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大歌李钢音 著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采集及研究”的成果,作者选取贵州4批国家传承人中的22位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涉及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本书立足贵州文化的历史性、多元性、民族性、包容性特征,拓展文学人类学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写方式,以文学文本反映出贵州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代表的文化基因的特殊性,包括贵州各个山地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审美观点、文化取向和表达方式,真实细微地显示出贵州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是全球化时代贵州文化多样化的真实记录,是对贵州非物资文化遗产口述史中生活史、生命历程的叙述深化和提升,有彰显贵州非物资文化遗产人文精神和价值、扩展传播空间的意义。
-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文献研究胡爱民 郑力乔 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一书共分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价值和策略、自由的歌唱: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咸水歌调查报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高校图书馆在黎族舞蹈保护发展中的作用与策略研究等内容进行了叙述,是笔者二人尝试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从文献的角度,探讨高校利用口述文献服务海南地方文化的新方法。写作用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思想,前部分是理论,后部分是访谈实录,理论研究深深扎根根于传承人的实践访谈,访谈而来的传承人的成果经验又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
-
歌海捞珠李作应这本《歌海捞珠(下)》是长期工作在民族文化线的专家学者李作应,经过近30年精心收集、整理汇编而成的广西经典山歌集。其内容涉及农事生产、日常生活、为人处世、谈情说爱等。此书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劝导人们勤劳生产,踏实做人,践行孝顺、善良、忠诚等伦理道德。全书内容分为三月歌、情歌、世事歌三大部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族山歌形式收集整理,尽量保留壮族山歌的音韵,及山歌的原汁原味,从生活、生产中的琐事、小事叹唱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劝诫世人行善守德的目的。本书将所有收录整理的山歌全部翻译成拼音壮文,用壮汉对译的形式编排,更利于壮族地区民间读者的阅读和文化的传承。
-
歌海捞珠李作应李作应编著的《歌海捞珠(上)》是长期工作在民族文化线的专家学者,经过近30年精心收集、整理汇编而成的广西经典山歌集。其内容涉及农事生产、日常生活、为人处世、谈情说爱等。此书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劝导人们勤劳生产,踏实做人,践行孝顺、善良、忠诚等伦理道德。全书内容分为三月歌、情歌、世事歌三大部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族山歌形式收集整理,尽量保留壮族山歌的音韵,及山歌的原汁原味,从生活、生产中的琐事、小事叹唱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劝诫世人行善守德的目的。本书将所有收录整理的山歌全部翻译成拼音壮文,用壮汉对译的形式编排,更利于壮族地区民间读者的阅读和文化的传承。
-
唱法事蓝宏 著田林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壮剧就是其中的代表。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戏曲艺术,用壮语方言演唱,因壮语方言、曲调风格等有所差异,因而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田林县作为壮剧发源地,自古以来都是北路壮剧传布地区的中心。这套收集了10个壮剧经典剧目的《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分三册。《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下)》包括:《蝶姹》、《宝葫芦》、《凤仙姑娘》、《海蚌姑娘》。剧本原文皆用壮族土俗字书写,我们用田林方言壮文、汉语直译和汉语意译来翻译,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由蓝宏主编。
-
粤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孔庆夫粤剧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我国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传统戏剧;序号180;编号Ⅳ—36)的双重身份,因此,“非遗”语境下的粤剧保护、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以粤剧唱腔音乐为首要对象。本书包括五章,分别从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调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板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腔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曲牌形态以及非遗保护语境下对粤剧传承的“生态”思考。其中,“生态”思考包括“原生态”与非遗理论的假定性认识、“本生态”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和“衍生态”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播和创新。在研究、厘清粤剧唱腔音乐“内部本体形态”的基础上,还需要从非遗原生态、本生态、衍生态的学理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厘清粤剧多曲体唱腔音乐在粤剧非遗保护中,其“本生态”与传承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其“衍生态”与传播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等。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口头传统卷万建中本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全面梳理20年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成果,经筛选、整理后结集成书。本书是口头传统卷,分为七个部分,是近20年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论文,包括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高水平论文。
-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余江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拟将中国目前非遗项目进行系统介绍并多语种出版,向世界人民展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魅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主要内容如下: ⑴本项目对我国的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介绍每个项目的起源演化、价值特征、承传与保护; ⑵由非遗项目相关资深研究专家在深度调研、文献研读、采访传承人、实地观摩体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⑶项目用故事讲述非遗,可读性强;内容编排采取图文一体的模式,每个项目配备权威图片和新颖插图,民族特色鲜明。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苑利 顾军 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下,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目前已经有几十所大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一些院校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系,有十多所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同时2008年新年伊始,文化部与教育部一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非遗进大学”也是其中为重要的一环。只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教育的合适教材,有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的开展。 本书是作者在2003年的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班内部教材)一书的基础上写就的,5年中六次大规模修改,经历了四次教学实践和多次专家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本书很好地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主要的理论问题,也对于大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资格成为全国各大专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专业用书。
-
江苏非遗音乐文化研究.戏曲篇谈欣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丰富,代表性地方剧种有九个:昆剧、苏剧、锡剧、丹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和梆子,囊括了昆山、梆子、说唱、歌舞四大声腔。它们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瑰宝,陆续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本书以江苏九大地方代表性戏曲剧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种音乐的来源、音乐旋律构成要素、结构使用的特点和字腔关系上梳理和分析各剧种唱腔音乐特征与风格,以及戏曲伴奏等音乐元素,从而揭示江苏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音乐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