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中国符号郭洪丹 著《中国汉字》主要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结构系统、汉字的规范化等内容来展现汉字的产展历程,并介绍它在整个汉字文化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古今中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的自源文字,世界四大古典文字之中流传至今并且一直使用着的文字,汉字自身仿携带着一颗颗文化因子,透过它能够领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从而坚定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元好问集(金)元好问 著,狄宝心 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元好问集》元好问是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当时北方文坛的盟主,诗文词曲皆擅。有多种作品传世。本书按书稿篇幅划定比重,诗占百分之五十,文与词合占百分之五十,力求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入选的标准:元好问诗文词的选本较多,如苏天爵《元文类》、庄仲方《金文雅》、李祖陶《金元明八大家文选》、凌云翰《遗山乐府》、朱彝尊《词综》等。入选频率高及历代学者重点点评的名篇要首先考虑;其次是能展示导读中所言“元好问的思想”的名篇;再次是能显示其亲情、乡情、爱国之情与个性及各阶段、各体类的代表性成果,力求使本书成为思想内容的广度深度与艺术成就的高度兼顾,学界共识与自己的特识兼具的选本。
-
宋词选译施萍 选释;张葆全 中文审读;吴思远 译;李贞莹 绘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一种起源于隋唐、兴盛于宋、伴随着燕乐(西域传入的胡乐和汉族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而兴起的、句式参差不齐的“新体格律抒情诗”,在宋代是一种较为盛行的文学样式。宋词是与唐诗、元曲并举的,中国古代诗体文学史上又一高峰。《宋词选译》(汉英对照)精选宋词50首,精确释析,精心翻译,并配绘精美彩色插图,为英语人群阅读、了解宋词文化,提供了一个优质读本,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
寻迹长安王海侠本书选取西安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厚重人文精神的五十个地名为写作对象,用讲故事的方式弘扬西安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用符合当下读者审美的语境,化重为轻讲述历史,以传统观照现代。作者通过一篇篇美文,让我们从西安的寻常巷陌破开时空的秘密隧道,感悟那些街巷、遗迹、风俗、神话、名人、历史背后的人文精神,看一座城市如何以浓厚古意,撑持起今日的活色生香。
-
中国手作周莉芬本书选取了九个极具地方色彩的年画种类,分别是佛山年画、武强年画、滩头年画、滑县年画、杨柳青年画、绛州年画、风翔年画、桃花坞年画、绵竹年画。每一个章节都具有一件作品、一位有缘人、一门手艺、方水土、一段历史和一袭传统六个板块,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历久弥新。
-
《论语》注译齐冲天本书是《论语》全译本。各篇均先分段出原文,之后是“注释”“提示”“译文”。生僻字或多音字随文括注汉语拼音,便于诵读学习。作者开篇的“序言――关于孔子和《论语》”,从六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孔子学说、孔子思想、《论语》的地位,以及关于《论语》的解释,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论语》,了解孔子。关于《论语》的解释,作者从“语言问题”和“理解问题”两方面,很好地对《论语》常用语和古词古义做出准确训解,并强调应从《论语》的言论背景、各章节间的联系、人物性格,以及孔子言论的针对性诸方面学习和理解《论语》。作者说 :“念《论语》的过程,也是我们阅读和判断能力提高的过程。”
-
经典常谈朱自清 撰,钱伯城 导读《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于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书,一九四六年由文光书店刊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其为“极有用处的好书”。所谓“经典”指的是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国学著作,包括了经、史、子、集在内的所有优秀文献。钱伯城的导读审慎得当,相得益彰。《经典常谈》是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
尼山铎声郭沂(主编)在历史上,儒学不但是中国文化的主干,而且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儒学在东亚和欧洲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意义尤其重大。儒学自秦汉之际就传入越南和朝鲜半岛,西晋时又由百济学者王仁传播到日本。唐宋以降,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干的文明体系,号称儒教文化圈。千百年来,儒学成为东亚各国共同的精神家园,为这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时至今日,不管是从东亚地区的未来发展来看,还是就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困境而言,都需要重估儒学与世界文明及其发展的关系。方今之时,人类文明正面临亘古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在这个大变局中,儒学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人类文明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无我之我朱展炎本书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切入传统道文化中所蕴含的自我超越思想,由此来理解道门修道文化的逻辑起点和整体意蕴。全书分别从自我意识、自我构成、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四个层面对道文化中的自我观进行全面审视,认为其修道思想的实质是对个体小我的超越,核心是“我与道合真”,我、道被“真”所规定。因此,道文化中的自我观念,是一个不断追求“真我”的内炼外修过程。此“真我”以纯阳无阴、形神俱妙、喜静厌动为根本特征,以求超越时间、空间及其物质的束缚,从而达至“无我之我”之境,终实现“与道合虚”。
-
经典常谈朱自清《经典常谈》是一本大师撰写的国学入门小书。它成书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期间,专为中等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学子们所作的,介绍古籍经典的普及性读物。全书用13篇切实而浅明的文章,梳理解读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国学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