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唐诗陕西·京城长安杨乾坤 著《唐诗陕西·京城长安》是“唐诗陕西”系列之一。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和当时世界上为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大多数唐代诗人都曾到过长安,写过与长安有关的诗作。唐代长安雄伟壮丽的宫舍建筑、车马络绎的旅游名胜、比肩接踵的各色人物、春花秋月的四季美景等,在唐诗中都有诸多反映,诗人们用手中的生花妙笔记录下了唐代长安繁华兴盛的宏大气象与开放包容的时代胸襟。本书共选录涉及唐代长安的唐诗作品近二百首,从不同角度对唐代长安进行描写和诠释。每首作品都做了简明扼要的注释,尤其对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长安地名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便于读者阅读。
-
唐诗陕西·人文纵横杨乾坤 著有唐一代,以都城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大地,汇聚了众多文采风流的文人雅士,他们疆场驰骋,建功立业,登山临水、抚今追昔,友朋赠答、把酒言欢,演绎着属于唐人的自信与浪漫。举凡述怀明志、科举仕宦、乡愁旅思、人情世故、赠答唱和、民生疾苦、衣食住行等反映唐代陕西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的内容,在他们笔下都可以信手拈来,化而为诗,便成千古绝唱,更成为我们了解唐代陕西社会风俗的活化石。作为“唐诗陕西”系列之一,本书精选反映唐代陕西人文风尚的唐诗作品二百余首,每首诗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读者了解唐代陕西社会的人文风貌和生活状态。
-
唐诗陕西·天府关中杨乾坤 著《唐诗陕西·天府关中》是“唐诗陕西”系列之一。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如潼关、咸阳、华阴、凤翔、奉先及华清宫、马嵬驿、九成宫、沙苑等地,或因历史遗迹,或因唐代史事,或因风景名胜等,在唐代时成为诗人们喜欢观光游览、登临凭眺、尽情抒写的地方。从本书所选一百七十多首描写唐代关中的诗作中,可以窥见唐代关中地区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风土民情等情况。选注者对这些作品的详细注释,也有助于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唐代关中各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
-
中国传统文化33个关键词韩书堂 著1.选取中国传统文化若干关键词,如“和谐”“儒”“道”“佛”“明”“守”“静”“虚”“是”“法”“禅”“学”“镜”“易”“常”“乐”“悦”“文化”“中和”“诚信”“道德”“中庸” “观自在”“神”“慈悲”“感”“悟”“逍遥”“笑”“性”“爱”“数字”“仁”“义”“自然”“思维”“观”“生死”等,对每个词或词汇进行深入广泛的阐释。2.每个词汇的说解掌握在一万字以内,行文中解说尽可能浅显易懂,以照顾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力。3.解说时尽可能地对每个词汇从词源学上挖掘其基本意义,研究方法上参考福柯及其他西方哲学家,这些学者都非常重视概念的辞源学探究。4.解说时注重中外古今融通,学派分别与差异并存。求同存异,萃取精华。凡是该词汇的意义有利于读者掌握和学习的,都纳入意义范畴或意义链条。
-
中国福文化探源李树杰,林锋,张俊林 著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国人充满自信、幸福感满满的时代。 从历史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三位作者对中国福文化做了一次探索之旅,其实就是一次心灵之旅。 让我们在历史兴衰中读懂福文化,见证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
-
孩子与茶陈琳,钱蕾蕾 编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园区位于武夷学院内,是武夷山市红苹果幼稚园与武夷学院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民办幼儿园,深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生活教育、自然教育为特色,以实践体验为途径,致力于园内茶文化环境氛围的精心建设,致力于茶文化相关实践课程的努力探索,通过地域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巧妙、自然地将茶文化和幼儿生活融合起来,让幼儿从小接受茶文化的洗礼和熏陶。通过一系列茶特色课程的构建和探索,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看茶、学茶、制茶到品茶、知茶甚至爱茶,不仅还原了当地的生活文化实况,领略了无穷的茶趣,幼儿也在茶饮的技艺、饮茶的程序与茶具的审美品性过程中领悟了礼让、公平、恭敬、沉静的谦逊精神,同时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社会性问题解决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除此之外,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结合环境、课程和文化,在前期茶文化的建设和课程开发平台上,联合武夷学院的学前教育系专业教师,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契机,拓宽思路,不懈努力地继续在幼儿游戏和茶文化的融合上做深入的探究。本书总结了该幼儿园的研究成果,具体从“游戏活动案例”“主题活动案例”等部分展开论述。
-
3000年农耕、游牧文化渗透史王六 著作者王六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几十年坚持深入民间搜集陕北独有的口语词汇,并致力于陕北方言民俗与中国历史、文明演进关系的研究,本书就是他利用田园视角、草根思路、民间认知,从天、地、时、空、人、情六个角度,用11项与陕北民谚俗语、曲艺民歌、民俗民风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言故事,以及27位陕北人的生活日常为线索,将枯燥的语言研究融入到有趣的生活中去,为200余处“土”的陕北方言找到“雅”的历史出处,为陕北民俗在传统文化里找到历史依据,从而见证3000年农耕、游牧文化相互渗透的历史,诠释中华文明的演变历程,读者可以驾着陕北话这台时光穿梭机,聆听祖先的声音,鸟瞰中华文明的全景图。
-
新民说 手艺之道张泉 著手艺是一种生活方式。传统的手艺顽强地代代相传,如同太阳朝升夕落,人间晨钟暮鼓。看似单调、重复的劳作,赋予手艺以神性之光。这本访谈录想要呈现的,并不只是沉默的坚守,更是在时代洪流中,在面临“民艺与设计”“传统与创新”“消亡与重生”等等这些宏大命题时,所谓的手艺,还有哪些空间和可能。 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创作者,面对现实的困境,率先醒来,努力发现症结所在,并以孜孜不倦的创作作为回应,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书中收录了18篇访谈,更是18种觉醒与新生之路。手艺从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发现端倪,获得启迪。作为回报,传统技艺与器物,同样给设计界带来了反思、沉淀与重新出发的契机。
-
心心相系 共克时艰陈汗青,鲁晓波 著《心心相系 共克时艰——同心抗疫设计作品选》汇集了在举国抗疫斗争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引导广大设计专业师生开展的“众志成城 设计抗疫作品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全国设计学人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健康中国 2030 国家发展规划”精神,以大爱无疆之心及崇高的责任感投身战疫,以科学知识、艺术设计智慧创作,来讴歌我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克时艰奋勇抗疫的磅礴力量。书中选录的 500 多件作品,正是人类抗疫史上英勇壮举的形象性记录,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其中,有数百件作品发表在中宣部“学习强国”等平台,激发了人们应对未来变革的思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教育部高教司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全书主题突出、风格多样、尊重科学、強调原创与转化,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信息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及其他类别,为后疫情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动员各方力量打赢全球COVID-19 疫情防控战,同时推进各项建设(包括设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服务社会,以德育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了示范。《心心相系 共克时艰——同心抗疫设计作品选》可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教、藏、用等工作时参考。
-
创新力葛继宏 著本书从中国知名媒体人葛继宏教授十大教科书级案例出发,破解中国媒体人的创新法则,思索和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脉络,坚定弘扬“文化自信”,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中国媒体人的实践理念、主张、方案,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正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形成十章。每章以小见大,以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典型案例,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重大影响与价值传承,结合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权威专家评述,分析归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中媒体人的成功经验,突出中国媒体人的创新实践意义,独特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