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寻迹周皓彦,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著,周皓彦 编本书为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发现闵行之美”之一,本册专门查考闵行各种地名来源,涉及多个层级和方面,江河津渡,道路桥亭,乡镇街弄,寺庙宫观,无所不及,具有珍贵的乡土史地知识和文化资料价值。本书聚焦“地名”这个近在身边却又易被遗忘的领域,从现有的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政区名称,以及那些已被历史长河淹没但又极具意义和故事性的地(路)名中挑选出最值得回味品读的,呈现给读者,为读者留住那份乡愁的记忆。
-
美丽赤化马晓蓉 著在川北众多的红色景观里,这里更是全国唯一使用“赤化”作为地名并使用至今的地方。红色的土地养育了一地风物,更孕育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赤化故事”。作家马晓蓉在3年多时间里,多次深入考察了赤化镇所辖的8村2社区和众多村小组,既描述了每一个村庄的独特历史与现状、发展格局,又忠实记录了一个作家的所见所闻。在她笔下,赤化镇的文物古迹、名木古树、逸闻传说、传统技艺等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本书特别收集了富有川北地域特色、生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对我们实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乡村战略将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
人间杭州吴晓波 著《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的运河带来财富,从“天真正直”的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到“自诩为前世杭州人”的苏东坡为杭州和西湖写下450多首诗词,从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庆后、冯根生为代表的善贾者的复活。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一直试图捕捉杭州的“城市性格”,它最底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在历史的层叠历练下形成为今日的面貌。 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发现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甚至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并一直沦陷于此。对于这座城市,以及曾经或正在生活于此的人们,如果有唯一一个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好好地活着? 书中收录了220多张作者亲自甄选的历代照片与画作,是吴晓波所有作品中用图最多的一部,它们构成了文字之外的另一条叙述线。 这部作品也是吴晓波迄今为止最个人化、投入最多私人情感的作品。每一个历史片段的呈现,对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喜好与情感。用吴晓波自己的话来说:“我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年,它塑造了我,也给予了我一次叙述的机会……写这一本书,如同我当年开那家书店,仍是一件可爱而不会有什么着落的事情。我把它当成一个念想,你把它当成一个人对城市的私人记忆就好了。”
-
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 第三辑政协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编委会 编西城区作为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地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地,拥有众多古老的街巷故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皇城文化、士子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文化共存的区域。西四北一至八条至今基本保留了元大都建城时的规制,胡同中的四合院也大都具有明清的风格。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为了满足市政道路改造及公用设施建设需要,一些胡同被拆除,建起了楼群,组成连片的居民区,形成了新的街巷。一些胡同被合并,原有的名称消失。街巷胡同不仅是城市脉络、交通道路,也是人们世代生息之所。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街巷胡同不会永远不变,所以记录街巷胡同、留存珍贵的历史成为一件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事情。我们既要保护好古都风貌,也要利用好古都资源,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讲述好西城自己的故事。2019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我们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西城区的街巷胡同进行全面梳理,深刻挖掘每个街巷胡同的文化底蕴,呈现西城区街巷胡同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的脉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展现的新面貌。西城区行政区划内共设15个街道办事处,办事处辖区街巷胡同各具特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璀璨的明珠闪耀西城。《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以一街道一分册的形式呈现,记录辖区内街巷胡同中的院落格局、王公府第、单位机构、市井百业、今昔人物、今日呈现等,将街巷胡同历史脉络、当下风貌和文化特色进行梳理挖掘。这是2010年原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后,首次从建筑、人文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地对街巷胡同进行详细调研,以丛书的形式编辑出版,既是对过去和现有街巷胡同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也期望能对未来街巷胡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的编写充分发挥了西城区政协委员的作用,由区政协学习指导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策划组织,各街道政协委员联组具体承办。区政协和各街道政协委员联组的同志以及聘请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跑遍了西城区的大街小巷,参阅了以往的街巷胡同史志记载,寻找和听取一些老居民或其他亲历、亲见、亲闻者的口述,与档案资料对比核实,详细整理,倾注了很多心血。《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西城区街巷胡同的往昔神韵、现今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希望发挥区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
-
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 第一辑政协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编委会 编《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辑)是由政协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著的西城区街巷胡同文化丛书。全套书共三辑十五册,记录了北京西城区十五条街巷胡同的历史与文化。辑包括《朗月清风——月坛街道街巷胡同史话》《宛然西郊——展览路街道街巷胡同史话》《闾巷塔影——新街口街道街巷胡同史话》《京韵红墙——长安街街道街巷胡同史话》《南城陶然——陶然亭街道街巷胡同史话》。书中细致地介绍了各街道内的胡同变迁、相关典故及名人故事等,结构合理,语言生动,并附有插图,图文并茂,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品有历史文化,有建筑情怀,有典故趣味,有时代风貌,有助于弘扬城市文化。
-
跨文化沟通林丽钦,徐媛媛 著《跨文化沟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云顶丛书》根据职场中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要求,以跨文化沟通流程为主线,分为六大模块23个工作任务。在阐述跨文化沟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跨文化沟通前的准备、跨文化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跨文化沟通中信息的接收与反馈、跨文化沟通中非语言的运用、跨文化沟通中冲突的处理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沟通模拟实战的系统训练,以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能。《跨文化沟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云顶丛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一,该书每一个模块开始都有情境导入案例,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每一个模块后面都有课后习题,以方便读者全面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训练,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能。二,每一个任务在相应的跨文化沟通知识点的介绍之后,都有相应的案例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三,每个模块和每个任务里都有跨文化沟通的知识链接和视野拓展版块,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文化特征以及相应的沟通特点。《跨文化沟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云顶丛书》可作为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使用,也可供职场人士阅读。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追寻散落的红星王坚 著作者集十余年田野调查采访之力,抢救挖掘长汀苏区口述历史遗存,展示长汀老区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朱德语)、“中央苏区经济中心”、“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红军长征出发地”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再现长汀苏区人民“信念坚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团结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全书分为《莫问忠魂何所归》、《征程回眸壮心激》、《谁吟浩歌动天地》三个章节。通过亲历者(知情人)口述的主要形式,以严谨考据的视角、翔实丰富的史料、景意相融的笔触、真挚浓厚的情感,真实再现长汀苏区军民参与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非凡征程。《追寻散落的红星》图文并茂,史实性、现场感、可读性较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史实钩沉为首次公开披露。为丰富中央苏区党史文化内容,深入研究福建地方党史提供了可贵的史实依据。
-
吴越家声陌上花王长金,肖碧莲 编本书以五代十国时期创建吴越国的钱镠为核心,来研讨吴越国以及吴越文化,从“吴越国城市与历史遗产保护”“吴越国政治与对外交往”“吴越国文化与事件人物考证”三个主题展开。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比较的研究角度、融通的学术视野,不同专业背景的作者对以钱镠为中心的吴越国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辩和阐论,探讨了吴越国的崛起、城市建设的过程、政治外交甚至其与海外的文化互动,对于活跃于吴越国的历史人物也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总结了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及其历史贡献。
-
发现邢台太行古村落李海毅 著邢台西部,太行山区,古村落星罗棋布。它们大多没有什么名气,但却是邢台山区农耕文明的载体。有些山村早已人去村空,有些山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些山村尽管人丁不见衰落,但依然过着毫无现代气息的数百年一贯的传统生活。他们还没有被纳入现代化的进程中,就被现代化淘汰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所产生的隐痛。那么在邢台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让我们回过头去,走进这些山村,看看会发现什么?本书以一个媒体记者真实记录和考察的视角,真实地呈现了邢台西部太行山区的古村落现状。这些文章都曾经在报纸上连载,影响很大,并深受社会欢迎和关注。本书稿共包含有对42个古村落考察的纪实散文42篇,另有真实高清图片100多张。
-
循道·地理陈白 著地理现象背后往往有着吸引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神秘莫测,有的趣味十足,有的感人至深,十分吸引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素材,辅以带有感情色彩的故事,通过项目活动研究等从多方面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智慧,对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品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天地万物皆有其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是如此。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人依存于自然,又丰富了自然。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就是地理之道,也是当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选择成为一名地理人,是我的人生之道,出于热爱,“循道”思想让我和学生们都受益颇多。更确切地说,“循道·地理”主张是对我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结合当今考试的要求,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联系生产生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见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十几年来,我陆续结合地理实践力专题系列化的课题研究,创造学生学习的具身环境,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同伴互助,建立起几个学习团队,团队里的成员分别承担“团长”“发言人”“导师”等不同的角色,在项目学习研究上,团队成员可以共同探究和讨论;课后,团队内又可以起到同伴辅导和相互监督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好学、乐学,合作研究、合作实践,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初中,同伴的影响可能比老师和家长更有效。在实践力培养过程中,孩子们得到阳光向上的成长。这就是“循道·地理”的追求。“走近闽江河口湿地”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符合新课程“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充分挖掘闽江河口湿地具有探究性、时代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地域特色课程资源。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超过课本,超过课堂,以乡土问题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起点,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知识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