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黑塞与中国文化马剑 著本书着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结合黑塞自身的文学作品,在对既有的研究文献做批判性继承的前提下,把黑塞关于“我”的思想置于其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并将其哲学思考置于西方哲学和思想发展史的大框架之中。一方面,深入探讨了黑塞的自身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详细分析了黑塞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和黑塞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强调黑塞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绝不是一个由好奇而逐渐喜爱的简单过程,而是为了摆脱自身精神的危机所进行的思想探索。
-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孙小礼 著本书介绍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一生的不平凡经历和他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并分析澄清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某些误读和中国人对莱布尼茨的某些误传。莱布尼茨一生对中国文化保持浓厚兴趣,始终在关注和研究中国,他利用传教士的通信的报告,编辑出版了轰动欧洲的《中国新事萃编》《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等著作。
-
东亚世界与古代中国刘永连 著本书在作者近年研究成果中选取了19篇学术论文,以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对外交往为主题,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群、族群在东亚陆海之间的迁徙或往来;二是以民间和地方视角为主的文化交流及相互文化关系的演化;三是对域外汉籍重要文献及其相关问题的梳理和研究。
-
发现人文[美] 亨利·M.塞尔(Henry M. Sayre) 著,陈萍 李海峰 席仲恩 等 译《发现人文》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帮助我们从宏观上审视整个人文学科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绘画、雕塑、建筑、设计、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人文艺术门类的历史背景,从而建立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该书展示了不同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诸多思想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历史进程中塑造了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文化。
-
庞德与中国文化陶乃侃 著由于欧洲中心论的缘故,西方学者涉及庞德与中国的关系时,往往回避计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大多好考证庞德涉及的中国文史资料。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整体给人的印象是庞德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是考据学问题。然而,庞德却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备至,视中国古籍为“新大陆”。为“宝库”,甚至是现代西方“文艺复兴”的思想之源。这种认识成为庞德终身究读中国古籍的动力。庞德著作不仅有明显的儒家思想影响,而且也有道家思想影响的痕迹。本书取比较学视角,结合当前主要批评方法,沿中国传统诗学和儒学两条思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庞德及其现代主义诗学的影响与意义。全书分五章,考察讨论庞德研究中较为忽视的问题:如庞德的比较诗学、中国文化影响的生成及其发生点、庞德选译《中国诗集》的真实标准和动机、庞德对中国诗律的拒绝与改造、乐府诗与西方叙事诗的内在关系、费氏遗稿及其译介影响的实质意义、《诗章》叙事模式和集合模式的建构、儒家伦理母题的生成及其建构、《诗章》儒学题旨的显隐表现、“潇湘八景”和山水诗对庞德创作的影响等。由此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庞德的创作、诗学、审美、伦理、信爷、思想均有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刺激、影响了庞德现代主义诗学的建构,而庞德的观点与写作实践又为中国文化遗产输入了时代气息和新的生命,使其得以在域外的现代文学话语中流传。这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相得益彰的共生景观,是对赛伊德“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论的有力反驳。
-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曾艳兵 著本书旨在探索和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本书探索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理由和原因。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显然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他阅读了大量经过翻译的中国典籍、诗歌、传说故事,认真研究过西方学者撰写的有关中国及东方的著述,翻阅过许多西方旅行家、神职人员、记者、军人、商人等撰写的旅行记或回忆录。他在他的书信、日记或谈话中多次谈及中国文化,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非常崇拜和赞赏。他以他的不朽作品精心构筑了一座德语的“万里长城”。他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一次战斗纪实》就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后他又创作了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往事一页》《中国长城建造时》《一道圣旨》《中国人来访》等,他的其余作品也常常与中国文化思想有着某种或隐或显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卡夫卡在创作中驾轻就熟地掌握了一种变成小动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通常只有中国人堪与媲美。中国文学中zui能体现这一方法特征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卡夫卡恰巧读过这部小说的德译本,他的创作有意无意地受到过这部小说的影响。卡夫卡还熟读过老庄哲学,这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有所反映和表现。卡夫卡的“法”与“道”一样,充满了多义性、歧义性和神秘性;卡夫卡笔下人变成甲虫是异化的结果,庄子梦蝶则是自由逍遥的化身;卡夫卡的寓言是自我表现和自我宣汇的现代寓言,庄子的卮言则是沟通天人之际和载道的工具。卡夫卡的《城堡》与钱钟书的《围城》在主题立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又体现了两位作家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人格特征以及东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卡夫卡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想象中国、阅读中国、描绘中国和创作中国这一过程,这在西方作家中虽然不能说是juewujinyou的,至少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难能可贵的。同时,卡夫卡又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敬重的作家,而且,他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生活和创作还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许多中国作家视为“知音”。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以其独特的创作使中国作家感到震惊,并为中国作家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该书zui后综述了20余年来中国(大陆)对卡夫卡的译介和研究。
-
荣格与中国文化申荷永,高岚 著《荣格与中国文化》是中学西渐丛书的一种,中学西渐丛书的选题意图是通过揭示西方世界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大师、哲学家、思想家等人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从中理出“中”学渐次浸润、影响“西”学的脉络。本书分为六章及“引言”与“后记”。第一章“荣格的中国文化情怀”,从荣格出生与成长中所接触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缘起,呈现荣格家中的中国气氛,以及荣格内心深处的中国意象,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从中国主流文化的几大支系出发,分析荣格著作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印记,探索荣格思想形成过程中“中学”的催化、启发和影响;第六章“爱诺思及荣格之后的发展”,呈现荣格及其学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与整合的持续努力,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荣格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影响。
-
文明开化来了[日] 林丈二 著,凤气至纯平,许倍榕 译日本在明治时代历经文明开化的变革,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习惯。本书通过日本“路上观察之神”林丈二利用明治初期到1930年代日本的新闻(报纸)、杂志里的“插绘”和“广告”,配合报纸社会新闻纪事,仔细探究和挖掘其中各种物品和潜藏的故事,记录一百多年前日本人的生活样貌和变化,从而建构其独树一格的日本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史。 明治时代曾出现“附插画的报纸”,如《东京绘入新闻》《绘入朝野新闻》等,以“绘入”(插图)为卖点。本书收录23种报刊250幅珍贵报纸插画,聚焦20个日常生活故事,运用“插画”这样的时代投影器,管窥一百多年前日本人的面对文明开化的踌躇与前进。让我们在时光旅行中回到明治时代,从那里看到“日本的现在”的根柢。
-
星际旅行终极指南(美)吉姆·贝尔(Jim Bell)欢迎打开这本《星际旅行终极指南》(2218年版)! 来看看这些不容错过的、壮丽的太空奇观吧!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想象力、一点点好奇心,还有这本由著名的行星科学家吉姆·贝尔带来的《星际旅行终极指南》。它将带领你从太阳系及其周围的近地目的地出发,向着小行星带和太阳系外部飞去,远至新发现的太阳系外部的TRAPPIST-1行星系统。在这里,你会了解到关于外太空的丰富有趣的历史和科学知识、数据和信息,从北极光的成因到为什么泰坦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独特的、了解早期地球历史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 * 探索美丽的地质仙境——月球阿里斯塔克斯高原的熔岩管道 * 在水星的双日出度假村和水疗中心观看一场天体戏剧 * 参观火星并攀登整个太阳系中的火山——萨尔西斯火山峰 * 在福波斯的传统餐厅库奇纳·帕诺拉马一边享用浪漫晚餐,一边观赏火星的表面 * 出席一场得摩斯上的爵士音乐节——必定令人终生难忘 * 在令人惊叹的飞行之旅中,看著名的土星环在眼前放大 * 到冥王星的斜坡上,享受比木星系统更胜一筹的滑雪体验 在开往TRAPPIST-1的地球2.0号太空飞船上申请一个座位,不过这是一次可能需要一生的旅程,所以你要有多代思维模式。从最受欢迎的地标,到各个景点的交通选择,再到旅途中不得不考虑的、包括酸雨和极端温度在内的危险,《星际旅行终极指南》将带你领略不可思议的外太空风光,也许有一天你真的能踏上这些星球。
-
昭和上班族 月薪一百圆岩濑彰 著日本昭和时代从1926年延续至1989年,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又分为战前时期和战后时期。 二战前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中,也许尚无现代生活的痕迹。但若细究本书,就会发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那时领月薪的“上班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月薪百圆”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普通日本人靠什么才能“出人头地”? zuigui的嫁妆竟是衣服? 让我们跟随这部昭和时代的导览书,去了解当时日本的种种习惯、家庭形态及战前生活的真实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