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我的洛杉矶[美] 爱德华·W·苏贾 著,强乃社 译洛杉矶现在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化地区,也是世界上深具文化多样性的城市之一。本书作者带领我们经历了这座城市的蜕变,分析了都市重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化,以及信息密集型新经济的形成。通过审视自己对洛杉矶不断演变的解释,作者认为,城市化过程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众所周知的大都市模式转向了区域城市化。通过对新地域主义、空间转向、大都市时代的终结、郊区城市化、工业都市主义的全球传播等概念的审视,本书作者为城市和区域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视角。
-
薄雾之都[英]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著,宋佳 译从古罗马人建立的殖民城镇朗蒂尼亚姆,到撒克逊人与丹麦人争夺的伦迪威克,再到今天的伦敦,这座岛国的首都度过了中世纪的黑暗与野蛮,品尝了殖民时代的崛起与辉煌,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与衰落,从令人陌生的商业城镇一步步成长为举世瞩目的金融中心。岁月不断刻画它的面貌——由小巷和庭院组成的中世纪迷宫、随工业时代而来的乔治亚风格广场与豪宅、帝国气象的维多利亚排屋,新千年高耸入云的天际线;历史不断塑造它的品格——火灾、瘟疫、轰炸都不曾击垮这座城市,反而让它淬炼出独有的气质,古怪、随性、多变。人们似乎早已忘却了它的本来面目,但当薄雾散去,它已宠辱不惊,伫立在那里,带着独有的优雅与不凡,静静地注视着流淌而过的泰晤士河。《薄雾之都:伦敦的优雅与不凡/列城志》的作者汇集了伦敦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人物和趋势,创造了一幅无与伦比的城市肖像。基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巧妙结合决定伦敦面貌的建筑思潮,向读者展示,两千多年来,金钱和权力之间的冲突如何成就了今天的伦敦。对于任何想要了解伦敦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读者,詹金斯的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薄雾之都:伦敦的优雅与不凡/列城志》中关于二战后伦敦建筑和思想潮流发展的内容非常精彩。
-
摆渡人周朝晖 著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个令我们不知如何去面对的国家,而彼此间却又有着如此之多牵扯不断的历史渊源,成为一个既绕不开又不能无视的存在;随着中日民间往来日益常态化,日本文化更频频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从慷慨赴死的武士道精神到在全球流行文化中大行其道的怪谈与动漫;从凯风快晴的富士灵峰到万人空巷的赏樱踏青;从独具特色的饮食风尚到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作品……是什么造就了今天日本文化的面貌?换个说法,今天当我们谈日本文化时,又该谈些什么呢? 日本,如果从我国官修史书裴注《三国志·倭人传》里*早记录算起,迄今也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一方面,受惠于成熟的东亚大陆文明的滋养,日本文化不断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也在成为创造文化的主体,两千年来涌现了很多文化精英和巨擘,参与日本文化的创造。本书从日本近世(1603—1867)直到近代(1868—1912)这三百年间里,选取了24个*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化摆渡人介绍给中国读者。朱舜水、松尾芭蕉、小林一茶、杉田玄白、吉田松阴、福泽谕吉、冈仓天心等,作者将这一个个日本文化英杰的群像,从生平事迹到思想渊源,从价值伦理到丰功伟绩和盘托出,展示给读者。作者还特别注意文章的可读性,追求“有史、有识、有趣味、有情怀”的为文之道,着力挖掘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言行或逸事,使之跃然纸上。
-
万物辞典[英] 菲洛梅娜康科 著,雍寅 译《万物辞典》是一本颇为有趣的社科书,主要讲述关于英国历史与文化的冷知识,像一本荒诞百科全书。本书用辞典的形式由A到Z进行旧词新解,对新时代热门词汇进行另类解读,内容涵盖英国本土及西方历史人物和事件,关注社会现象及流行趋势。作者偶尔用英式特有的黑色幽默风格进行调侃,以不失轻松愉快的文风,帮助年轻读者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搭建知识体系,以辞典形式给万事万物新的思考角度。从腊肠到亨利八世再到进化心理学,让读者对于历史、人性、人生、社会、哲学等问题进行革新式思考。 与本书相关的还有一系列同名伪纪录片“扯淡系列”(Cunk on...),该伪纪录片跟随“无知”的主持人菲洛梅娜·康科追溯英国历史,看她如何一本正经地调侃历史。编剧是查理·布鲁克,正是神剧《黑镜》的主要编剧之一。除了热衷于剖析人性,他同样自带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天赋,素来以犀利、重口的讽刺风格著称。继该伪纪录片系列在英国热播后,本书为同系列改编作品。 警告: 这是一本“毒性”很强的人类知识百科全书,从英国女王、亨利八世到进化心理学…… 由于本书作者太过“正经”,如果缺乏对世界史的基本了解,极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所以历史小白请结合注释谨慎阅读! 不过,看完之后,你有99.99%的可能会爱上这位奇葩作者……
-
梵蒂冈古墓[意] 保罗·普雷拉尼,[意] G.斯皮 著,周彬彬 译梵蒂冈古墓被称为逝者之城。本书讲述的重点并非古罗马时期政治用途的宏伟公共建筑,而是从异教过渡到基督教时期的罗马境内各个家族建成的墓葬群遗址。书中不仅对杰出作品列举展示,而且对重要艺术、文化事件深入研究,同时提供了解读的关键,试图搭建梵蒂冈的历史背景与它取得的艺术成就之间的桥梁。
-
日本四大美学家李心峰 著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现代美学艺术学,对于中国美学艺术学来说,最初是一座沟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日本桥”,今天则是一面足资借鉴的“日本镜”。本书作为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研究的专著,是对日本近现代成就巨大、影响深巨的四大美学家大西克礼、植田寿藏、竹内敏雄、今道友信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成果的概括性研究,同时也对发足于明治时代、直至平成时代结束的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择其要者做了概观式描述,旨在为中国当代美学艺术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与参考。
-
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李志军 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许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近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本书在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创新环境、市场环境等七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城市以及其他253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就进一步优化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提出建议。
-
灵魂的舞蹈张敏杰 著本书以叙事性的画面与历史和现实对话;以幽默象征的艺术手法凸显哲学思辨;以中性语言塑造和构成虚拟空间。张敏杰的作品在追求艺术境界的实验性作品中,无论是木版、丝网版、平版、铜版、油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在努力表现和追求创作语言上的个性,以彰显内在的精神追求。
-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美术品选郑亚,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继201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品选》之后,上海鲁迅纪念馆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再度合作,对馆藏当代美术品进行了整理与编选,出版《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美术品选》一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鲁迅纪念馆不断丰富馆藏,籍此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一批高水准的美术藏品集。与此同时,纪念馆亦曾利用馆藏美术品资源多次举办馆藏美术品展、馆藏版画展及当代版画创作展等特展活动,使公众有机会与佳作面对面,近距离欣赏艺术之美、感受鲁迅精神。《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美术品选》共收录百余幅由蒋兆和、程十髪、谢稚柳等当代知名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作品,体现了上海鲁迅纪念馆近70年来征集、展览、研究的成果。全书按照作品门类分为国画、油画、版画、藏书票、雕塑五个部分。所选作品或是传神描画鲁迅形象,或是聚焦鲁迅生平的某一时刻,或是展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有名片段……一件件作品生动再现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与精神气质,传递着当代美术从业者对鲁迅的爱戴与怀念,也无声讲述着鲁迅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部分国画:中国绘画源远流长,而中国画的现当代发展特点,要言之则为中西合璧、推陈出新。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当代中国画作品为我们领略中国画融合新旧的艺术特色提供了一个窗口。国画家们力求真实表现鲁迅的精、气、神,塑造出了神形兼备、富有神韵的鲁迅形象,以及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美术品中,蒋兆和、程十髪、华三川等画家均有佳作。第二部分油画:油画作为一门绘画技术,很早在明朝从西方传入中国,此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经历了风风雨雨,很终兼容并蓄,完成了民族化的过程,成为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六七十年代,应社会需要而兴起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风潮。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描绘鲁迅形象的油画有不少创作于此时,着力塑造了作为民族脊梁、新文化先驱的鲁迅,颇具时代感和历史纪念意义。第三部分版画:鲁迅是中国新兴版画之父,上海鲁迅纪念馆美术品收藏中版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除作为特殊微型版画的藏书票外,其他版画数量总数逾五百幅,涉及作者80余人。其中,木版画占了绝大多数,而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亦有收藏。这类版画以鲁迅形象为主要内容,题材多围绕鲁迅生平,用于在纪念活动上进行陈列展出。另有一些作品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鲁迅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为表现对象,对人们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多有帮助。第四部分藏书票:作为版画艺术的分支之一,藏书票又被称作“微型版画”。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理论曾对李桦、赖少其等木刻青年带去深远影响,促使他们逐步成长为版画和藏书票艺术家。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藏书票收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鲁迅本人收藏的藏书票,现被定为珍贵文物;二是与鲁迅同时代的文人艺术家专库中收藏的藏书票,更为个性化;三是纪念馆结合宣教、展览活动征集到的文人艺术家及社会人士的藏书票作品,体现生活情趣。第五部分雕塑:雕塑在人物类纪念馆中扮演重要角色,立体的雕塑使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欣赏。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雕塑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户外雕塑、室内展示空间中烘托氛围的雕塑,以及陈列展览场景中的雕塑。分布各处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不可替代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参观氛围。
-
花开的声音朱荆萨,游萌 编《花开的声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美育作品集》是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美育实践成果的缩影。这些作品根植于地大文化土壤,在校内外公演、登陆央视舞台,在镁光灯下绽放,是学校美育实践之花。种子其实早已种下。在李四光作为科学工作者,抱定为国家富强、人类前途作出纯粹选择的时候;在一代代校友遇险为峰、以云为锦、长虹如剑、远山如梦,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时候;在地大人攀登世界七大洲高峰、徒步南北极点,用生命和梦想丈量地球高度的时候;在地大人倾听石头的声音、追溯生命的时间简史,遥望太古之远,启发未来众智的时候;在学校将“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办学核心价值观,把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作为办学使命的时候……。美育实践是生命的实践。我们在学校办学实践形成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发掘、搜寻、擦拭、呵护、灌溉、催生这些美好、珍贵的种子。它们发芽、开花、炫目、精彩,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张力和时代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