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

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

作者:付小兵,黄跃生,蒋建新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01

ISBN:9787117186506

定价:¥11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共34章,描述的内容并不包括创伤、烧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的全部内容,而是这三大领域的主要方面;在内容组织上,把创伤、烧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看成是一个由损伤引发的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在治疗中的整体性思考《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适用于从事创伤、烧伤、急救、危重病、组织修复与再生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相关专家阅读。
作者简介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RepReg)、《国际创伤杂志》(IWI)、《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I)、《中国科学》(C辑)以及《中华创伤杂志》(中文、英文)编委、副主编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获国家973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5项资助。主编《再生医学一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8部,在《Lancet》和其他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政府特殊津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总后十大杰出青年”“科技金星”等称号。2008年获“国际创伤修复研究终身成就奖(LifetimeAchievementAward)”,荣立一等功。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30余人。
目录
第一篇 创伤部分
第一章 创伤感染的细菌学变化与防治策略
第一节 创伤感染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创伤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创面软组织感染
第四节 特殊病原菌创伤感染
第五节 创伤感染的诊断
第六节 创伤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第七节 创伤感染的防治策略
第二章 创伤休克
第一节 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现有认识
第三节 休克临床诊断与监测
第四节 休克容量复苏与药物治疗新进展
第三章 多发伤
第一节 多发伤概述
第二节 多发伤伤情评估
第三节 多发伤紧急救治
第四节 多发伤救治中损害控制策略
第四章 复合伤
第一节 复合伤与复合效应
第二节 放射复合伤
第三节 烧冲复合伤
第四节 复合伤伤员的分类、救治、后送
第五节 复合伤实验模型
第五章 创伤分类与伤情评估
第一节 创伤分类
第二节 伤情(势)评估
第三节 创伤评分
第六章 创伤救治中的损伤控制性技术
第一节 损伤控制性外科的理念
第二节 损伤控制性复苏
第三节 各部位损伤控制性处理技术
第七章 创伤急救的技术与管理
第八章 创伤病人的代谢应激与营养治疗
第九章 创伤修复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第一节 创伤修复的历史
第二节 创伤修复当前的现状
第三节 创伤修复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十章 慢性难愈创面的发生机制与防治
第一节 慢性难愈创面的概述
第二节 慢性难愈创面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慢性难愈创面的防治
第二篇 烧伤部分
第一章 烧伤休克
第一节 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治疗
第四节 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
第五节 烧伤休克期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第六节 烧伤早期心肌损害对休克、缺血缺氧的影响
第七节 对休克、缺血缺氧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的思考
第二章 烧伤脓毒症发生机制与防治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定义的演变
第二节 脓毒症发生机制
第三节 脓毒症诊断新标准及分阶段诊断系统
第四节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治疗指南及评价
第三章 烧伤病理生理学变化
第一节 烧伤早期应激反应
第二节 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变化
第三节 烧伤早期微循环变化
第四节 烧伤后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 吸入性损伤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因及致伤机制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第五章 烧伤免疫功能障碍与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机制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在感染并发症中的作用
第四节 免疫状态监测及其意义
第五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调理措施
第六章 烧伤脏器损害与防治
第一节 脏器损害是烧伤的主要并发症
第二节 烧伤脏器损害发病机理的研究与思考
第三节 烧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防治对策
第四节 常见烧伤脏器并发症的治疗与挑战
第七章 烧伤后营养与代谢调理
第一节 烧伤后代谢变化
第二节 烧伤后营养需求
第三节 烧伤后营养代谢支持
第八章 烧伤瘢痕
第一节 成纤维细胞在瘢痕形成机制的作用
第二节 瘢痕形成的表皮因素
第三节 瘢痕形成与内皮因素
笫四节 瘢痕形成机制的“真皮模板缺损”学说
第五节 瘢痕治疗策略的思考
第九章 毁损烧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修复方法
第三节 常用皮辦的设计切取
第十章 组织工程皮肤与烧伤创面修复
第一节 烧伤创面修复面临的难题与思考
第二节 皮肤替代物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皮肤组织工程面临的瓶颈及思索
第十一章 烧伤创面修复与再生
第一节 自体皮肤移植
第二节 皮辦移植
第三节 烧伤创面其他自体组织移植
第四节 异体(种)皮肤移植
第五节 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第六节 移植免疫
第七节 烧伤创面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治疗
第八节 干细胞与烧伤创面修复
第九节 细胞因子修复烧伤创面
第十节 烧伤创面的基因治疗
第十二章 烧伤康复与回归社会
第一节 烧伤康复概述
第二节 烧伤康复评定
第三节 烧伤康复治疗的不同阶段
第四节 烧伤康复物理治疗
第五节 烧伤康复作业治疗
第六节 瘢痕的非手术治疗
第七节 矫形器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
第八节 假肢与辅助器具
第九节 烧伤心理康复与重返社会
第三篇 再生医学部分
第一章 胚胎干细胞
第一节 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的类型
第三节 维持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分子基础
第四节 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
第五节 胚胎干细胞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二章 体细胞重编程与再生医学
第一节 体细胞重编程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核移植
第三节 细胞融合方式获得重编程干细胞
第四节 特定转录因子介导的体细胞重编程
第三章 成体干细胞与组织再生
第一节 成体干细胞概述
第二节 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
第三节 成体干细胞与组织再生
第四节 前景与展望
第四章 干细胞库与组织器官再生
第一节 胎盘干细胞及其分离技术
第二节 干细胞库及细胞治疗产品制备的科学管理
第三节 干细胞治疗产品的国际标准
第四节 间充质干细胞
第五章 组织库与损伤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第一节 骨库
第二节 皮库
第三节 其他
第六章 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
第一节 组织工程学
第二节 再生医学
第七章 皮肤组织工程
第一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概念
第二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分类
第三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关键策略
第四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第五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生物支架材料
第六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其他要素
第七节 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展望
第八章 软骨组织工程与再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关节透明软骨组织工程与再生
第三节 半月板纤维软骨组织工程与再生
第四节 耳、气管弹性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第九章 组织工程角膜
第一节 角膜的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角膜移植手术
第三节 组织工程角膜的分类
第四节 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方法
第五节 组织工程角膜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组织工程角膜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第十章 肌腱组织工程
第一节 肌腱的结构及营养
第二节 肌腱的生物力学
第三节 肌腱的损伤和愈合
第四节 肌腱的修复
第五节 肌腱细胞工程的种子细胞
第六节 肌腱细胞工程的支架材料
第七节 细胞生长因子对肌腱愈合的影响
第八节 肌腱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
第九节 肌腱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神经组织工程
第一节 神经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支架
第二节 神经组织工程的细胞
第三节 神经组织工程的调节因子
第四节 神经组织工程的应用
第十二章 其他器官组织工程
第一节 心肌组织工程
第二节 肝脏组织工程
第三节 肾脏组织工程
第四节 肺脏组织工程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