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家小书(共50册)
作者:常任侠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ISBN:9787200097825
定价:¥11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唐宋词欣赏“一代词宗”夏承焘的词学欣赏之作。作者深入分析历代名家名词,贯串词义或意象,连缀内在的关联和感情的逻辑,诠释全篇宗旨和作者意图,从而引导读者充分感知词的艺术。词学十讲本书根据龙榆生词学学习创作课上讲义编辑而成,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词学渊源、选调、作法等内容。其论选韵、重去声、析比兴,皆鞭辟入里,富远见卓识,可说是讲解宋词欣赏的优秀读物。《西游记》漫话本书是林庚先生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西游记》是以童话的方式反映市民社会的英雄理想。孙悟空的形象,更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而《西游记》描绘的神魔世界,和世俗市民社会息息相关。《金瓶梅》人物作品剖析了《金瓶梅》中二十七个人物,透过他们的音容笑貌、悲欢离合、命运遭际,让读者认识这些人物彼此的纠葛,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以及普遍的人性。梓翁说园本书结合各地的园林,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栽植等,可说是中国园林最佳的导游。既是严谨的园林理论文章,又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沿着作者的思路,能够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成书较早,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而浓浓的乡土气息更是迎面扑来。我的杂学周作人的学问与文章,世人难及。他一生阅书无数,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猎,其读书的思想路径显现在本书中:他度人金针,如数家珍地一一罗列心爱的书,传给爱书之人一把进入文学殿堂的钥匙。鲁迅批判可谓最早的一部鲁迅研究的专著。全书从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的关系说起,分析了鲁迅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然后重点考察鲁迅的成就,最后探讨鲁迅之本质,从而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沈从文的文物世界本书编选的研究文章,可以管窥沈从文先生的文物研究:他利用文物与文献互证这一独特方法,保存了过去时代的生命形式,构筑的是生动的艺术史和文化史。而作家的文字与笔法,更是饶有韵味。启功的书画世界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更是别具只眼。本书收录作者有关书法创作、法帖考辨、书画鉴定多篇,从中可以管窥一代宗师的书画世界。中国史学入门本书为史学泰斗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的史学著作。当时,作者年届高龄,因此凝聚了他一生从事史学研究的经验和心得。而文风平实,介绍全面,足以引领读者轻松、快速地步入史学殿堂。历代笔记概述本书按朝代分期,梳理历代笔记:魏晋南北朝笔记、唐代的笔记、宋代的笔记……是一部笔记阅读的导读之作。作者详解材料背景,从中可见碧海掣鲸的历史,以及云蒸霞蔚的人文景观。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和交通作了介绍,通过讲解古人的衣食住行,重构历史的氛围和图景。佛教常识答问《佛教常识答问》系赵朴初先生的佛学专著。赵老自问自答,从佛教的创立到佛法的基本内容,到佛教的典籍,再到佛教的发展、传播和演变,向我们展示了佛教丰富的大千世界。汉化佛教与佛寺本书着眼于佛寺的建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佛教的起源、传播、汉化,是一册有关佛教和寺庙的入门读物,更可谓一幅上乘的“寺庙导游图”。诗境浅说俞陛云先生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启蒙读物。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侧重于分析“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颇能给人启发。诗论作品用西方诗学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学,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天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等作了深入的美学探索。诗词格律概要作品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为鉴赏古代诗词,学习诗词创作,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的途径。作品推陈出新,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词曲概论本书是一本词学专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起源及流变。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平仄的安排、韵位的疏密等。对许多问题的阐发细致深入,具有独到见解。史学要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研究史学的开创之作。书中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其产物的文化;而人类的历史,乃是包括一切社会生活现象的广大的活动。史料与史学作品是讲述中国古代“史料学”与“历史学”,是用唯物史观探讨历史学方法的著作。作者简论文献中的史料,并探讨收集史料的方法,还以司马迁、刘知几为例,分析其贡献。孔子的故事本书记载孔子的出生、讲学、周游,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扬德政、仁政的故事。作品语言通俗、史料翔实,是一本记录孔子人生轨迹的的人物传记。大一统与儒家思想作品从公羊学谈起,系统地介绍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解析了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是从一个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的经典作品。敦煌学概论作品可称我国第一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价值。史学遗产六讲作品论述了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文学等几个方面的优秀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这些遗产,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史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总结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论雅俗共赏本书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作者以明白晓畅的口语,辅以大量贴切生动的文艺例证,揭示出艺术与文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中国戏剧史讲座本书简练地介绍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对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尤其是对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昆曲、弋阳腔、梆子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梳理。
作者简介
一流的学者,整齐的阵容:王力 王昆仑 龙榆生 叶嘉莹白化文 吕思勉 朱光潜 朱自清任继愈 刘叶秋 许嘉璐 杨向奎李大钊 李长之 吴世昌 沈从文沈祖棻 启功 张中行 陈从周茅以升 林庚 罗常培 季镇淮竺可桢 金性尧 周汝昌 周作人周贻白 孟超 赵朴初 俞陛云姜亮夫 费孝通 夏承焘 顾颉刚黄裳 柴德赓 萨孟武 常任侠夏承焘(1900—1986),中国现代著名词学家、诗词作家、教育家,浙江省温州市人。早年喜读诗词,后专攻词学,1930年任杭州之江文理学院国文系教授。解放后历任杭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杭州大学文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其主要著作有:《白石歌曲旁谱辨》、《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月轮山词论集》、《瞿髯论词绝句》、《夏承焘词集》、《天风阁词集》、《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八卷)等。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以字行,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从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学十讲》、《词曲概论》等。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诗人、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曾任《文学季刊》编委,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孟超(1902—1976),原名宪启,又名公韬,字励吾,笔名有东郭迪吉、林青、林默、迦陵等。山东诸城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1927年在武汉全国总工会工作。1928年在上海参与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参加左联,参与创办艺术剧社。1947年赴中国香港,任《大公报》、《新民报》文艺副刊编辑。1949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戏剧编辑室主任。一生从事文艺活动,创办报刊并为之撰文。20世纪60年代,创作历史剧《李慧娘》。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1978年,曾赴美国纽约为大都会博物馆设计园林“明轩”。1987年,设计并主持施工上海豫园东部园林的复园工程。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说园》、《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山湖处处》、《岱庙建筑》、《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另有40余万字的散文集《梓室余墨》。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中国文学史略稿》等。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参与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写作工作。一生著作和译著甚丰,有《欧洲文学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谈龙集》、《谈虎集》、《知堂回想录》、《鲁迅的故家》、《老虎桥杂诗》、《雨天的书》、《希腊神话》等。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满族,清代皇族后裔。曾任辅仁中学国文教员,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副教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等。顾颉刚(1893—1980),著名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教授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上古史、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生平著述宏富,出版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刘叶秋(1917—1988),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后以字行。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津沽大学、北京政法学院等校任教。1958年调到商务印书馆参加《辞源》的修订工作。1980年被聘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先后出版《魏晋南北朝小说》、《古典小说论丛》、《历代笔记概述》、《中国字典史略》等著作。许嘉璐,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副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49年之前,一直在上海佛教界及慈善机构任职。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少年村村长,并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之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版有《滴水集》、《片石集》、《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佛教常识答问》等。白化文,1930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已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专科目录、敦煌学、佛教等。已发表的单行本著作30种,主要有《佛光的折射》(1988)、《校注》(1992)、《敦煌文物目录导论》(1992),《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1998)、《学习写对联》(1998)、《承泽副墨》(2002)等。俞陛云(1868—1950),字阶青,别号乐静居士,晚号存影老人。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学者、诗人。清末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文学家俞平伯之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进士后参加殿试,并以一甲三名赐探花及第,授编修。1912年(民国元年)任浙江省图书馆监督(馆长)。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清代闺秀诗话》等。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教授。参与筹办《文学杂志》并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协顾问。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艾克曼所辑《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美学》3卷等;著有《给青年的十三封信》、《谈美》、《西方美学史》、《诗论》等;有《朱光潜全集》(20卷)行世。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精深,并兼擅诗文、翻译。著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诗词格律概要》、《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龙虫并雕斋琐语》等。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以字行,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翦伯赞(1898-1968日),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历史学家。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26年回国后,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发起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参与主编《中国史纲要》,并著有《中国史纲》、《先秦史》、《秦汉史》等。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6年任北京《晨钟报》主编。1917年任《甲寅》日刊编辑。1917年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参与编辑《新青年》,并任北京大学经济学、历史学教授。参与创办《每周评论》,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并曾任中共中央委员。1927年被捕,英勇就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姜亮夫(1902—1995),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人,语言学家、敦煌学家。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1935年自费游学巴黎,专心抄录法、英所藏敦煌写卷。曾任复旦大学、云南大学、杭州大学教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语言文学分会会长,生平著述宏富,著有《文学概论讲述》、《屈原赋校注》、《陆机年谱》、《中国声韵学》、《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等,有24卷本《姜亮夫全集》行世。季镇淮(1913—1997),字子韦,又字来之,江苏淮安人,古典文学研究家,民盟成员。师从闻一多先生,1941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编有《中国文学史》、《近代诗选》、《历代诗歌选》,著有《司马迁》、《闻朱年谱》、《来之文录》、《来之文录续编》等。黄裳,原名容鼎昌,满洲镶红旗。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1919年生河北井陉,原籍山东益都北城。曾在南开中学和交通大学就读。1944年被征调往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后任《文汇报》记者、编辑。有著作《旧戏新谈》、《妆台杂记》、《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笔祸史谈丛》等行世。罗常培(1899—1958),字莘田,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著有《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语言与文化》等。任继愈(1916—2009),山东平原人,哲学家、宗教学家。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学报》编辑、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家图书馆馆长。著有《中国哲学发展史》、《佛教史》、《佛教与东方文化》、《墨子与墨家》等。
目录
词学十讲
《西游记》漫话
《金瓶梅》人物
《红楼梦》人物论
红楼小讲
梓翁说园
乡土中国
我的杂学
鲁迅批判
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启功的书画世界
中国史学入门
历代笔记概述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佛教常识答问
汉化佛教与佛寺
诗境浅说
诗论
诗词格律概要
词曲概论
史学要论
史料与史学
史学遗产六讲
史籍举要
孔子的故事
司马迁
文言津逮
宋词赏析
经典常谈
敦煌学概论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天道与人文
旧戏新谈
语言与文化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三国史话
墨子与墨家
谈美书简
论雅俗共赏
闲坐说诗经
名篇词例选说
中国戏剧史讲座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
桥梁史话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红楼梦》探源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水泊梁山英雄谱
中国舞蹈史略
《西游记》漫话
《金瓶梅》人物
《红楼梦》人物论
红楼小讲
梓翁说园
乡土中国
我的杂学
鲁迅批判
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启功的书画世界
中国史学入门
历代笔记概述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佛教常识答问
汉化佛教与佛寺
诗境浅说
诗论
诗词格律概要
词曲概论
史学要论
史料与史学
史学遗产六讲
史籍举要
孔子的故事
司马迁
文言津逮
宋词赏析
经典常谈
敦煌学概论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天道与人文
旧戏新谈
语言与文化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三国史话
墨子与墨家
谈美书简
论雅俗共赏
闲坐说诗经
名篇词例选说
中国戏剧史讲座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
桥梁史话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红楼梦》探源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水泊梁山英雄谱
中国舞蹈史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