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公版·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中学语文一本通(最新版)

中公版·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中学语文一本通(最新版)

作者:中公教育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02-01

ISBN:9787510072246

定价:¥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针对江苏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不同特点,架构起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中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三大部分内容。本书全面覆盖考点,精准把握考情,结构科学合理,重点清晰明了,知识体系健全,全真模拟训练,从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呈现知识点,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体会考场氛围,一书在手,马到成功。
作者简介
暂缺《中公版·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中学语文一本通(最新版)》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4)
考点深度解析(4)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
一、教育的定义(4)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4)
三、教育的本质(5)
四、教育的功能(5)
五、教育起源的学说(6)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6)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9)
一、教育学的定义(9)
二、教育学思想的萌芽(9)
三、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10)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12)
考点深度解析(12)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12)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2)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3)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3)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3)
五、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4)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14)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14)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5)
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5)
四、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6)
五、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6)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7)
一、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7)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17)
三、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17)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18)
考点深度解析(18)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18)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8)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8)
三、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18)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19)
一、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9)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20)
第三节  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21)
一、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21)
二、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初中教育的任务(23)
三、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高中的个体发展任务(23)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5)
考点深度解析(25)
第一节  教育目的(25)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25)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25)
三、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26)
四、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6)
五、我国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26)
六、素质教育(28)
第二节  教育制度(29)
一、教育制度概述(29)
二、我国的学制发展(29)
三、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30)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31)
考点深度解析(31)
第一节  学生(31)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31)
二、学生的本质特征(31)
三、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32)
四、学生的合法权利和义务(32)
第二节  教师(32)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32)
二、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33)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34)
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34)
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35)
第三节  师生关系(36)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36)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与意义(36)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36)
第六章  课程(37)
考点深度解析(37)
第一节  课程概述(37)
一、课程的概念(37)
二、课程的类型(37)
三、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38)
四、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39)
第二节  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40)
一、课程设计的实质(40)
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40)
三、课程实施的结构(40)
四、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40)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41)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41)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42)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42)
四、课程内容的改革(43)
五、新课改下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的改革(44)
六、课程评价的改革(45)
七、新课改下的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45)
第七章  教学(47)
考点深度解析(47)
第一节  教学概述(47)
一、教学的内涵(47)
二、教学的意义(47)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47)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48)
五、教学过程的特点(48)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49)
第二节  教学实施(50)
一、教学原则及其运用(50)
二、常用教学方法(52)
三、教学组织形式(53)
四、教学评价(54)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5)
第八章  德育(57)
考点深度解析(57)
第一节  德育概述(57)
一、德育(57)
二、基础教育德育的目标及内容(58)
第二节  德育的实施(60)
一、德育的原则(60)
二、德育的途径(61)
三、德育的方法(62)
第九章  班主任与班级(64)
考点深度解析(64)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64)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64)
二、班主任常规工作(65)
第二节  班级管理(66)
一、班级概述(66)
二、班集体(66)
三、班级管理的含义(67)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67)
五、班级管理的模式(67)
六、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67)
标准化自测题(68)
第二篇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70)
考点深度解析(70)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70)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70)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70)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7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71)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71)
二、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72)
第二章  学习理论(73)
考点深度解析(73)
第一节  学习概述(73)
一、学习的定义(73)
二、加涅的学习分类(73)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74)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74)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74)
二、认知学习理论(75)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6)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6)
第三章  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78)
考点深度解析(78)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78)
一、动机及其功能(78)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78)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79)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与教育(80)
一、强化理论(80)
二、需要层次理论(80)
三、成就动机理论(80)
四、成败归因理论(80)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81)
六、学习动机的培养(81)
七、学习动机的激发(82)
第三节  学习迁移概述(82)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82)
二、迁移的种类(82)
三、影响迁移的因素(83)
第四节  学习迁移理论与教育(84)
一、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84)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85)
第四章  知识与技能(86)
考点深度解析(86)
第一节  知识的获得(86)
一、知识的类型(86)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87)
三、知识的获得(87)
四、知识的保持(88)
五、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88)
六、如何促进学生的记忆发展(89)
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90)
一、技能的概念(90)
二、技能的类型(90)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90)
四、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91)
五、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91)
六、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92)
七、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92)
第五章  学习策略与问题解决(94)
考点深度解析(94)
第一节  学习策略(94)
一、学习策略的分类(94)
二、认知策略(94)
三、元认知策略(96)
四、资源管理策略(96)
五、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97)
六、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97)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98)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98)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99)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99)
四、创造性的培养(100)
第六章  态度与品德(102)
考点深度解析(102)
第一节  态度、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02)
一、态度(102)
二、品德(103)
第二节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103)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03)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04)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05)
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05)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106)
一、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106)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因素(106)
三、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7)
第七章  师生心理健康(109)
考点深度解析(109)
第一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9)
一、心理健康(109)
二、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09)
三、心理辅导的含义(110)
四、心理辅导的原则(111)
五、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11)
第二节  教师心理(112)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112)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12)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13)
四、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113)
标准化自测题(115)
第三篇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118)
考点深度解析(118)
第一节  心理学基本知识(118)
一、心理学的概念(118)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8)
三、人的心理的本质(118)
四、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19)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120)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20)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21)
第二章  认知(123)
考点深度解析(123)
第一节  注意(123)
一、注意及其基本特征(123)
二、注意的分类(123)
三、注意的品质(124)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24)
第二节  感觉(125)
一、感觉的种类(125)
二、感觉现象(125)
第三节  知觉(126)
一、知觉及其种类(126)
二、观察的基本特征(127)
三、观察力的培养(127)
第四节  记忆(127)
一、记忆的概念(127)
二、记忆的分类(128)
三、记忆的过程(129)
第五节  想象(129)
一、想象的种类(129)
二、想象的特征(130)
三、想象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130)
第六节  言语(130)
一、言语的种类(130)
二、言语的功能(131)
第七节  思维(131)
一、思维的种类(131)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132)
三、思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133)
四、思维的品质(133)
五、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34)
第三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135)
考点深度解析(135)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135)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135)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35)
三、情绪的分类(136)
四、情感的分类(136)
五、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37)
第二节  意志(137)
一、意志的概念(137)
二、意志行为(138)
三、意志品质(138)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139)
第四章  个性心理(140)
考点深度解析(140)
第一节  个性(140)
一、个性的概念(140)
二、个性的特征(140)
三、个性心理结构(141)
第二节  能力(141)
一、能力的概念(141)
二、能力的分类(141)
三、智力(142)
第三节  气质与性格(143)
一、气质(143)
二、性格(144)
标准化自测题(146)
第四篇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148)
考点深度解析(148)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148)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点(148)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148)
三、教师职业道德品质(149)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14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49)
一、教师义务(150)
二、教师良心(150)
三、教师公正(151)
四、教师荣誉(151)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152)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52)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152)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54)
考点深度解析(154)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154)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涵义(154)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154)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155)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155)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155)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55)
第五篇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158)
考点深度解析(158)
第一节  教育法律规范(158)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158)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特征(158)
三、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158)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159)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159)
二、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159)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59)
第二章  教育法律实施(160)
考点深度解析(160)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160)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及特征(160)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160)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161)
第二节  依法执教(164)
一、依法执教的含义(164)
二、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64)
标准化自测题(165)
第一篇  中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章  语言知识和表达(170)
考点深度解析(170)
第一节  汉语拼音(170)
一、字母(170)
二、声母(171)
三、韵母(172)
四、声调符号(174)
五、汉语拼音规则(174)
六、语音的重音(175)
七、语音的停顿(176)
八、语音的音变(176)
九、汉字字音的识记(178)
第二节  汉字(180)
一、笔画(180)
二、笔顺(181)
三、偏旁和部首(181)
四、汉字造字法(183)
五、汉字的识记(184)
第三节  词语(186)
一、语素(186)
二、单义词和多义词(187)
三、同义词和反义词(188)
四、常用词语(190)
五、正确使用词语(191)
第四节  句子(192)
一、句子与句子成分(192)
二、句子的类型(194)
三、句式的变换(197)
四、句子的选用和排序(199)
五、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1)
六、修辞(205)
七、标点符号(209)
八、句子的仿写(210)
第二章  文学常识(精选)(211)
考点深度解析(211)
第一节  中国文学(211)
一、中国古代文学(211)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216)
第二节  外国文学(218)
一、外国主要文学流派(218)
二、外国主要文学作家作品(218)
标准化自测题(220)
第二篇  阅读与写作
第一章  阅读(228)
考点深度解析(228)
第一节  古代诗词曲阅读(228)
一、古诗词曲基本知识(228)
二、古诗词曲鉴赏的基本思路(230)
三、古诗词曲题型分类解答技巧(230)
四、古诗词主题分类(232)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234)
一、文言文阅读基本知识(234)
二、文言文阅读题解答要领(250)
三、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250)
四、文段要点的归纳和概括(252)
五、筛选文中信息(253)
第三节  现代文阅读(256)
一、现代文分析与理解(256)
二、现代文品评与鉴赏(258)
三、科技说明文及社科文阅读(260)
第二章  写作(262)
考点深度解析(262)
第一节  写作能力及写作过程(262)
一、写作能力结构及其提高(262)
二、写作过程及其要求(263)
第二节  写作中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的运用(265)
一、写作中表达方式的功能及运用(265)
二、写作中表现手法的合理使用(267)
第三节  典型写作文体简析(268)
一、记叙文(268)
二、议论文(269)
标准化自测题(270)
第三篇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276)
考点深度解析(276)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276)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276)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76)
三、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78)
四、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278)
五、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279)
六、语文三级课程体制(280)
七、初中语文课程目标(281)
八、高中语文课程目标(284)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288)
一、中学语文常规教学方法(288)
二、中学语文常见教学方法(290)
三、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291)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296)
考点深度解析(296)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296)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表述(296)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298)
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300)
四、教学方法的选用(302)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303)
六、教学过程设计(304)
七、教案写作(313)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314)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指导(314)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指导(317)
三、初中语文学习能力评价建议(321)
四、高中语文能力的评价建议(324)
标准化自测题(327)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332)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340)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教师招聘笔试试题(344)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352)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357)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364)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368)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376)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381)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388)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393)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401)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406)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411)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414)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420)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424)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430)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八)(433)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438)
2014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面授课程(442)
2014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面授课程(443)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444)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