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岭南戏曲音乐黄勇《岭南戏曲音乐》是“岭南文化读本”的一种,全书共19章,呈现岭南戏曲、音乐的众多门类和多姿多彩,进而反映岭南文化开放性、创新性、民俗性的特点。戏曲部分除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四大剧种,另有极富地方特色的粤曲、粤调、雷傩戏、广东话剧等种类。音乐部分介绍了广东音乐、潮乐、汉乐、客家山歌、咸水歌、排瑶民歌等民族特色音乐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音乐和流行音乐。
-
娄东文化精髓许建平,姚大勇 著暂缺简介...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杉洋曾章团 、吴维敏、林峰杉洋地处古田、宁德(今宁德市蕉城区)、闽侯、罗源、屏南五县交界,为古田县东部丘陵谷地,海拔620米,四面青峰迭翠,蓝田溪穿越腹地。蓝田溪属闽中第二大江敖江的上游,源于杉洋镇白溪村的万亩草场,越三井瀑布,由幽壑深涧奔腾而下,流经杉洋全镜,河面宽阔平缓,水量充沛。河两岸地势平展,连片的良畴碧野,宜耕宜牧。另外,杉洋也是朱子过化之乡。朱子文化成为杉洋各姓氏民众共同的文化自信。先贤过化给杉洋带来了文明和兴盛。
-
我们的日子何大齐 木玉本书是何大齐先生“老北京风情”文字专栏的结集,也是一本老北京民俗风情画集。他依靠亲身经历,使用有趣诙谐的文字和精湛细腻的画艺,真实地记述并绘制了老北京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全书大略以一年四季时光为顺序,从吃春饼开始,谈到面茶、豆汁儿、豌豆黄等老北京的食品,涉及修脚、擦皮鞋、锔锅锔碗等老北京的行当,回溯租小人书、接生、放话匣子、摇煤球等消失了的记忆,谈到清明扫墓、立夏称体重、中秋拜月等节庆习俗,全书在第二年的二月二龙抬头结束,每篇文字都有相应的民俗画供读者参照。作者的文字真挚诙谐,简朴典雅,在“快时代”细微平实地还原了为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慢生活”,深情在焉。全书共收文184篇(其中48篇由木玉撰写,行文风格力求统一),一文一图(个别文章甚至配有多幅图片),精装全彩印刷。“老北京风情”专栏已在《北京晚报》连载多年,曾荣获2020年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
-
岭南文化概述李权时、李昊岭南文化概述》是“岭南文化读本”的一种,全书共9章,分别从岭南文化概貌、岭南文化的构成、岭南文化历史发展、远古文化遗存、百越文化圈和汉越文化融合、古代中原移民与岭南文化、近代思想文化、岭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南粤先贤等角度介绍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梳理了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
-
岭南美术工艺陆穗岗 姚默默 徐沛仪 何琼本书主要介绍岭南美术和岭南工艺。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岭南绘画与书法,从不同的艺术类别入手,系统介绍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书法等在岭南地区的发展历史,多角度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示岭南绘画、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及的历史价值,使读者更好领略岭南绘画与书法的艺术魅力。第六章至第九章为岭南民间工艺通识, 通过基本常识、人文美德、科学成就、美学欣赏以及创作者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等角度,结合文史、思政、科技、艺术等学科,带领读者共同挖掘民间工艺作品背后的哲理价值,启迪读者对岭南文化的思考。
-
漫步上海老房子吴飞鹏上海是留存中国近代老建筑最多的城市,尤其是在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的老建筑更是构成了“万国建筑博览群”。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一些老建筑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并得到妥善的保护。特别是在贯通黄浦江两岸滨江空间和苏州河两岸滨水空间工程中,许多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用厂房和仓库被重新利用,成为上海老建筑群中一个新的亮点,而以往少有介绍。本书是“漫步上海老房子”的系列篇之一,通过精心设计的九条导览线路,重点介绍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老建筑,引领读者领略上海在一轮轮城市更新后一江一河两岸最新的城市风光。
-
老寿带侬兜马路寿幼森上海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等众多元素在此融合衍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上海建筑文化,为上海展现别样的人文气象提供了深厚积淀。本书基于“建筑可阅读”的理念,用精选的图片、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上海市富有特色的十几条马路,如安福路、武康路、复兴路、南昌路、思南路等,通过介绍,读者不仅能够阅读位于这些马路上的优秀历史建筑,欣赏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千姿百态,而且能更深入地了解掩盖在这些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进而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上海市城市建设海纳百川、包容万千的发展史。
-
乡音萦耳林伦伦 著本书包括声声化石、词词典雅、句句智慧三部分内容。作者以散文式的笔法书写其有关潮汕方言音、字、词、句考证的文章,无论是对潮汕话古音的分析论述,或是对词语引经据典的考释,都将潮汕方言的特色和趣味逐一呈现,展现了方言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体现了潮汕方言与潮汕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呈现出潮汕文化的历史性和丰富性。
-
福佬与客家之间杨国桢本书是杨国桢教授1989—1992年对福建龙岩盆地社会文化的田野调查报告。龙岩介于“福佬与客家之间”,即地理位于闽西山地与闽南平原的接合处,行政管理曾在客家人主导的汀州府与闽南人主导的漳州府之间流移,语言也受客家话和福佬话(闽南话)的双重影响。作者选取龙岩盆地中心和边缘的三个百年古村落,基于明清以来的民间文献和300位老人对1949年以前历史的回忆,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视角和方法,分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宗族与民间组织、婚姻、家庭与妇女、宗教信仰与礼仪等六章展开,记录日渐式微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抢救基层民众对晚清民国的集体记忆,彰显龙岩文化几百年来在福佬海洋文化和客家山区文化交融互动中形成的独特个性。1988—19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厦门大学、台湾“中研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开展“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继而延伸为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新竹清华大学学者加入的“华南农村社会文化田野调查研究”项目。本书作为成果之一,在前言中详细追述了两国三方合作研究的缘起、经过和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