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你未能触摸的福建“闽人智慧”丛书编委会千百年来,福建人在历史长河中寻觅和践行发展之“道”,形成了崇高的精神理想与价值追求,造就了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被我们统称为“闽人智慧”。《你未必知道的福建》为“闽人智慧”丛书之分册,侧重展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蕴藏的匠心智慧。通过介绍福建的能工巧匠、非遗传承、技艺营造,用非遗传承人与众不同的能力、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创造力,展现令人叹为观止的福建技艺、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璀璨生辉的福建创造。全书共介绍十九个福建非遗项目,从缩龙成寸的软木画到错彩镂金的漆线雕、娟繁秀雅的惠安石雕、以形写神的漳州木偶头雕刻、质朴灵秀、与时偕行的柘荣剪纸、古法天成的福鼎白茶,等等。这些传统非遗技艺是千百年来一代代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滋兰树蕙韩高年本书收录与甘肃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五十余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地区的民族文化、民情风俗、歌谣及传统节日进行的研究;第二,对甘肃地区早期周秦文化的文献、历史及文化研究,其中包括具体作品的研究、文体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化现象的揭示与考察、重大史实和思想观念内涵等方面的研究;第三,对出土文献的研究。主要围绕相关出土文献,对孔门诗学、早期文体、学派思想、简牍形制等问题进行研究。书中还有部分内容涉及对甘肃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域性学派、文化现象展开的考证研究。论文集所收为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博士后的论文,论文作者均已毕业且就职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有着多年从事相关研究的经验,部分作者已成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书中所收论文绝大部分已正式发表并受到学界好评,部分论文则是首次发表,故本论文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甘肃文化研究更是意义非凡。
-
文化旅游朱文斌、何俊杰绍兴,一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小城,不仅有巍巍稽山,清清鉴湖,更有如过江之鲫的名人,他们在谱写绍兴甚至中国辉煌的历史篇章中,前承后继,熠熠闪光。本丛书系统介绍了绍兴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分为《绍兴名人》《绍兴名山》《绍兴名水》《绍兴名桥》《绍兴名楼》《绍兴名茶》《绍兴名酒》《绍兴名镇》《绍兴名城》9册,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带读者领略绍兴风物。
-
海派之源赵景国本书的出版也将为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读者提供“四史”学习教育和深入了解领会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精髓的难能可贵的,为上海“红色文化”增添一张新名片。位于上海市徐家汇区东南一隅的赵巷已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20—30年代,一批革命文人先后来到赵巷:航空专家、古琴大师、后为“两航起义”策划者的查阜西,社会活动家、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柳湜,邹韬奋的助手、因发表《闲话皇帝》而引发“新生事件”的艾寒松。他们在这里播撒火种,辛勤耕耘,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和风细雨的工作作风,润泽着这方土地,给正在觉醒中的赵巷人传递党的光辉,点亮了希望的火焰。在他们的影响感召下,一批赵巷青年踏上革命征途。其中有经邓颖超亲批奔赴延安的徐鸿,有遵照周恩来指示去太行山创办华北书店的赵子诚(刘大明),有经上海地下党组织去苏北抗大五分校的赵敬耕,而更多的则是在留在原地,坚持地下斗争,直迎来1949年上海的解放。本书作者赵景国先生就出生于徐家汇的赵巷,是上海馆副研究馆员,馆讲座工作者,上图讲座中心首任主任。作为赵巷的后人,赵景国先生这部作品的问世,将赵巷这段罕为人知的革命历史严谨翔实、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为上海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研究史料。
-
多元融合与发展于鹏杰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观察研究东莞社会、族群、经济、文化变迁的心得之作,能较好地反映东莞这十多年来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和面临的困惑。全书围绕“多元融合与发展”的主题,整合了东莞族群演变与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幸福东莞建设、古村落保护、长三角先进城市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经验、推动常住人口社会融合、外来人口参与基层治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的石龙范例等研究成果。
-
盐与海洋文化俞渊全书的第一部分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切入,分别从盐的概念、盐与生命、盐与健康,盐与工业,盐与社会五个方面对盐进行详细论述。向读者阐明了盐的概念,展现了盐在自然界当中的存在方式,介绍了盐在工业生产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应用场景,揭示了盐之于人类社会乃至世间万物生灵的重要意义。盐不仅见证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那么在接下来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踏入历史长河之中,对中国盐政史、盐官史、盐技史、盐产史做了梳理,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中国历史上有关盐的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并沿着历史的脉络去慢慢品味历史当中的盐事,让历史照进现实。第三部分则以盐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盐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环节为出发点,阐述盐业专卖制度的主要变迁、特点,概述了历史上主要的盐场,阐述了不同盐场的运输线路,总结了盐产和运输线路上的所形成的聚落和城市。最后部分是以文化为着眼点,讲述了神奇的盐字传说、丰富多彩的“盐”语、五花八门的盐俗、灿烂隽永的文学创作以及为合理利用盐资源而奋斗抗争的古圣先贤。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朱刚 著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者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目前国内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师,同时也是该组织的认证NGO中国民俗学会在2015-2017评审周期担任审查机构成员期间的辩论代表,在过去十多年中深入参与了国际和国内层面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作为非遗领域的研究人员,作者主要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实践的演进过程,并持续跟踪了该组织晚近十多年来在非遗领域的各种发展变化。作者认为,非遗保护在本质上应属于一种文化政策实践。既有的非遗学理研究与实践层面存在一定区隔,这既妨碍了学术研究应用于实践的潜力,同时也存在学术话语在当前的非遗热潮中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为了弥合学术与实践之间的裂隙,一种可行且必要的做法就是将国际非遗政策及实践的演进史研究纳入非遗学术史研究的视野,以此建构一种全新的话语形式,搭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互动平台或基础。有鉴于此,本书汇集了10篇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的概念、历史及趋势研究的专题研究成果,试图为国内非遗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非遗提供一种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知识谱系。目录序言一、 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二、 文化空间:从时空维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三、 历史钩沉:从马拉喀什会议到《“代表作”计划》四、 事件考述:以《建议案》和《“代表作”计划》为中心的考察五、 政策研究:以审查机构为中心的回顾与分析六、 重要动向:由越南富寿省唱春项目转移引发的思考七、 批判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批判遗产研究八、 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九、 未来趋势:以2003年《公约》名录机制全球反思专家会为中心的考察十、 革旧立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机制的发展方向
-
天上人间李松涛四时烟火,陶染成俗,从历史深处,听到今天的故事。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何要怀疑伏羲女娲的神话?天圆地方的天坛地坛,建在北京城的哪里?今日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的舞火龙,为何有东汉大傩驱疫的遗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
-
阳泉红色人物张卫平,李晓并,朱伊文本丛书由阳泉市委组织部组织省内 作家倾力撰写。包括《暗夜星火:民国才女石评梅》《英雄记:抗日名将范子侠将军掠影》《浴血十年:太行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传奇》三个分册。他们均是阳泉红色人物的杰出代表,书稿通过书写他们的辉煌人生故事,深入挖掘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畏强敌的 品格,构筑起热爱 、热爱民族、捍卫真理的精神指向,他们是阳泉红色文化中的高标和典范。这些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 教科书。
-
淳安人文辑要方本昌本书的特色是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历史,表述形式为历史与文学的交叉,尤其是在人物纪事部分,以淳安历 的真人真事为素材,与民间相关的趣闻逸事自然融合,组成一个个完整而生动的片断,对读者进行一次趣味中普及人文历史教育的尝试。在整个内容中,我们依稀可以听到淳安遥远的历史脚步声。从良渚文化的史前文明,山越文化的古朴厚重到中原文化的渗透融合、人文蔚起,淳安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交融、同化、升华的反复磨合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领略到淳安先民的顽强拼搏精神。”年深成古迹,名重入州图”,淳安古为”严陵首邑”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