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中华文明养成记武斌 著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其生命轨迹、发展逻辑。本书围绕农业文明、国家组织制度、文化形态、知识群体、学术思想等主题,通过对中华文明产生、嬗变和发展的过程再认识,来探讨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量,探讨深藏于文明本身的内在逻辑和法则,力求呈现出较完整的一幅中华文明养成的历史长图。
-
古人的娱乐庞丽碧 编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有意思的体育运动吗?古代的小朋友在一起时玩什么呢?他们都有哪些玩具?古人在热闹的节日里会有什么活动呢?“斗百草”是什么时候玩的游戏?古代文人的娱乐和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同?……发现古人不一样的娱乐方式,了解古人的民俗风情,感受古人的有趣生活。
-
我们的姓氏王菁 编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不一样的姓氏吗?这些姓氏又是怎么起源的昵?单姓和复姓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复姓又是怎么来的?《百家姓》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呢?你知道大自然里藏着哪些姓氏吗?古人是怎么取名的?字和号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了解姓氏丰富独特的内涵,传承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
老子的心事雪漠 著“雪煮《道德经》”系列是作家雪漠阐释老子《道德经》的文化专著。2017年《老子的心事:雪煮第壹辑》和2018年《老子的心事:雪煮第贰辑》出版后,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今年继续推出的《老子的心事:雪煮第叁辑》和《老子的心事:雪煮第肆辑》是此系列的第三部和第四部力作,同样精彩,必将再掀阅读热潮!雪漠对《道德经》的阐释在深入解读老子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重打通传统儒释道文化的一些关窍,同时不滞于章句字词的释文解疑,以深入浅出、晓畅易懂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此次推出的《老子的心事:雪煮第肆辑》延续了“雪煮《道德经》”系列一贯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
-
漆彩鎏金万剑 著以宁波非遗漆艺为研究主线,根据宁波古代漆艺发展历史,来分析研究宁波非遗漆艺造物文化,从造物思想、成器环境、工艺之道、美学价值来探究宁波地区的非遗漆艺造物精髓;根据宁波非遗漆艺彰髹漆艺、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来详细论述工艺溯源、艺术特点、生态材料、工艺流程等,探索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的传承、创新、发展宁波非遗漆艺。根据宁波非遗漆艺传承特点,探寻现代学徒制与非遗漆艺传承的内在机理和功能价值,进行高校非遗漆艺人才培养模式及传承策略研究,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非遗技艺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
-
地图上的中国杨不易 著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要了解中国,读懂中华文明,直观的方式,就是走进中国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从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到青铜时代的后母戊鼎,直至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藏品,系统呈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而在故宫博物院,原本是皇家收藏的文化珍品面向全球公众开放,讲述着中国历史长河里动人的故事……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成果。如远古时期,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等,无不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点,又在漫长的发展中彼此影响、交融。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788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而全国有11个省级行政区的博物馆数量超过了200家。一座座博物馆,就是一部部物化和具象化的中华文明发展史。
-
地图上的中国大琦 著有一句古语,体现了中国人最朴素的饮食观: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大地上,人们采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作的方式种植粟、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火的发现,让人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食方式。熟食的出现,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也更加安全。用火把食物做熟,为主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以生肉为主,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必需,人们可以定居在一处,开垦荒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安土重迁的定居生活方式,又极大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诗词歌赋、戏剧曲艺便一代代得以继承发扬。一道菜的背后,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古往今来,岁月变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中国人对饮食的热爱始终如一。
-
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张锡梅,王锋,李素琴 著本套书共三册。分别是《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日常用语》《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谚语熟语》《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话语材料》。本丛书通过国际音标注音的方式记录白语发音,辅白语朗读的音频二维码,利用在纸质图书为载体,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系统整理白族的语言体系和词汇构成,对白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和挖掘,将词汇和发音以故事的形式释义语言的内涵和来源,配以音频发音,将白族的文化和历史、生产及生活、风俗与民情等综合地、立体地对年轻一代白族同胞进行白语传承教育,同时也向正在使用白语的白族同胞展现本民族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魅力,让白族同胞带着文化好奇和民族自豪,自觉地发掘本民族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本民族语言的文化魅力,同时以白族语言文字为基础和抓手,进一步促进白族的文化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大潮中保护并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
谢灵运诗王宁 主编,殷石臞 选注,王诚 校订本书编选于上世纪30年代,以《文选》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前代名家(如冯惟讷、王士祯、曾国藩、王闿运等)所辑,精选谢灵运诗51首(附谢灵运著述略表),在《文选》注和黄节注的基础上删取其要,间益以己见,对诗中的疑难字词、典故、史实、人名、地理等作了详略得当的注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谢诗。新编对原文和注释做了细致的校订,使之更契合新时代读者,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
禅道讲演录戈国龙 著本书是作者讲课记录整理而成。作者吸取中国哲学中关于个体生命的成长和人格养成的思想源流,以禅的观照,以道家内丹学的经验,阐释了将人的生命本体作为观察也研究的对象,主客体统一的中国文化特色,重点阐明了传统文化中“内圣”的思想脉络。重点探讨了禅与道的生命智慧、道家内丹学的文献、理论、方法和现代阐释,并将其纳入现代哲学和科学的视角,对内丹学中顺逆、返还和静心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本书是多次讲课的整理,是若干专题的组合,不具有完全的系统性,但其理论和思想根源是一贯的,也是作者长期坚持的研究路数和方法,是观虚斋系列讲座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