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日本墨绘[日]小池昭三《日本墨绘》是一本实用的墨绘初学指南。日本著名绘画大师小池昭三在本书中介绍了墨绘所需的工具和材料、11种基本技法,以及19种传统墨绘题材。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学会如何用一支毛笔捕捉大自然的灵魂,书写“自然之诗”,进而领会到墨绘背后的精神和哲学内涵。
-
日本禅[英]加文·布莱尔《日本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从书法、折纸、寺庙、园林、盆栽、花道、房屋、茶道、日本料理、武士、武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禅宗在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一盏茶、一笔字、一座园、一花一木、一招一式,都可以是禅。
-
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许晖阿拉伯新娘手中的石榴果,辗转染红了武则天的石榴裙;中国的“花中宰相”芍药,有着一个源自古希腊医神的拉丁名;《奥德赛》里的希腊人,早已披上了“长羊毛的树”上采摘并织成的丝绸衣……文明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生发出无数传奇般的故事。本书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二种植物——小麦、葡萄、石榴、曼陀罗、黄瓜、红蓝花、枣椰树、水仙、甘蔗、淡巴菰、大蒜、芒果,以及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四种植物——桃、杏、芍药、桑,为你详细读解它们的“旅行”足迹、多样变迁以及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象征意义;同时带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对照的历代名画,兼容并蓄中一睹植物在神话传说和历史现场倾情演出的无穷魅力。
-
关于德国的88个小问题梁锡江什么是德国?是啤酒、足球、制造业,还是严谨、哲思、守约定?是康德、歌德、贝多芬,还是格林童话、世界大战、欧洲一体化?这些标签里有事实,也有刻板印象。本书精选了与德国相关的88个小问题,涉及德国的经济特点、政治现状、社会风俗、历史传统、文化典故等方面,从一些漫不经心却又日常可见的小问题入手,为读者呈现一个不一定与传统印象相符却真实的德国,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本书为《关于德语的88个小问题》的姊妹篇,适合德语学习者、德国文化爱好者阅读。
-
北京一得阁墨汁杨金凤本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书不仅讲述了国家非遗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由来和发展,还讲述了一得阁墨汁店的百年发展历程,揭开了中华墨文化的发展新阶段的神秘面纱。
-
戴月轩湖笔陈培新、王后显、白文冲本书是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及戴月轩品牌的一本科普性读物,以详实的内容,图文并茂的全面系统记录了毛笔的起源及发展重点篇幅讲述京城制笔名店戴月轩,从创建之初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的艰辛历程,以及创始人戴斌独创的戴月轩湖笔技艺历经五代人的传承,传续到当代戴月轩传承人王后显老师并逐步完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谱系清晰详尽,最后介绍了戴月轩百年制笔过程中制作的几款经典毛笔,以供读者赏析。
-
遗产周永明,王晓葵《遗产》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与现代化、遗产与东西文化交融等多个遗产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研究前瞻性。
-
形意拳王子虎 李晋萍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本书从形意拳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传承、项目形态、项目特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故事、保护手段、社会影响、发展现状等;附录包括大事记、传承世系等。在挖掘本项目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体现知识性、文献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力求雅俗共赏,明晰准确,推陈出新。
-
悦身心 会合作 善思辨李雪梅本书主要展现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创新性的课堂实践探究新样态“乐群学堂”的实施探索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乐群学堂”理论体系、“乐群学堂”研究践履以及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等学科“乐群学堂”的实践研究。书稿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 乐群学堂的理论体系;第二章 “乐群学堂”研究践履;第三章 乐群学堂实践研究——“智美语文”;第四章 乐群学堂实践研究——“智趣数学”;第五章 乐群学堂实践研究——英语学科;第六章 乐群学堂实践研究——艺体综合学科。
-
文明的互鉴李希光中国的未来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文明新标准。为了研究共建“一带一路”伊斯兰国家的文化,探索世界多样文明的共生共存问题,本书两位作者深入罕有当代学者考察的风险较大的地区,融科研、教学、调查为一体,在语言、民族和宗教信仰完全不同的国家中找到深远的文化联系,深度探寻中华文明如何与伊斯兰文明和平相处,夯实"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基础;帮助中国读者更深入了解一个真实的伊斯兰世界,了解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的价值观,了解伊斯兰教及其教法和信民,了解伊斯兰世界不同的知识和生产活动,包括伊斯兰国家的智库和媒体。本书在打破西方文明冲突的认知框架的基础上,站在跨文明视角探讨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互鉴,探讨伊斯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的话语体系,寻求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结合点,让共建“一带一路”伊斯兰国家成为命运共同体。本书填补了以新的文明纽带联结不同文明历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空白,推动东方两大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