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日本味道万景路 著本书在一道道造型精美的犹如风景画般的日料中,在杯光斛影的日本酒文化里,以及在中日饮食文化的对比中,展现出日本饮食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揭秘日本料理广受世人追捧的奥秘
-
异域的考验安托万·贝尔曼 著本书是一次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文化领袖歌德、施莱格尔、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考古式”梳理: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式建立在录得翻译拉丁文及希腊文《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及其共同时代的赫尔德、洪堡等人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而逐渐成型。德意志文学中z伟大的作家们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z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 作者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现代德语原创作品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歌德在此时提出著名的“世界文学”概念,正是看中了作为译入语的“他者”对母语创造力的“构建”和“重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朱乐耕,韩子勇 编这套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40年来研究生教学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可以说,这是40年研究生教育的成长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砥砺前行,传承学术和立德树人的光辉足迹。论文集和作品集以学科为经,以时间为纬,每学科又设教师篇和学生篇。论文集共7卷,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卷”“美术学卷”“音乐学卷”“舞蹈学卷”“电影电视艺术学卷”“戏剧戏曲学卷”“设计学卷”,每卷平均80余万字,共计约600万字;作品集共5卷,分别为“中国画卷”“书法篆刻卷”“油画卷”“版画摄影雕塑卷”“艺术设计文保卷”。通过这些厚重的研究和创作成果,相信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艺术设计·文保卷)》为作品集中的艺术设计文保卷。
-
日本色彩美学[日] 尾登诚一 著据说人实际上拥有识别1000万种颜色的能力。这是生来就有的对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的阶段性变化的判别能力,绝不是通过训练才能得到的特殊能力......《日本色彩美学》植根于风土、环境、生活与传统习俗,从色彩原理及效果、色彩给人的印象、色彩与生活,以及日本人的色彩品味等方面,对色彩 进行介绍和讲解。文字优美,平易近人,不仅有专业知识,更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并配有专业色表、城市风景照、生活中色彩搭配得当的场景图片等,更加利于读者理解、吸收和运用。
-
观看周华诚 编《观看:大地上的艺术》一书由“稻田读书”文艺生活社群策划,是由艺术家、建筑师、作家、媒体人、乡村建设者等组成的一行参访人员参加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后的实地寻访记。他们深入日本新潟县,走访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参展艺术家、小蛇队志愿成员等众多参与者,从各个维度解读大地艺术节,解读艺术、土地与人的关系,思考艺术赋予乡村复兴的力量,旨在为中国乡村建设、艺术实践等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萨穆埃尔·拉莫斯在世界文化与本土文明之间,在现代技术和精神文明之间,在信心缺失与妄自尊大之间,如何“认识你自己”?墨西哥思想家、哲学家萨穆埃尔·拉莫斯,深入解析塑造民族心理的历史力量,指出殖民制度造成了墨西哥人心里深处的自卑感,让他们不敢正视过去,企图将历史一笔勾销,从零开始。他认为墨西哥革命在反对独裁者迪亚斯政权媚外倾向的同时,又陷入了封闭性的民族沙文主义。然而,真正的自救之路应该是直面自我,辩证地看待历史遗产和民族性的优劣。他指出,墨西哥人应该摆脱世界主义眼光的风情画式的“墨西哥主义”,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本书堪称拉丁美洲哲学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作品,是用历史主义和现代心理学的理性眼光分析具体民族文化的尝试。
-
转型中的法国徐波 著一场轰轰烈烈的黄背心反抗运动使社会转型期间法国人的纠结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法国的“五月风暴”就率先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拉开社会转型的序幕。在后工业化、智能化,特别是今天,法国人不得不面临“既要假期,又要罢工”后自我革命的第三种选项。 本书作者徐波以其资深外交官和中法民间交流摆渡人的特殊经历,对今天遭遇“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法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全面巡礼,全书内容时间跨度大,叙述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生动,在诸如全球化、科技革命、效益与公正、社会平等、权力腐败、移民与多元文化等目前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共同挑战性议题中,让我们看到了沸腾的法国社会后面依然存在的活力,以及法国人在如此气象万千的时代实现多种人生的可能性。 作者认为,社会转型是世界性命题,且选择总是痛苦的,而转型成功与否关键要看社会精英是否还在思考,民众是否还在坚守其对生命的初始认知。法国既盛产黄背心运动那样的革命激情,又是爱哲学、爱思辨、爱批评的思想故乡,各种民间社团更是活跃其中,人们随性,活得真实轻松,这是法国社会转型的希望,也是几十年来在法国在一片唱衰声中,依然能在国际政治、科技、文化和人文领域发挥世界大国作用的原因所在。 面对社会转型这一人类共同挑战,作者不仅提到“法国案例”的借鉴意义,还提出中法两国人民在转型期“情感交流”的 2.0 版,并由此分享了他在法国从事民间交流活动的各种故事,为中法两国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书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国黄背心运动所揭示的社会转型问题,了解更多有关今日法国社会和法国人的真实现状及其精神状态,以及中法两国相关领域合作交流的情况;适合广大法国文化爱好者、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关注社会转型和治理的研究人员,以及国际政治、外交、新闻、法语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
意大利文学对歌剧发展的影响曹卉 著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意大利民族(主要是由罗马人、伊特鲁利亚人、希腊人、日耳曼人和阿拉伯人构成)的文明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学与歌剧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很可能是自发的、自由的,并没有所谓的“逻辑”,更遑论“关联性”。今人谈论过往,以过往为素材做学问,无非就是对史料进行归纳、梳理,并且加以自己的分析,使自己的条理从逻辑方面看上去尽可能合理。拥有所谓更大“话语权”的作者或者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往往被看作“必定”是正确的;反之,如果是少数的“微薄之言”,则很可能被忽视,或者被质疑。对于做学问,我看这大可不必。借用《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这句话来说,探讨和研究一门学问,理想的状态是认真钻研中的长期“争鸣”或“切磋”,这样这门学问会一直保持活跃的学术状态。而如果想“完善”一门学问,那么其实是一种趋向封闭的状态,变得“油盐不进”,没有活力,对于做学问来说不是好事。
-
伦敦的石头利奥·霍利斯 著全书讲述了伦敦城十二座具有代表性建筑的建造过程,及其对伦敦城的历史意义。这十二座建筑,仿佛十二个座标点,联缀起来,勾勒出伦敦城的建城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绵延至21世纪初。这些建筑,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发生在伦敦、影响整个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十二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不单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单体建筑,也包括住宅区、城区规划,甚至污水排放管网的建设等。其中一些虽然不具有景观性,但它对伦敦的居民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敦伦的城市发展具有特别的贡献,是某段伦敦历史的特殊见证者。
-
2018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长铃 编2018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2018“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是“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