社会价值进行明确估量。新民本思想成为富民阶层在思想领域内释放力量和发挥作用的集中反映。
-
《君士坦丁赠礼》伪作考[意]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著,陈文海 译《伪作考》是瓦拉所有作品中受众面广、冲击力不错的一部。该书以极具个性的文风、恣意张扬的语言和融通广博的学识,通过内证法和外证法相结合的方式,确证《君士坦丁赠礼》绝无可能出自君士坦丁一世之手。该书既是近代西方历史文献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一篇以教皇为批判对象的讨伐檄文。因其言辞暴烈、影响巨大,该书曾长期被教廷列为“禁书”。
-
历史教育哲学王德民著本书从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进入学校教育而“转变”为历史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意蕴入手,辨析其关于课程的、教学的、学习的、教师的等多维度知识来源及价值倾向,提升其回应时代的、作为学校设置的学科教育所应担当的价值自觉。本书对历史学的教育意蕴作哲学反思,提升其教育正当性;对史学家所书写的史学内容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历史教育内容进行价值辨析,提升其教育科学性;对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提升其教育合理性。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童岭 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自2005年张伯伟教授创刊出版第1辑以来,一直秉持“推崇严谨朴实,力黜虚诞浮华;向往学思并进,鄙弃事理相绝;主张多方取径,避免固执偏狭”的学术导向。为了配合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教授主持的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北朝隋唐的世界性文化”的科研工作,《域外汉籍》第二十三辑将作为“隋唐中国与域外文献”专号,由童岭教授主编。拟就如下内容收录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海外佚存的中古经、史、子、集四部汉籍研究;2.海外所藏突厥、回鹘、粟特等史料文献研究;3.隋唐时代西域及丝绸之路佚籍(包含非汉语文献);4.隋唐时代东亚佛教典籍与佛教思想;5.遣唐使等国际文化交流与使节交往研究;6.中古时代东亚世界的天命观、王权观等知识史研究;7.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以域外旧钞本、石刻等为中心)。
-
苗族史诗《亚鲁王》社会功能研究杨兰,刘洋著苗族史诗《亚鲁王》是一部反映古代苗族军事活动、经济理念、人生礼仪、生产劳动、民间观念、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料,是麻山苗族探寻祖源的根据。本书沿两条线索展开论证,一条线索沿史诗的核心功能、知识派生功能和实践派生功能进行块状研究,旨在以“中心一边缘”的脉络廓清《亚鲁王》史诗社会功能如何影响社会运转;另一条线索沿着绑定和维系真实的功能,拓展和实现跨界的功能,建构和表达认同的功能进行条状研究,旨在以功能的类型化回应《亚鲁王》史诗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如何落地。两条线索共同指向《亚鲁王》史诗的四种状态,即历史真实与史诗“过去”的状态,文化传统与史诗“不是过去的过去”的状态,地域文化与史诗“不是过去的现在”的状态,内层结构与史诗“过去还是过去”的状态。
-
北狄与匈奴马长寿 著本书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著名历史学家马长寿的代表作《北狄与匈奴》《匈奴人和匈奴汗国》。全书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北狄、匈奴、突厥三个有内在关联的古代中国北方部族的起源、迁徙、发展的一系列过程,分析它们的兴衰原因及在历史中的地位、特点,是此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了解三个古代部族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