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
作者:(日)岩佐茂,(日)小林一穗,(日)渡边宪正 著,韩立新 编 梁海峰,王广 译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303115051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的世界》新收录的我的论文是以发表在1998年第10期《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上的论文为基础进行大幅增改的结果,主要论述的是回归马克思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岩佐茂 (日本)小林一穗 (日本)渡边宪正 译者:梁海峰 王广 TOP 其它信息 页数:255版次: 第1版 开本:16
目录
日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路径及着眼点
《的世界》中文版序言
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
第一篇 《费尔巴哈》章的文献问题
一、草稿的状态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各版的出版和所存在的问题
三、几个论点
四、结束语
第二篇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意义
一、1844-1845年的费尔巴哈论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费尔巴哈批判
三、“圣麦克斯”篇的异化论
四、“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篇 宗教批判和自我意识
一、“费希特”的思想史位相
二、宗教批判的批判原点
三、揭露主语和述语的颠倒性
四、自我意识和交往
第四篇 人类观的确立和对施蒂纳的批判
一、施蒂纳冲击
二、马克思的类的存在论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类观
四、结束语
第五篇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1C)
一、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
二、人的现实的生活过程
三、思想、观念、意识和社会存在
四、市民社会中的生产和交往
第六篇 “阶级的个人”的诸相和各个人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及其展开
二、“阶级的个人”的诸相——偶然的个人和普通的个人
三、“阶级的个人”的诸相——抽象的个人和共同社会
四、从“阶级的个人”到“整体的个人”
第七篇 意识和作为意识的颠倒的意识形态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的处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论的展开
三、意识的颠倒和意识形态
四、结束语
第八篇 物象化论——“理念的独立”
一、类概念的实体化——从《神圣家族》到《资本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念的统治”
三、理念和物象化
四、“理念”的独立化和市民社会的媒介结构
五、结束语
第九篇 “国家=虚幻的共同体”论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展开
二、国家论的展开
三、结束语
第十篇 共产主义论中自我否定的逻辑
一、“理念”与“运动”
二、生产力规定与变革主体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与平等
四、结束语
后记
译后记
《的世界》中文版序言
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
第一篇 《费尔巴哈》章的文献问题
一、草稿的状态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各版的出版和所存在的问题
三、几个论点
四、结束语
第二篇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意义
一、1844-1845年的费尔巴哈论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费尔巴哈批判
三、“圣麦克斯”篇的异化论
四、“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篇 宗教批判和自我意识
一、“费希特”的思想史位相
二、宗教批判的批判原点
三、揭露主语和述语的颠倒性
四、自我意识和交往
第四篇 人类观的确立和对施蒂纳的批判
一、施蒂纳冲击
二、马克思的类的存在论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类观
四、结束语
第五篇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1C)
一、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
二、人的现实的生活过程
三、思想、观念、意识和社会存在
四、市民社会中的生产和交往
第六篇 “阶级的个人”的诸相和各个人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及其展开
二、“阶级的个人”的诸相——偶然的个人和普通的个人
三、“阶级的个人”的诸相——抽象的个人和共同社会
四、从“阶级的个人”到“整体的个人”
第七篇 意识和作为意识的颠倒的意识形态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的处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论的展开
三、意识的颠倒和意识形态
四、结束语
第八篇 物象化论——“理念的独立”
一、类概念的实体化——从《神圣家族》到《资本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念的统治”
三、理念和物象化
四、“理念”的独立化和市民社会的媒介结构
五、结束语
第九篇 “国家=虚幻的共同体”论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展开
二、国家论的展开
三、结束语
第十篇 共产主义论中自我否定的逻辑
一、“理念”与“运动”
二、生产力规定与变革主体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与平等
四、结束语
后记
译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