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文献·文学·文化杜晓勤,河野贵美子 著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学术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古典学界希望作进一步交流的呼声更高。正基于此,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典学研究的一些学者,与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日本古典籍研究所从事日本古典学的学者开始联合起来,正式建立了“中日古典学交流与融通工作坊”这一常规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并定于每年秋季举行一次学术会议,就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讨。四十多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会议讨论期间提交近六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大致集中在六大研究领域,分别是:中国早期经典文献的日本写刻本研究;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典籍之关系;日本古典文学对白居易的受容问题;日本汉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日本文字、史书、佛教研究的中国古典学视野。本书从学术研究前沿角度出发,选取其中24篇高学术水准的文章结集出版,定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觉与研究参考。
-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研究李育富 著,詹石窗 编就易学思想而言,元代是我国易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对于元代易学人物和易学史的研究,目前学界有一定成果。不少易学通史著作如朱伯崑先生的《易学哲学史》,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合著的《周易研究史》,林忠军先生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等有所涉及;对元代易学人物如王申子、俞琰、胡一桂等人的易学专题研究学界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学界对朱子学与婺源地域文化研究偏重朱子理学的研究,对元代朱子后学易学的研究偏重于对单个易学人物的整理或概述。其中对婺源胡氏易学的研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的以元代朱子后学群体的易学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元代朱子一脉的易学和婺源地方易学特色的研究专著。本书的主要是以婺源为地域中心,以元代朱子后学胡方平、胡一桂、胡炳文的易学为研究对象,将婺源胡氏易学置于朱子学道脉性与地域性相融合的鲜明视界下,考察他们的生平著作、治易特点、易学观和易学思想,比较婺源胡氏易学与闽浙等同时代其它地方易学关系,从而阐明元代婺源胡氏易学对朱熹易学的传承发展和地方易学特色,揭示其易学影响和历史地位。
-
《论语》英译与中华典籍对外传播策略探究张晓雪 著待
-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研究张斌 著本书主要研究在“互联网+”语境,中国电视剧产业是怎样通过供给侧改革进行融合创新的。全书从分析“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供需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通过对电视剧产业制度与政策供给融合创新、电视剧类型分化与再生融合、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变革与重构、电视剧传播平台的位移与融合、电视剧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电视剧融合评价体系的建构等方面的全面深入的论述,系统讨论了“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促进我国电视剧产业生态的融合升级,形成供需高效平衡,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本书可供从事影视艺术、文化产业、新闻传播等领域学习研究的师生和从业者参考。
-
广州蓝皮书张其学,涂成林,谭苑芳,贺忠 著本书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编写。全书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文化消费篇、文化遗产篇、文旅融合篇、专题研究篇七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
-
解构与连接王涛 著本书着眼于大都市文化产业空间再造和重构的机理关系和发展模式,以上海文化产业空间性与地方性的关系、模式、机理、路径为切入点,以文化社会学和人文区位学为视角和逻辑脉络,进行大量的田野调研和基于地域比较的视野,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新阶段、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大都市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空间再造的属性特征、模式路向、机理关系、创新发展和“中国实践”。本书聚焦于空间“非物理”维度的文化和意识属性,对“开放空间”到“欢迎空间”进行阐释,并发现了文化产业“空间环链”现象,推演、论证、并指出,“空间环链”效益凸显是进阶阶段的表征,“空间环链”是“空间集聚”的发展和进步样态,且与城市特有的人文区位独特属性及其机理关系密切相关。
-
影游融合杜梁 著在资本力量构建版权经济的努力下,影游媒介关系由异业竞争转向共融竞合,但始终未能克服低效联动问题。作为一种解决思路,电影与电子游戏正经由产业要素的大规模流动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建立起紧密联系且互促互进的共生系统。本书立足媒介融合语境,从数字技术、内容生产、产业经济与文化权力意识四个维度,探讨电影与电子游戏由“影游联动”向“影游共生”的互动关系变化,预见新型融合主体的生成逻辑。进而,本书提示人类必须保持对媒介共生引发内爆危机与感知重塑的警觉,以避免媒介反制。
-
非遗蓝皮书王福州 著本书以整体意识、大局视野和学术眼光,全面观照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整体格局,分析其基本趋势,考察其热点难点,找出其存在问题,思考其发展对策等,旨在科学总结经验,理性判断大势,以待资政决策。本书兼重记述与评鉴、分析与归纳、反思与前瞻,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和数据的分析,也有对本质问题的探索,既有对非遗事象在时间纵向上的发展综述,也有对当前保护工作关涉的横向话题的观察,兼具实用性与学术性,力求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
首都文化贸易蓝皮书李嘉珊,林建勇 著本书呈现了2021年首都文化贸易发展的状况、困境与问题、机遇与出路。通过整体研究、重点行业研究以及典型案例研究,看到成绩、剖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在行业方面,聚焦首都文化贸易演艺、广播影视、电影、图书版权、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创意设计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外向型文化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年度专题篇精选典型案例,分析并总结疫情期间中小文化企业化解风险的对策。2021年是首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起点,年度专题在持续关注传统议题基础上对助力首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方面也有所涉及。
-
文化贸易蓝皮书李小牧,李嘉珊,刘霞 著本书分为四部分,其中,行业篇对演艺、广播影视、电影、图书版权、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创意设计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专题篇对数字创意产业、冰雪运动产业、国际赛车运动在2021年呈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实践创新篇围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我国文化贸易领域的实践研究、新时代中国学术图书国际出版发展模式、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建设文化产业开放先行区经验研究,分析其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