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生趣校园尤怡编著本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包括校园开心果、大千世界和智力体操三部分内容。校园开心果: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笑话;大千世界: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智力体操:锻炼你的大脑;
-
西方性学名著提要李银河主编本书采用了性反应周期的四阶段论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这四个阶段包括:兴奋期、平台期、高潮期、消退期。作者突出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能较鲜明地表征性反应能力及其变化的指标。性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19世纪末西方才出现了可以冠以性学之名的著作。虽然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西方性学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其成熟程度还远不能同哲学、历史、社会学这样的学科相比。这就为本书的编选造成了先天的困难。本书所收录了有关西方性学名著,内容大例从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人类学角度、社会学角度、性别研究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
-
中国人,你有权保持沉默?余定宇著沉默权,对中国人来说,仍属于一种观念上的权利,它还未属于制度上的权利。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文明的潮流告诉我们,凡是符合人性的,符合人类社会现实生活需要的各种观念权利,它总会不停地、越来越猛烈地摇撼着旧权利体系的墙、敲响着旧制度权利的窗。站在这个角度去看沉默权,沉默权在中国的前途命运,真的是洞若观火。“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朱孔芬编选郑老著述甚丰,等身之说,对于郑老可谓名至实归,当之无愧。遗憾的是,郑老尚有许多佳作未曾结集行世,以至喜爱郑老文字的读者至今无法窥其全豹。这次上海书画出版社搜集刊印郑老的回忆录,分为《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三大册,同时配以精美插图多帧,以增读者的阅读兴味,实在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郑老交游广泛,博闻强记,他所回忆的这些民国时期的画苑大家、文坛雅士以及各界名流,他们的趣闻轶事、个性风采,或得之于亲历亲见,或闻之于当事人的追忆,大都为局外人所鲜知,由郑老那枝精炼老到的史笔娓娓道出,愈发栩栩如生。张恨水曾说郑老“温文尔雅,不但其人如是,而文亦恰如其人”,这三大册回忆文字正好证实了张恨水此言不虚。郑老在这三册回忆录中所提供的许多珍贵的文坛史料,足以补充官修“正史”之缺漏,纠正某些“传记”之偏差,对研究探讨民国时期中国各类知识分子特别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群人的思想、情操、爱好和成就以及局限,均不无裨益。诚然,书中误传误记之处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但相比之下,只是白璧微瑕。
-
都市的角落郑也夫编黑格尔说:“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是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中国当代的城市化运动已经度过了二十个春秋,应该是为它记录历史的时候了。作为本土学者,我们从社会生活中接受了更多的刺激,对自己的家园承担了更多的义务。我们的社会和城市生活正在经历着巨变,乃至使我们感到陌生,人们有了解自己周围环境的愿望。我和我的同学们的工作就是认识和揭示这个巨变的城市。在我指导的学生做这类调查时的第一个告戒是:不要做廉价的批判。不是因为这批判不对,而是因为谁都能做。既然谁都能做,学院派人士就应该将之让给他人,自己拣选更艰难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搞明自认识其情境的复杂性。
-
跨文化对话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列入法国夏尔雷奥波·马耶人类进步基金会(FPH) 由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与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
-
风烛灰金克木著作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部集子。收入其生命最后两三年间所写的全部文章。另附两篇旧文。文章依然是这位智者一贯的博闻强记、思想犀利的鲜明特色。尤为突出的是,他更加超越于一般专题研究之上,去追索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活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部未完成的思想史话,字里行间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剖析力,那伟大的“发现的快乐”一直伴随着智者的生命历程。
-
网络之痒杨晖,彭国梁主编网络已经深刻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作为普通的使用者,我们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捷。但对于业界而言,经常要思考的是网络的春天什么时候再来到。网络经过最初石破天惊似的爆发和盈利后,现在需要更加从容地思考自己的稳定和长期的盈利模式。而本书正是这种客观的或者说尖锐的评判。本书前言在路上(代序)已过了子夜。除了几辆上夜工的的士擦身而过,寒夜中的一环线寂寥而坚硬。蔡琴磁性的嗓音像暖气一样环绕着我。独自驾车在午夜清冷的路上,思绪随歌声变得飘忽起来。下午,面对着像小山一样亟待发出的贺卡,才猛然发现日子不觉间已滑到了岁末。年底往往是人们写总结的时候。今年中国人的各种总结里一定少不了这些字眼:申奥成功,足球出线,中国入世等等,真可谓龙腾盛事,喜事连连。2001年,让人振奋。中国就像一个奔跑者,一路疾行,一路捷报。相比之下.个人的经历真是有些不足道。夜深,车少。我一路狂奔。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它行进的姿态,因为它奔跑的速度。个人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奔跑的过程。栏目的经历同样如此。还记得上个世纪98年底的一个寒夜,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做一档有思考力的节目。于是,我们开始奔跑。从孕育到成形,从样片到播出,经过十个月的孵化,《新青年》终于诞生了。从《新甲方乙方》到《新青年访谈录》,从“五·四”新锐到“点击”系列,从“西部正年轻”到“新青年千年论坛”,从“生于七十年代”到“我青春·我创造”,从“金色喜玛拉雅”到“预演2002”,《新青年》不断在成长,奔跑成为他的特质。与节目相伴相随,我们也在奔跑中成熟起来。栏目的同仁笑称在《新青年》是被迫式成长,奔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想起了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影片中阿甘不停地奔跑,从南部到北部,从清晨到黄昏。一路上,他的头发变长了,他的衣衫褴楼了,但他的奔跑姿势始终未变。他的响应者越来越多,直至充满整个画面,整个城市在奔跑,甚至整个世界都在奔跑。这最后一个画面,教人激动不已。此时的奔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人在许多时候往往有想停下来歇歇的想法,比如说在岁末。阿甘是理想中的奔跑者,他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奔跑,是因为他无所欲求,他是个傻子,奔跑是他惟一的目的,奔跑是他最大的快乐。日子有点像一条路,曲折而悠长。岁末不仅仅意味着“这一个”结束,还代表着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开始。驿站的概念是稍事歇息,以便继续前行。其实,奔跑是一种气质。下了环线,芙蓉路上的街灯在夜色中分外温柔妩媚。匆匆一掠而过,让人有些流连。想到不远处家里的那盏灯,脚下不禁加大了油门。车内,蔡琴的歌声还在飘浮。永远在路上,我喜欢。
-
70年代人杨晖,彭国梁主编现下流行搞划分,什么“飘一代”、“她世纪”、“BOBO族”、“新新人类”,还有用滥了的“小资”。我们这个社会就像忙不迭地怕落伍一般不断地在贴着标签,也许是社会的剧变和人生命运的遭际无常,人们需要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近吵得较为热乎的是“70年代人”和“80后”,这是以出生年代为标准的一种划分,但这样的划分也无可厚非,70年代出生的人拥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机遇,也会遇到类似的挫折的烦恼,而这些,都可以在这本书中一一兑现。[前言]在路上(代序)已过了子夜。除了几辆上夜工的的士擦身而过,寒夜中的一环线寂寥而坚硬。蔡琴磁性的嗓音像暖气一样环绕着我。独自驾车在午夜清冷的路上,思绪随歌声变得飘忽起来。下午,面对着像小山一样亟待发出的贺卡,才猛然发现日子不觉间已滑到了岁末。年底往往是人们写总结的时候。今年中国人的各种总结里一定少不了这些字眼:申奥成功,足球出线,中国入世等等,真可谓龙腾盛事,喜事连连。2001年,让人振奋。中国就像一个奔跑者,一路疾行,一路捷报。相比之下.个人的经历真是有些不足道。夜深,车少。我一路狂奔。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它行进的姿态,因为它奔跑的速度。个人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奔跑的过程。栏目的经历同样如此。还记得上个世纪98年底的一个寒夜,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做一档有思考力的节目。于是,我们开始奔跑。从孕育到成形,从样片到播出,经过十个月的孵化,《新青年》终于诞生了。从《新甲方乙方》到《新青年访谈录》,从“五·四”新锐到“点击”系列,从“西部正年轻”到“新青年千年论坛”,从“生于七十年代”到“我青春·我创造”,从“金色喜玛拉雅”到“预演2002”,《新青年》不断在成长,奔跑成为他的特质。与节目相伴相随,我们也在奔跑中成熟起来。栏目的同仁笑称在《新青年》是被迫式成长,奔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想起了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影片中阿甘不停地奔跑,从南部到北部,从清晨到黄昏。一路上,他的头发变长了,他的衣衫褴楼了,但他的奔跑姿势始终未变。他的响应者越来越多,直至充满整个画面,整个城市在奔跑,甚至整个世界都在奔跑。这最后一个画面,教人激动不已。此时的奔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人在许多时候往往有想停下来歇歇的想法,比如说在岁末。阿甘是理想中的奔跑者,他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奔跑,是因为他无所欲求,他是个傻子,奔跑是他惟一的目的,奔跑是他最大的快乐。日子有点像一条路,曲折而悠长。岁末不仅仅意味着“这一个”结束,还代表着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开始。驿站的概念是稍事歇息,以便继续前行。其实,奔跑是一种气质。下了环线,芙蓉路上的街灯在夜色中分外温柔妩媚。匆匆一掠而过,让人有些流连。想到不远处家里的那盏灯,脚下不禁加大了油门。车内,蔡琴的歌声还在飘浮。永远在路上,我喜欢。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John C.H.Wu)著;周伟驰译《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灵性自白的笔触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及其宗教皈依的心路历程。其思绪浪漫任运,题材涉猎广泛,文笔优美典雅,多有惊人之见和神来之笔,堪称中国现代基督宗教灵修文学之杰作。吴经熊以一种信仰的虔诚叙述了其对基督宗教的体验、见证,同时亦以一种比较的视域论及其对儒、佛、道三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之真谛精髓的体会、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人是按照儒家学说为人处世的,同时得到了道家去世思想的平衡,但在他们内在的生活里他们追随的却是佛教思想。”在此,儒家思想的本质乃论及伦理关系,道家思想关涉不可言喻、神秘莫测的终极实在,而佛教则以其“在片刻活出永恒”的禅悟来让人达到从此岸到彼岸、从缘起界到绝对界、从时间到永恒、从现象到实在的“过渡”。他认为,中国精神的最基本特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个别、最世俗与最脱俗、超越的理想主义与讲实际的实用主义的结合。”其实,吴经熊在这里已体悟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儒家之道德哲学是以伦理学之途来追求众生的和谐,着眼于社会人生;道家之自然哲学是以生理学之途来追求自然的和谐,着眼于自然万物;而佛教之精神哲学则是以心理学之途来追求宇宙的和谐,着眼于内心反思。这些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殊途同归,共构其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而吴经熊则引入了基督宗教信仰体系和西方文化精神传统的参照,旨在达到对东方、西方的超越。其以娴熟的西文来流畅阐述中国思想,本身更是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