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故我在胡适 著;李安安 编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名人之一,也是最被人议论且误解的名人之一。胡适的影响早已超过学界,延至政界,其影响和地位举足轻重,其思想在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 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读书之道詹福瑞 著
《读书之道》收入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著名学者詹福瑞先生五篇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分为《读书与人生》、《个人性的读书》、《顺从天性,激发好奇》、《经典与大众阅读》、《读书的境界》。作者学养深厚,引论丰富,深入浅出,侃侃而谈,每一篇目紧扣一个阅读话题,对当下的国民阅读很有针对性。
-
英美好节目品味西方电视文化王大为 著《英美好节目 品味西方电视文化》从全球电视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专业电视人的眼光与头脑,全面系统地深入介绍英美主流电视节目模式,解析当今的电视节目潮流,分析当前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模式及电视业界的运行机制和电视理念。本书选择全球近年来热播和较有影响力的40个节目模式进行研究,收集了一批有代表性并获得成功的优秀电视节目,包括脱口秀类、真人秀类、民生类、新闻类、游戏类、科教类和儿童类等节目种类。除了对电视节目模式创意及制作的介绍之外,还结合近一两年的最新剧集对经典节目模式类型加以解析和评论,并对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跨国流动与节目模式本土化改造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案例涉及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书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欣赏价值。
-
目客Lens 著
《目客001:花朵与我》“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瞧一朵花,一块石头,一棵树,草地,白雪,一片浮云,这时启迪性的事物便会发生。”
这本书便是我们与花朵未曾言说的美丽故事。
花是能够激起我们的情感、关系到我们的幸福与满足、使得我们的生活更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能在与花花草草的对话中,解放自己的位置感,听到世界其他角落传来的声音,更是难得。我们借助花梳理了东西方人的审美和自然观,更讲述了几十个人与花的小故事。它们都是如此微妙、多义,正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选择讲这样一组故事,与其说是因为花给了我们很多好处,不如说是通过对它们的爱,我们给了自己以自由。希望这本书,能贮存你的自由。
-
读库1502张立宪 著《读库1502》一共包含八篇文章,《里约大冒险》,《风扇的可能》,《回城恩怨》,《“被精神病”一案》,《坛城》,《独立游戏潮》,《莎翁东游记》和《暗杀者》。
《里约大冒险》的作者张玥为了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前往巴西里约,走进这个巴西第二大城市的另一面——贫民窟。里约大概有近千个贫民窟,全市六百三十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生活在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贫民窟逐渐为黑帮所控制,成为毒品、犯罪与贫穷的代名词,里面的居民也饱受外界歧视。贫民窟居民的边缘化其实反映了整个巴西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与民主制掩盖下的社会不公,这也是高速增长的城市化背后的问题。可以与《读库1406》里刊发的印度裔美籍作家苏克图·梅赫塔所写《巴西贫民窟纪事》对照来看。
一个曾经的摇滚乐手,因为常使用一些酷炫的设备,对它们产生兴趣,进而开始学习工业设计,如今设计制作出了一款让他自己满意的风扇。“新事物与美丽的事物是不同的。新事物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为旧事物,而美好的事物即使经过一百年也依然是美好的。”老师的这句话让他至今难忘。《风扇的可能》里讲的就是这位前摇滚乐手寺尾玄如何改良风扇的事儿,他研究流体力学、画设计图,不断尝试改进,终于让风扇吹出跟自然界一样的风,还省电没噪音。
杜元老师曾在《读库》发表过一些回忆文章,这次的《回城恩怨》讲述她年轻时插队农村,后来在抽调回城安排工作中的各种波折。
《“被精神病”一案》是周翠老师德国刑事司法案例冤狱系列的后续。妻子佩特拉指控丈夫莫拉特人身伤害,而丈夫一直怀疑自己的妻子参与银行洗钱活动,而自己并未实施伤害;法院采信鉴定人的意见,判定莫拉特患有偏执妄想症,将其安置在精神病医院。莫拉特不停地抗争,并得到媒体和公众的支持,然而在重审过程中,莫拉特却开始与代理人之间产生矛盾。这个案件在德国引发了对“专家”鉴定是否降低风险以及的反思,“犯错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拒不认错”。
《坛城》可是说是纪录片《第三极》导演曾海若的导演手记。因为要拍藏香,去了敏珠林寺,碰到寺庙里“制作坛城”,留下来拍摄、等待、拍摄、等待……“可以那样认真地拿起,也可以这样轻松地放下。一次次毁掉,因而一次次建立。”文中截取了纪录片中的一些镜头,展现坛城从准备沙子开始到彩沙归于流水的过程。
《独立游戏潮》里洪韵继续讲述游戏,这次讲的是“独立”游戏。它们有相对较小的开发成本,专注于寻找自己的独特受众,实现开发成本与目标玩家消费能力之间的平衡。主流游戏与独立游戏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变,创意和技术都是游戏制作不可或缺的要素,最终受益的都是玩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的高潮,分别在汉代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格致之东渐、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后的文学翻译,其中莎士比亚作品的译介最能彪炳史册。安俊在《莎翁东游记》梳理了仅百年来中国译莎人及其译本。
《暗杀者》讲述的是清末革命党人中暗杀的首倡者杨笃生的生平。留学生与革命党、文人与炸弹客,这些矛盾的身份纠缠在一起,构成了他的秘密世界。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杨佩昌,王冲,章文 著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
葡萄酒101夜袁晓斌 著
这是一个音乐人、一个葡萄酒发烧友,以自己对葡萄酒的热爱,结合历史、文化、音乐和宗教知识,闲聊了关于葡萄酒的101个小故事、小文章、小情绪。关于葡萄酒那些事儿,在作者笔下真挚而实在,打动人心。本书不是一本专业葡萄酒图书,而是借葡萄酒为广大音乐,艺术,葡萄酒的爱好者探索葡萄酒这个神秘的世界。
-
诗与政治姜进 著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来自嵊县的乡下姑娘在改造越剧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命运。她们所演绎的梁祝、红楼、西厢等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凝聚着女性的生命体验、诗性想象与政治诉求,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之私人情感世界,形塑了人们的婚姻、性别和爱情观。追踪这一段轰轰烈烈却未见于经传的历史,作者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之意义。
-
欢娱的巅峰[加] 王立 著
唐代音乐艺术繁盛,乐艺机构林立,但学界对唐代乐艺机构的考证素来不足。民国后重写文学史、艺术史,普遍认为文艺源于民间,进而影响上层,这种观点致使唐代乐艺的发展面貌更加模糊,阻碍了对词的发生、戏曲的发展等一些重大文艺现象的历史还原。
本书对唐代乐艺机构的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考察了内教坊、梨园、仗内教坊等机构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宫廷女乐、 内园小儿等乐艺人员的归属;对长期流传的一些错误观念进行了辨析。书中还介绍了分布于各藩镇的官伎及长安市井伎的形成与发展,揭示出唐艺辉煌的制度原因,阐明了大唐宫廷对于唐代文艺的深刻影响。就此而言,本书填补了唐艺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 -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李银河 著《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是一本真诚感人、质朴无华的心灵悟语、散文随笔集,作者退休后离开繁体喧躁的北京城,隐居乡下或海滨时,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写下这些文字。作者自言,“我是个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难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准备在此记录我的静修心得,因此将此书定名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无探索哲学、启迪大众之意。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这些心灵悟语,从无神论信仰入笔,既写了静修生活和心得,并对存在、自由、激情、爱情、快乐、生死等反复思考,充分体现一位大学者的内心细腻情怀和理性哲思。这部作品,风格清新、大气从容,不仅有梭罗的超然、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还有叔本华的虚空和福柯的激情。当然,她的文字最少不了的是灵魂深处对王小波的思念,和自己当前生活的知足感恩。