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印度,和你想的不一样印度尤 著本书讲述一个90后小女孩关于自己与世界的想象,印度,一个神秘的国度,一个正在不断崛起国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一个真实而有魅力的印度,并以一种平淡而不乏深刻的语言拨开迷雾,解读人们心中对印度的40个疑问。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大家小书》内部有着严谨的结构与层次。如论“头衣”(帽子),首先分为头衣、头饰两大类,在头衣下又分出贵族头衣、平民头衣两小类,于贵族头衣下又分论头衣的形制和头衣的质料,而在头衣形制下再分述平时头衣、战时头衣,平时头衣下复分冠与冕、弁两类。通过这样分层分类的介绍,虽然仅是一本小书中的一个章节,却已为读者勾勒出了古代头衣的完整内部系统。而全书则构成了古人服饰、饮食、宫室、车马的系统基础知识库。当然,这样的知识库,建立在对古代文化整体把握了解的基础上。
-
新民说今日批评百家张燕玲,张萍 编《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汇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四代彼时的青年批评家,如南帆、孟繁华、陈晓明、戴锦华,如李敬泽、吴义勤、施战军、张新颖、郜元宝、邵燕君、毛尖、杨庆祥等96名,有重要影响力;再现了17年来文艺批评的争鸣与共鸣,试图还原历史,更在于描述和激励当下。
-
新民说以文学为志业杨庆祥,金理,黄平 著《以文学为志业》是三位“80后”学人的文学对话录。该对话录从自我的阅读经验、文学趣味、知识型构谈起,追问在当下语境中以“文学为志业”的人生蕴藉和担当使命。在此基础上,对话录由近及远,分别论述了“新世纪历史写作”“八十年代文学”“社会主义文学”以及“现代文学传统”“未来文学备忘录”等系列话题。因为“80后”的特殊身份,该对话录还专门论述了“80后写作与当下中国”的种种话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全面剖析了“80后”写作的历史和趋向。“三人谈”不追求统一的批评标准,相反,它在尽可能的限度上展示了一代人面对共同话题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立场。其中的一部分发表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作“80后学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
-
诚人笃行王力在胡适、鲁迅的眼里,他都是最有前途的中国小说家,他与这两个人的关系却一热一冷,其小说创作成就举世公认,却长期淡出世人的视线之外。他的学生中有非常优秀的小说家,象汪曾祺,萧乾;也有一度在中国政坛掀起波澜的江青。他和这些人的交往,折射出作家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复杂处境和心境。他没有读过大学,甚至没有读过中学,最后成为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和著名教育家杨振声、朱自清一起编纂了影响深远的小学语文教材。本书通过沈从文与熊希龄、胡适、徐志摩、杨振声、鲁迅、萧乾、汪曾祺、江青等人的交往,力图还原一个鲜活丰满的人,即站在他的一千多万字之外,从容生活的沈从文。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 编著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言谈。胡颂平先生在他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把胡适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了编入《年谱长编》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
都嘟马未都 著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
文化正义论丛何勤华《文化正义论丛》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生存的制度正义、文化发展的程序正义和文化生成的审美正义等,倡导以文化正义的刚性干预和人文文化的柔性滋养切实改善文化的精神品质。研究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文学、影视学等各学术领域。 本书是《文化正义论丛》(第3辑),由何勤华、傅守祥主编。
-
此中真有意庄蝶庵 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小品,,大抵就是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譬如刻舟求剑、曹冲称象、杯弓蛇影、请君入瓮、铁杵磨针等故事,皆曾见于小人书中,后来读到原文,方能对应幼时记忆,豁然有所领悟。我们每个人的文学启蒙,大概都是从那些小人书开始的。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也,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 吕不韦《孔子困于陈蔡》 岂男子固薄而妇人固厚哉?男子溺于世而离于天者也,妇人不入于世而近于天者也。——唐甄《邻人之妇》
-
风土小品赏读顾文豪 著四时风物,皆有可观,八方山水,形胜各具。看古人穿衣吃饭,而知岁时迁变;观市井日常琐屑,而识人情往来。本书从历代文人笔记中,选录数十篇风土小品文,分为汉唐民风、两宋市声、明人风土、清代风物四个部分。一般而言,风土笔记之文多叙日常琐细,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记载岁时风俗、市井人情,一类摹写山川形胜、风物土宜。前者体例多以时序为纲,以杂书所记风俗事宜关涉节序者按月分隶;后者则专录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诸事,勘验遗踪,稽考逸闻,以期订妄存真,阙疑传信,而凡涉及乡情风土者,亦悉案门载录,尤足以藻绘山川,追溯风流。中秋夕,妇女盛装出游,携榼胜地,联袂踏歌。里门夜开,比邻同巷,互相往来。……逮鸡声唱晓,犹婆娑忘寐,谓之走月亮。——袁景澜《走月亮》京师五月榴花正开,鲜明照眼。凡居人等往往与夹竹桃罗列中庭,以为清玩。榴竹之间必以鱼缸配之,朱鱼数头游泳其中。——富察敦崇《石榴、夹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