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炎帝创世神话图像谱系田兆元,李悦炎帝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神话人物之一,为中华祖先神,中华农业生产与市场交易的创造神,中华医药文化的开拓神,同时也是中华火神的代表。炎帝是一个庞大的神灵集合体,炎帝叙事寄托着世世代代人民对于中华创世神的神圣情感。炎帝图像是炎帝神话的重要载体与叙事形式,炎帝图像在汉画像中就有清晰明确的描绘,炎帝造型中具有鲜明农耕色彩的耒耜执用,牛羊头饰,手持禾穗,亲尝百草等诸多图像符号元素,已经成为中华符号的标志性形象。
-
华北根据地少年儿童生活变迁研究王星慧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也是在历史和现实中经常被忽略的群体。抗战时期,在日军残暴行径、战争导致的生存环境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儿童实施的教育和动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华北根据地儿童的心态较以前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初识民主、理解家国、反抗侵略,从只知放牛做工的贫困小童,成长为有一定文化、信仰的抗日有生力量。站岗、放哨、送信、宣传、劳动甚至直接走向战场,各个方面都有儿童的身影,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在华北根据地的抗日大潮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
太平洋战争研究雷国山 等为获取战略资源并封锁中国西南的国际通道,日军悍然进军东南亚,遭到美国强烈抵制。日本对美强硬交涉未果,在明知开战必输的情况下偷袭了珍珠港。虽然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节节胜利,但盟军在中途岛一战扭转战局,旋在东南太平洋站稳脚跟,随即转入反击。在反击阶段,尽管日军对盟军的波弧形反击战略多有预料,但盟军凭借在雷达、潜艇、鱼雷、密码破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加上战术上的奇招,对几乎是“眼瞎耳聋”的日军舰队(有时是运输舰队)实现了精确的打击。即使在正面对战中,日军舰队也总是落败。反复消耗之下,日本联合舰队在造舰能力、飞机性能与数量、后勤补给等方面以及陆战上的劣势愈加凸显,最终被美军舰队聚歼于莱特湾,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
-
日本对滇西沦陷区的统治雷娟利纵观中国抗日战争各战场,滇西抗战因日本切断滇缅公路援华线而起,战场所涉区域具有跨越国界和抗战主体盟国联手的显著特征,有别于其他战场。本书用史实深刻揭露了日军在滇西沦陷区的罪行:政治上实行最严厉的军政统制,“以华制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文化上破坏滇西沦陷区教育文化资源,并实施奴化教育。无差别轰炸、细菌战、强征“慰安妇”和“三光”作战惨绝人寰,给滇西沦陷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本书能够加深人们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
猎齐王 杉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诸侯兴,卿权、宗权威胁君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大致可分两类:瓜分型危机和替代型危机。前者的代表是“三家分晋”,后者的代表是“田氏代齐”,本书讨论的对象便是后者,以田(陈)氏家族12位宗主在齐国的发家史为主线,作者着墨最多的是田无宇、田乞、田恒、田和,这四人基本演绎着田氏家族的起、承、转、合,支撑起田氏家族从“入齐”到“窃齐”计约286年的历史,同时也勾勒出春秋战国相交之际的历史画卷。
-
慰安妇制度研究苏智良本书对“慰安妇”提出了更完整、更严密的定义,使用了许多新发现的史料,揭示了日军慰安所的真相,从加害者、受害者和第三方的角度来讨论日军“慰安妇”是否被强制,提出“慰安妇”制度是对女性的极大犯罪,并批驳日本右翼的谬论,呼吁正视和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本书深入发掘新史料,构建新的学术体系,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推动抗日战争研究进一步发展,深刻指出了“慰安妇”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日本与亚洲各受害国家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战争遗留问题。
-
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世界张多中国人的神话世界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其超长时段的历史积淀和文明绵延,超级复杂的文化多样性和共同体结构,决定了这是一个学术“深渊”。毫不夸张地说,神话就像变幻莫测的云层,若不能抓住其形散神聚之“神”,则无法真正参透其之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在“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视野中,女娲、大禹、嫦娥、创世始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仅鲜活地存续于今日中国大地上,更以惊人生命力活跃在影视艺术和互联网社会中,且不断强化有关创造力、坚忍、求索、互鉴和融通的共同价值。
-
中国古代称谓史话王俊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称谓一词,最初就是对人的称呼,与后世的含义相同。在古代文献中,”称谓”与“称呼”无多大区别,是近义词。官称谓有一定规矩可循,但各个朝代又不一样。正如今天的称谓一样,何谓“舅父”,何谓 “师傅”,确有一定之规,人人都懂,但却找不到任何制度条文。历史上还有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的不同称谓。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
战国文字研究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编;徐在国 主编战国文字是指春秋末期至秦统一以前,齐、燕、韩、赵、魏、楚、秦等国曾使用过的文字,上承春秋文字,下启秦汉篆隶。战国文字的载体有铜器、兵器、货币、玺印、陶器和简帛等,其中以竹简为大宗。近年来,战国文字材料大量出土。在所有的古文字分支学科中,战国文字研究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解决了很多古文字学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古文字学的发展。《战国文字研究(第五辑)》收录战国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简帛研究,重点探讨安大简、上博简、清华简、岳麓简等出土战国秦汉简帛中疑难字的形体结构和字词关系等;金文研究,主要是对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玺印、货币、陶文研究,重点考释战国秦汉玺印、货币以及陶文中未释或误释的疑难字;书评,对该领域内新近出版的重要著作的评介。
-
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赵军本书通过七章43万字的篇幅,先对“日本浪人”这一关键名词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具体详略地对日本“大陆浪人”的代表人物、代表性团体及其活动的整理与分析,概述该群体从制造舆论、影响政策形成、直接参与近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在侵华战争过程中从事的种种不法活动,总括该群体的基本存在形态、特点以及与日本政界、军界、财界等深层关系,对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与探讨。这为国内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