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淮南子(汉)刘安 著,陈静 解读《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人宾客共同撰著的一部著作,成书于西汉初期的景帝时代(前156—前141年),距今已经二千多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既保存了先秦以来的许多思想材料,又有汉初思想综合的时代风貌,显示了其作者试图“牢笼天地”的雄心。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孝经汪受宽 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孝经》正文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孝经》(今文经)原文,以清嘉庆二十年(1815)阮元《重刊宋本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为底本。本解读以通俗普及为宗旨,又要尽可能揭示其真蒂,故而必要时进行了一些学术考辨。注释以郑玄注、唐玄宗注、邢昺《正义》为主,兼采敦煌卷子、西夏文本以及汉唐至明清诸家注说,尽可能追踪原始,排除错误,择善而从。个别歧见较大者,则加以考辨,以略申解读者己见。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日知录(清)顾炎武 著,黄珅 解读《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学术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的学术、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虽然时代已经变化,但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至今依然值得重视和借鉴。本书以潘耒刊刻的清康熙三十四年遂初堂本《日知录》为底本。所选文章反映顾炎武学术宗旨、经世思想、研究精神、研究方法,以期对于清代学术思想以及清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有所助益。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张垚1、精选经典佳作,本套丛书所选书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例则采用原作 注释 译文 典故的模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作品,对于读者的知识积累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掌上丛书,本套丛书的开本采用了62*80的成品尺寸的形式,这样的开本更适合读者携带,随时翻阅,这也是我们称之为:掌上丛书:的原因所在。3、带香味的书,本套丛书在印刷过程中添加了檀香味的香料,书拿到手,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而且独特的檀香味也切合本丛书的特点:国学。4、精美包装,外包装盒精美精致,清明上河图的典雅使得包装效果更加高端大气,不失为赠送之佳品。5、典雅的封面,在封面设计方面,我们力求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手绘古典人物图的加入,让封面的古典文化气息跃然而出。6、文化插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愉悦的阅读,我们在内文添加了大量的具有古典文化特质的插图,一幅插图就是一个小故事,通过插图中主人公夸张的表情,能让读者的阅读兴趣陡然上升。
-
六堡韵 中国红于春燕☆本书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国茶文化概述、六堡茶史、六堡茶制作技艺与传承、六堡茶外销方式、六堡茶乡民风民俗、六堡茶品鉴与储存、六堡茶保健功效、六堡茶传统美食、习茶之道、六堡茶道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千年六堡茶的独特风韵,展示六堡茶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书中文字通俗易懂,图片自然精美,版式古典雅致,令读者读之不但能认识和了解六堡茶历史文化,且能学习六堡茶及六堡茶美食、藏器的制作技艺,还能认识和了解一些相关的茶道知识等。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六堡茶的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六堡茶文化,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对以茶为媒,宣传广西、宣传六堡亦有着积极的意义。
-
中华经典大学生诵读本郭淑新,李子华该读本系列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是《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讲读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读本系列*册《中华经典大学生读本》选取《孝经》、《大学》、《论语》、《孟子》、《道德经》、《孙子兵法》、《周易》等中华经典名篇,为便于学生扎实文字根柢,开展自主学习,同时附录《说文解字540部首》。
-
中华文化故事李晓愚本丛书包括6册:《汉字的故事》《词语的故事》《诗词的故事》《古画的故事》《书法的故事》《风物的故事》。《汉字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介绍了汉字的创制演变与造字方法,并精选出133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分为日月山川、四季流转、花草树木、鸟兽游鱼、身体发肤、衣食住行、文化生活、世俗烟火等八个部分,详述它们背后的文化典故、逸闻趣事。在作者笔下,汉字是美丽的图画,是古雅的诗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凝聚着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具有无穷的精神魅力。《词语的故事》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生动有趣、使用率高为标准,精选66个成语和52个词语。作者以诙谐灵动的文风,如数家珍般娓娓道出一个个词语的来龙去脉,揭示了词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展现出词语背后的人文情怀。《诗词的故事》以主题为线索,带你领略百余首古典诗词的趣味与意境。这里有亘古流传的风雅沉吟,有人世间的光阴流转,亦有那书写不尽的五味心绪。作者以风趣活泼的笔调,不经意间将一首首诗词的精妙之处及其背后故事娓娓道来;同时结合当代语境,让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古画的故事》以时间为序,精选从石器时期代到11世纪之前的58幅经典绘画作品,既有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图案、贺兰山岩画等史前绘画,也有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等人珍贵的手迹摹本。作者不仅就每幅古画本身的形式、风格加以生动细腻的分析,还将它们还原到zui初制作的历史语境中,把相关的创作故事、典故逸闻、流传渊源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法的故事》沿着书体、书写材料、书法名家三条线索,回溯了汉字书法的源流,重点介绍了36位书法家,详解了75件书法遗迹、书法名作,并以“书画同源”的眼光结合相关古画分析,娓娓道来,妙语迭出。作者梳理了书法从实用工具发展到艺术追求的演变,展现了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历代文人道德气节养成方面的筋骨作用,以及在图书出版与园林建筑方便的审美影响。《风物的故事》里,作者从节令习俗、社交礼仪、古物趣说、教育趣事四个类别,精选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物件、风俗习惯,为读者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流光溢彩、魅力无限的风貌。
-
兰苕馆外史(近)许奉恩 撰,诸伟奇 校点本书收文言笔记小说190篇。是一部以劝惩为意旨,兼有《聊斋》和《阅微》优点的笔记小说佳作。书中官场科场、民俗民风、家庭邻里、男女恋情、僧尼武侠、神鬼精怪,均有涉及,作者以其广博的见闻和圆熟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清末社会世相百态图。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
皖人戏曲选刊·郑之珍卷(明)郑之珍 撰,朱万曙 校点郑之珍写定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是现存早并且影响*的目连故事的刊本。本书整理以高石山房本为底本,参校富春堂本(简称“富本”)和种福堂本(简称“种本”)。整理者发现的《祁门清溪郑氏家乘》为郑之珍所编,这是*发现的郑之珍的资料。
-
青溪集(清)程廷祚 撰,宋效永 校点程廷祚独好治经,而于天文、舆地、食货、河渠、兵农、礼乐之事,皆能竟委探源。宋元儒尊希夷河洛图书及变互卦气之说,又或拘执爻位阴阳乘承比应之体,《易》学转晦,先生乃著《易通》及《大易择言》三十卷。晚年作《彖爻求是说》六卷,自成一家言。道光本中作者的自注文字,丛书本有不少将之混入正文,其他如鱼鲁亥琢之失,二本则互有短长。此次点校,《青溪文集》以道光本为底本,以《金陵丛书》本并校;《青溪文集续编》以道光本为底本,以民国抄本作校本。并将二集合一,定名为《青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