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张颖,赵艳梅,雷敏 著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着重从本体出发,对量词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了量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情况,从来源、认知、语境和修辞的角度对量词进行多方面考察。第二部分分析新时期汉语量词的发展演变,总结新时期量词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以“枚”为代表对新量词和量词的新用法进行个案研究。第三部分考察了汉语量词和英语中表量词的对应情况,分析了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词基本对应、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情况。第四部分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考察,主要分析了《汉语教程》和《汉语会话301句》中量词的分布和编写情况,归纳外国学生学习量词时易出现的偏误,并对产生偏误的原因加以分析。第五部分从教材、教学等方面提出量词教学的策略和建议,指出教材应合理安排量词内容,加强对量词的解释和辨析,加强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注意量词的反复训练和巩固。量词教学应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相近量词的辨析来寻找量词选择的理据,通过简化、规范量词等手段来探索更有效的量词教学方法。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现状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做出说明。
-
故宫贡茶图典王亚民,陈丽华 编《故宫贡茶图典》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贡茶、茶具等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对历史中成为宫廷贡茶的一批中国传统茶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发掘和研究,展示了贡茶的茶叶及包装原貌,列举了对应该茶品的宫廷档案记录和检索到的地方文献内容,邀请国内优秀的茶叶审评专家对贡茶进行了专业的品质审评,汇总、概括了该产品所在地区和省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
中国文化导论任家瑜,刘捷 著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教材本书适应当前高校要求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教育形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教、道教、礼仪风俗、建筑、器物及艺术等内容,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与古代先哲在精神上展开对话。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修订,语言简洁,富有趣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扩展知识结构,继承先哲观察世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智慧。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
世说新语新评刘强 著《世说新语》是一部解读魏晋风度的浪漫史、记录名士风流的教科书。本书是百家讲坛刘强教授深耕数十年研究《世说新语》之作。区别于其他常见的《世说新语》译注、逐字阐释的形式,本书在保留宋本正文及刘孝标注释原貌的基础上,以南宋董弅刻本为底本,用随文夹评的评点方式解读全书。作者用浅近文言疏解章句文字,臧否古代人物,赏析古人文法,带我们读懂《世说新语》,领悟古人为人处世和修身治学之道,学习古人的大智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教育管理研究苗青 著本书共五章。第一章对背景介绍、研究综述、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研究。第二章探讨了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心智结构的关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实现路径。
-
流动的博物馆李德庚 著《流动的博物馆》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德庚从其博士毕业论文中衍生出的一部对当代博物馆理论与形态发展的专著。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后博物馆”概念与今天的“泛博物馆”现象为背景,主要关注博物馆展览在今天发展中的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叙事性的增强以及与世俗社会的交融关系,而论述的重点则集中在与这两种变化相适应的展览叙事的结构与形态上。该书共有8章,以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向读者介绍分析了博物馆在形态、功能、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以专业理论为支撑,探索当代与未来博物馆多元的可能性。
-
发明心地陈中浙 编这部书是玄觉去参见慧能之前的感悟心得,所以更多的是体现了与天台宗的关系。而且,这部书是由唐人魏静根据玄觉生前的开示记录编辑而成的,共分为十门,除第九门《劝友人书》之外,其余诸篇皆论述了“道不浪阶,随功涉位”的佛教次第修学法门。在汉传佛教诸多经书里,《永嘉集》对次第修学法门的论述详细与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一部修学指引典籍。在这个意义上,玄觉禅师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史上把禅学思想和禅修实践结合得完美的一位禅师。玄觉禅师之所以杰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证道歌》和《永嘉集》这两部著作影响巨大。同样,《证道歌》和《永嘉集》之所以这么出名,也是因为它们是出自玄觉禅师之手。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相互影响的关系。
-
中华优秀家风故事匡济 编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本书从为人、做官、求学、处世四个角度,选取了司马迁、杨震、颜之推、欧阳修、朱熹、于成龙等三十位历史名人,生动讲述了他们及其家族在家风建设和家风延续方面的不同做法,深刻揭示了家风家训的真谛与力量。本书采取以事为据的叙述方式和讲故事的表现形式,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广大读者学习家风家训的优秀通俗读物。
-
家书中的家风故事匡济 编家书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也是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本书所选家书,包括古代名人家书、老一辈革命家家书、革命烈士家书和近现代名人的家书,按照内容分为清廉俭朴、爱国奋进、谦恭仁善、忠孝传家等四部分,总计32篇。本书图文并茂,故事讲述生动具体,具备极强的可读性;对家书原文及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当今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
-
茅盾讲中国神话茅盾 著茅盾是我国新文学时期的文学巨匠,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神话研究学者,是我国近代神话学研究流域里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茅盾在文学创作之余,陆续写下了不少神话研究文章,而1928年完成的这部《中国神话研究ABC》是作者研究中国神话成果的集成。全书对中国神话作了绪论性的评述,论述了中国神话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并从中国原始神话古籍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神话研究的各种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神话观阐述了中国神话的本质、起源及发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话学的观点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称得上是一部我国近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