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上海文化活动国际影响力报告暂缺作者本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中心编撰,通过分析中外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反馈,结合对参与者和观众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全方位考察第22届上海电视节、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7届上海夏季音乐节、第5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及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六大主要文化活动,全面评估这些文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李怡,毛迅 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创刊于1984年,是致力于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语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纯学术期刊,代表着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新研究水平。该刊始终坚持纯学术方向,不刊登文学翻译作品。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和深度。以文学及文化文本,如文学、电影、建筑、网络等的文化表现为中心,欢迎对文艺理论的运用,但不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9)》是《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9期,分为新视界、穆旦研究专题、文学档案、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等7个栏目。
-
知中011·宇宙之道,就在围棋罗威尔 编过去读纪实体小说《名人》,对作者川端康成所感慨的“棋道的风雅”印象极深。这个故事取材于日本最后一代世袭本因坊秀哉名人人生的最后一盘棋,对手是当时的新锐棋手木谷实。那些在新旧交手间出现的看似合理的精细规则,不断蚕食着围棋不可以语言言明的“艺”与“道”。围棋虽是竞技游戏,但又绝不仅仅只是胜负这么简单。有说法认为,围棋最初是用来占卜阴阳的。占卜又怎会需要定夺胜负呢?相反地,占卜只是古人窥探天机的工具,所以下棋大概也是某种反映世间规律的过程。一黑一白,先后落子,这几乎是一个游戏所能制定的简单的规则了,可围棋的空间复杂度却高达10的172次方的数量级。棋盘上的变化以人力难以穷尽,围棋中的东方哲思,也不是朝夕便可以领悟的。但围棋确实又是一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很好用的工具。在讲究效率的围棋中,有攻与守,有舍与得,有输与赢,有局部与全局,下棋的人通过落子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从棋局里,不仅能看到人,也能看到世间万物。天才棋手的出现,往往能掀起一轮“围棋热”。现在,打败了天才棋手们的人工智能带来了崭新的围棋时代。在关注人工智能之余,如果大家能去了解围棋、接触围棋,并把这样一个“工具”真正用在生活中,那就太好了。
-
大家评说王宏江艺术肖东升 著每一位有成就的画家,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画风,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表达其独特的审美感受。每一位欣赏者,也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对画家及其作品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感触。本书稿就围绕王宏江先生的画作,对他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作品展开赏读,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收录了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蔡若虹、启功等几十位名家师友的评论文章,可以帮助读者解读王宏江先生的名画,深入挖掘了他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文章各有特点,值得一读。
-
批判的观众张玲玲 著本书通过建构扎根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设计,从生产、传播与规制三个进路切题,考察三个场域之间的潜在联系与结构性变化,提出观众主题重塑的基本路径。在方法论设计层面,观众主体性是个体在具体媒介情境中对真人秀文本的认知、鉴别、批判与自省,以及制作方与规划方对“文本—观众”关系的价值想象。相关变量可通过研究者的行动被挖掘出来,最终形成文本、编码、概念与理论。
-
文化漫谭欧阳中石 著《文化漫谭》一书概括了欧阳中石先生平素娓娓道及的关于“文化”的思考。既有睿智而深邃的求索和凝练而透彻的论断,也列举了人生、社会以及书法、国画、戏曲的一些现象及事件,从文化的角度,一一阐释,层层鞭辟,显示出他深厚的格物致知的功夫。其论显仁显智,无不在揭示《易·系辞》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深刻内涵,真是照破迷妄,开发神智。此外《文化漫谭》还收录了欧阳先生一些书画作品以及京剧表演剧照,有助于理解书中的相关内容,极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大家小书》内部有着严谨的结构与层次。如论“头衣”(帽子),首先分为头衣、头饰两大类,在头衣下又分出贵族头衣、平民头衣两小类,于贵族头衣下又分论头衣的形制和头衣的质料,而在头衣形制下再分述平时头衣、战时头衣,平时头衣下复分冠与冕、弁两类。通过这样分层分类的介绍,虽然仅是一本小书中的一个章节,却已为读者勾勒出了古代头衣的完整内部系统。而全书则构成了古人服饰、饮食、宫室、车马的系统基础知识库。当然,这样的知识库,建立在对古代文化整体把握了解的基础上。
-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姜冬梅暂缺简介...
-
知日茶乌龙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 推出《知日》特集第47弹 《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特集!《源氏物语》之于日本,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成书于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距今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它讲述了生于皇室却被降为臣籍的光源氏一生所经历的爱恨痴缠与人世兴衰。全书超100万字,有近500个登场人物和795首和歌。它是世界上*部长篇小说,也是日本“物哀”美学的起源,还被评为“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之一。它可以说是爱情小说,也可以说是政治小说、历史小说,甚至是宗教小说。而以它为蓝本改编的作品从影视到二次元,再到传统艺能,版本不胜枚举。*《源氏物语》故事全析:54帖速读解析/人物关系图解/品谈光源氏的人生与爱情*《源氏物语》的价值:物哀之始/和歌集锦/对日本文学及艺术的影响导读*《源氏物语》的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日常起居和衣着色彩/详解时代的浪漫与优雅/女流作家的兴盛与悲哀*41幅国宝级源氏绘集锦/天海佑希《光源氏写真集》/大和和纪漫画
-
啄木声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 著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精神,有效激励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以推动文艺评论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为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决定,从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2016年度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组织业内专业人士经过认真评议,推选出32篇优秀文艺评论文章,并召开了推优发布仪式对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我们将对本次推选出的优秀文章结集出版,这些文章包涵戏剧、电影、电视、舞蹈、美术、书法、杂技、曲艺、文学、文艺理论等诸多艺术门类,对具有现实和学术意义的文艺评论问题展开了深刻的剖析,对文艺评论界发扬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文艺评论精神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