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京口神韵巫长龙, 编著《京口神韵》为镇江市京口区区委、区政府组织编写的“京口文化丛书”其中一种。书稿经作者组织、编排得较有新意。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五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历史上六朝、唐宋、明清、近代及今日之京口的发展;下编也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撷取了京口地区的漕运、文化、科技、商埠、古镇展开叙述。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颇具趣味性的故事,向我们再现了京口的神韵所在。作为系列作品,书稿对宣传京口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
绽放张道刚本书以《决策》杂志创刊30年为契机,汇集杂志发表过的精彩文章,以线串点、汇聚成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安徽形象塑造的过程。以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生动的笔触,运用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梳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向社会各界传递开放、创新、改革的安徽声音,向企业家、投资界展现安徽新的形象气质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提升安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感召更多企业和人才集聚安徽。
-
物华天宝刘志群“人文西藏”丛书旨在通过新手法、新视角,点面结合,立体呈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全套丛书分为两辑:一是“西藏风情”系列:包括《雪域经轮——西藏宗教考释》《藏地风土——西藏民俗趣谈》《物华天宝——西藏艺术掠影》《高原华章——西藏文学撷英》《流年乾坤——西藏历史述略》,全方位描绘西藏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貌,向国内外读者展示西藏魅力和时代亮色;二是“西藏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包括《松赞干布》《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九世班禅传》《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通过西藏历史人物形象侧面反映西藏社会的演进和转折,让历史人物走进新的历史方位。西藏艺术不仅是雪域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艺术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本书以八个章节对西藏艺术的各个门类,包括歌舞艺术、宗教乐舞、戏曲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作了精当介绍。根植于民族传统,以特有的笔触书写了高原上西藏艺术故事,展示了西藏艺术形式的发展流变,为世人了解、探索青藏高原文化艺术开启了又一扇窗口。
-
时间的烟火迟阿娟本书为老成都摄影集。老成都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作者有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亲历、见证、感知并记录报道这座城市。本书约有300张照片,带着旧日的时光印迹,让人跟随那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缅怀过去的岁月。本书希望借助摄影这一*有性表达形式,重现过去的成都那些本真的生活场景,把这十年消失变化的场景真实地传递出来,唤醒人们对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的记忆。
-
平凉路2767弄张力奋 著“平凉路 2767弄”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本书通过16位普通居民及1位街道旧区改造负责人的口述史,辅以历史大事记和 120 幅各阶段图片,生动地呈现了十九棉工房这一自成单元社区的百年变迁,还原了建筑、居住空间、社区与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关于“都市考古”的社会学著作,为发掘和保存上海的城市底蕴和城市文脉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探索。作为增订本,本书在原版15篇居民访谈的基础上新增1篇居民戴先生的访谈记录,并收录其家人的三张不同时期的珍贵全家福;补充田野教学记录说明;新增附录,增补该书出版后的重要媒体报道及拆迁后近况照片组图;补充再版序言。
-
山东文化两创实践案例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山东文化“两创”实践案例》包括研究探源篇、展示体验篇、赓续传承篇、文化赋能篇、传播交流篇5个主题,共收录60个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文化“两创”优秀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示工作成效、提炼实践经验、推介先进做法,提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地提供智慧力量。
-
姑苏桥胡忠勤本书收录了苏州现存的350余座古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古桥的历史和现状。作者自2017年起探访、拍摄并多方搜集资料,记录这些散落在苏州城的古桥。苏州是水的故乡,也是桥的王国。苏州的桥,“一多、二古、三秀、四趣”,上溯春秋,下及明清,遍布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名胜园林。它与姑苏江南文化紧密结合,是苏州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苏州人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可惜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保存至今、被视为姑苏城市灵魂的古桥越来越少了。逝去的难以追回,现存的必须珍惜。本书旨在充分展示苏州古桥的风韵,传承古桥文化,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桥资源。
-
水润华夏大长江蓝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江通过其干流和众多支流将东西南北的资源、文化融通在一起,同时吸收外来文明元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一千年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东移南迁,长江已成为中国的核心河。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又研究长江。在这本汇集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书中,他用史学家的贯通眼光、文学家的丰沛情感、旅行家的广博见识,详细梳理了长江的地质历史、文明起源和千古兴衰,全面介绍了长江独特的人才、城市、饮食、民俗和交通等文化以及自然景观,最后在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视野重新思考了长江文明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的定位。
-
上海吃客石磊 著《上海吃客》是上海女作家石磊继《上海饭局》后的又一力作。全书围绕“吃客”二字展开,于茶烟酒盏中,邂逅上海层出不穷的人杰,听挚友名人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回忆岁月积淀的家教,辅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向读者呈现出上海独一无二的气质。这些吃客们仪态雍容,衣发翩翩,带着上海老派的情致与讲究,品味故旧优雅的上海滋味。这份滋味是食,是诗,是画,是从前悠长而值得记录的年月。跟随书中色彩纷呈的油画,以及珍贵保存的家庭老照片,得以窥见近百年来上海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
万川归一徐杰舜,何月华本书以广西柳州市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线索,通过对柳州市所辖十个县、区的社会调查所呈现的民族团结万众和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展示了柳州市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工作路线图,并从自我总结、他者眼光、学术观察三个层面探讨了柳州市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概括了柳州经验的“五个一工程”,即太阳、榕树、葵花、石榴和歌仙意境。最后犹如万川归一,柳州在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中,不仅迎来了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荣耀,也迎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