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巴伽活佛温普林著美丽的阿须,多少动人的传说。活佛、草原、康巴汉子,酥油、奶茶、阿佳拉……也许她不是香格里拉,但她的静谧,如梦似幻……巴伽活佛是阿须草原格西·噶举朵杰丹增第六世转世活佛,他是草原上的“精神英雄”,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作者记录了自己和弟弟温普庆在康巴大地上的一段丰富的游历,特别是和巴伽活佛的深厚友谊,他与巴伽活佛多年来心与心的交往,已经直接深入到藏人生活的核心部分,那就是西藏佛教。应该说他已经很接近一报普通藏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对于一报藏人来说,宗教不是一件色彩强烈的外衣,宗教纯粹与他们的血缘有关,因而也就成了他们生活的根本意义。
-
风月无边苏沧桑著也许,这便成为我们要编这本民间生活摹本的暗中理由。但我们虽有所彷效,却不必做张文人,或者说我们要把他那种改变一下,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种民间心思和情怀,来体察民间生活精神,体察在这样精神之下恒常且又变动不居的日常价值。摹本的意思,不仅是描摹一个民间样本,而是深入民间生活肌理,画出民间生活的气韵和脉络。一笑一颦,一举手一投足,一饭一食,一壶酒一怀茶,在深巷,在市闾,无论那是些什么人,都有声有色,都有声有色,都有条有理,都有情有趣,都高高兴兴,都落落大方,都蕴蕴藉藉,都妥妥帖帖,都值得细笔勾画摹写。
-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丰滔 等编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 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译;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
菜根谭李正西评注《菜根谭》这部明代的书在今天却大受推崇,被列为“国文珍品”,广为介绍与传播。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掀起了《菜根谭》热,人人争购,一时“洛阳纸贵”。日本企业界认为《企业管理》一书可以不读,《菜根谭》不可不读。《菜根谭》之所以引起现代人这么浓厚的兴趣,是因为这部书内容的丰富和作者有一颗智慧的心灵。《菜根谭》的版本很多。本次采用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本子进行评注。一般认为这个本子是最接近于原著的版本。在作这次评注的过程中,注意尽量符合原书的本意,所作阐述也只是原书内容的发挥。
-
傅斯年全集.第4卷傅斯年暂缺简介...
-
迂回与进入(法)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o Yullien)著;杜小真译内容提要前面,我已说明为什么我认为把意义的效果归于预先设定的范畴(通过政治—诗歌—哲学等领域;或通过手段:隐喻、引言、形象等)是不会有结果的。我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别处,我指出,认为在书卷末尾设索引有实用价值的看法只是幻想。但是,既然我选择的道路是曲折的,那事先设定航标我认为是有用的。此外,我们难道不能绘制中国的意义图表(就像17世纪时的那些女才子们笔下常出现的爱情国地图)吗?意义或感情的“微妙性”:二者随后将能够各自按自己的意愿从这些标界出发旅行。第二章从策略上的种种差异出发讨论倾斜的问题:中国传统兵书推崇的奇攻与正规战中的方阵进攻是针锋相对的。随后,我又在经典著作中考察这个问题: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委婉的批评,或根据编年史书(《春秋》)所述,在外交场合引言赋诗产生的威力。我在第五章中,分析了人们何以能够通过行为的些微迹象感知到一种道德判断,这一章还提供了解读暗示的典例。到了第六章,这些则导致对间接的文化价值(政治的)的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思考。因为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此(至少像人们从竞技与政治广场中的希腊式的正面相对出发所感知到的):间接在中国的目的是妥协,由于检查造成的迂回变成为艺术的效果。第七、八章又谈到了诗文评论,但却把评论引向更理论化的意义:我试图要弄明白为什么与希腊不同,中国没有设定一个作为表象的对象的世界;而沿顺出这样一种结果,为什么不是从表象性出发(象征性地活动)确立意义的前景(在希腊,神话的寓意化所发现的意义)。从迂回的种种形态出发,我要考虑它使人理解到什么(这两章是本书的中心,也是本书的绞合点)。第七章的开始是一条“隧道”,因为我必须在历史环链中澄清有关诗的间接的种种中国观念。而这在我看来是与希腊的一个根本不同所在:缺少另一种领域,或者说缺少另一个世界——精神的世界——形象会求助的世界。从第九章起,我还是考察缺少另一种领域的问题,而这另一领域更准确地被设定为抽象化的和本质的领域。这一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历来被视作精妙之语典范的《论语》。从《论语》出发,就引出了这样双重的对立:抑扬转调(孔夫子式的)与决断定义(苏格拉底式的)的对立,犹如整体与普遍的对立;同时还会提出这样的思想:既然孔子言论的迂回并不导向(“观念”领域的)他物,那这种迂回会在自身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它不断地——以一种指示的方式——阐明现实。因为,通过圣人的言论的多样变化,我不断地适应了事物的更新;我从侧面或从另一角度接近现实,常常对之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种迂回同时也成为进入。在读《论语》时,弟子觉悟的间接过程是相应于孔夫子的指示言论的,《孟子》的情况也是如此(第十一章)。《孟子》同样使人了解何为意在传播、而不是说服的言论,或可了解为什么圣人坚持要与哲学讨论保持距离。第十二章终于展开正面问题的讨论。关于难以形容的东西(绝对与无条件的“一”)的问题,似乎不再有两种解决方法:新道家思想家(注释老子的王弼)与新柏拉图主义者(他的同代人普洛提诺)相联系,中国和希腊互相对话。而我指出在中国由于缺少本体观点,否定的问题是如何被改造的(由此重新对“神秘主义”的普遍性进行质疑)。因为代表“道”的“绝对”特征的“大象”并不适合于类比的途径:除了自己的实在——个体的与具体的实在之外,大象不归结于其他任何实在,但是,它却向我们突出了一个既专一又有限的特征:个体与具体总趋向于把自己关闭在这个特征之中;“大象”并不通往某种实体,超过它之上,而是通过它使我们重归诸物的未被分化的基础,从而摆脱对它的任何误解偏见。另一部古代道家的伟大著作(《庄子》)所达到的语言批评水平可能更准确地确定这种要求(第十三章):圣人之“明见”看不见其他东西,但在其中各种视点互相平衡并且任何排斥都自行消失。我们在此找到了理想的整体(与部分相对);这也像间接接近的功效——可能是无限多样化的。因为,在适应形势的摇摆中,“波动起伏”的言语从各个角度包围现实,经常贴合诸物的自发运动,并且让我们进入一个只不过是自然的“天”之中。最后两章要指明,一种偏宠文章与其主题之间的“松懈”、“散漫”关系的文学艺术是如何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戏剧(西方室内剧)的例证又一次深化了中国传统与希腊传统的分歧,因为,中国评论家(金圣叹)并不对剧本用以表象的方式感兴趣,而是根据迂回而曲折的文人视角去读剧本。我主张用隐喻的距离的观念去确定中文文字的这种理想,并且在最后一章(有关杜甫的部分),为了说明,我举出诗与诗题之间的差距产生的不同效果:由于在二者之中引入了差距,使得诗的蕴意分散难以抓住,诗则变得意味深长。读者可能在读过最后两章后才会开始被隐喻的种种魅力所吸引。然后,特别直接接触过中国哲学的读者将会受益于第九章到第十三章的哲学巡视,而对中国译码感兴趣的读者将会受益于贯穿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最初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不管怎样,本书自始至终,航行方向不变:进行最远离逻各斯的航行,直至差异可能到达的地方去探险。
-
图说中华德行朱新民,唐绍忠 主编暂缺简介...
-
十年去来林谷芳,孙小宁著读天地大书,观有情世间。台湾文化的异数,隐性台湾的标杆,直击两岸文化进程中的盲点与误区。《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是一位大陆记者对一位台湾文化学者的访谈录,也是国内首部透过台湾文化观察者眼光解析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迁之作。受访者林谷芳先生既是一位音乐学者,又是多年来活跃于台湾文化界的文化评论家,同时兼具禅者色彩。角色的跨界,眼光的多元,使得他的文化观察与言说,涉猎到旅游、民族融合、城市更新、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既对两岸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轨迹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也澄清了因为管道有限而映现于两岸民众心理的认识误区。不同于一般将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者,林谷芳先生自认是中国文化的体践者,他以一以贯之标举中国的姿态,以及不下于六十多次的大陆之行,来回报中国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书,促进两岸民心的理解与文化间的互补。
-
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王锋著王锋,男,白族,云南大理人,1971年8月生。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南方语言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理论、民族古文字及白族语言文化的研究。已出版著作一部(合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实,文字的借用也是一种创造,首先是它对被借用的文字已经进行了改造;其实是它标志着本民族书面文化的开始。?淖肿魑久褡逦幕哪厶澹晃久褡逅ㄓ校溆氡唤栌梦淖值拿褡宓奈幕姓庋茄墓细穑诒久褡謇飞先允且桓龌贝拇丛臁?
-
众神狂欢孟繁华著学者孟繁华以他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饱满的激情,藉生花之妙笔,带领我们穿过喧嚷纷扰的世界,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进行了一次俯视的扫描。他告诉我们,全球化景象下的狂欢只是这个时代虚假的表征,现代性断裂了历史经验,而传统仍在延续,文化冲突无可避免地降临,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具有了宿命般的色彩……本书将为我们拔开大众文化的层层迷雾,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孟繁华:山东邹县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辽宁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著作:《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理想的盛宴》以及《众神狂欢》中文、韩文版等十余部;与人合主编有:《?倌曛泄难ё芟怠贰ⅰ吨泄倌晡难Ь洹贰ⅰ豆埠凸难?50年》、《当代文学关键词》等;主编有:《90年代文存》、《先锋写作文丛》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200余篇。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传媒曾发表过对其研究的评论和介绍。获文学奖项多种。现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前沿文化、文学研究。世纪之交,在市场经济中解放了的“众神”迎来了狂欢的时代。文化的众神狂欢,使中心与边缘、精英与大众的界限被打破,一种多元、开放、现代、新质的文化正在生成、展示和传播。消费的大众文化、享乐的大众文化、正神话般地在进行着文化的重构。与此同时,所谓的“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在相当复杂的关系中纠缠不休,大众文化令人炫目的流光溢彩掩饰不了我们的失落与伤痛。对于经典、传统,我们是否还应怀着尊崇和敬畏?理想的坍塌与内心的困惑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和倾诉?我们的心灵是否正逐渐衍变为五颜六色的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